蕾雅·普爾 - 簡介
蕾雅·普爾Lea Pool,是加拿大為數(shù)不多的女導演,也是加拿大法語系最接近法國電影人風格的一位導演,作品中總是充滿著經(jīng)濟不穩(wěn)定、感情匱乏、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獨立或者遭遇性向歧視的都市漂流者的面孔,在極具個人風格的影像美呈現(xiàn)下令觀眾反思自身的尋在。不過也正因作品中反應出的對城市和社會缺乏認同,以及對眾多同性戀角色的塑造,讓她成為一位充滿爭議的導演。1950年出生于瑞士,25歲來到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學習通訊,蕾雅·普爾從那時就展露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天份。
蕾雅·普爾 - 生平
1979年她的62分鐘黑白短片《街頭咖啡館》在四個電影節(jié)上獲獎。之后《羈旅的女人》、《安·特莉絲特》以及《沉心戀曲》反映的都是缺乏認同感的主人公尋找自我的過程,這與導演主人的移民經(jīng)歷有關。從作品中可以看出,蕾雅·普爾深深受到瑪格麗特·杜拉斯作品的影響,角色游離主流之外,城市的形象總是腐蝕和破碎的,而破碎的每一個部分仿佛都成了電影中的一個角色。
蕾雅·普爾不是拍賣座片的導演,總是被貼上獨立和女權的標簽。她摒棄傳統(tǒng)女權主義概念對女性和男性關系關注,而采取一種突破傳統(tǒng)的純女性手法,給電影界吹進一陣清風。九十年代盡管好萊塢制作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加拿大的電影人,但是普爾依然延續(xù)了純粹的個人化語境,受到歐洲影評人的歡迎,這一時期她的作品包括《野女人》、《情欲絮語》、《13歲的情人》等等,同時她還執(zhí)導了幾部獲獎紀錄片!13歲的情人》與《安·特莉絲特》一樣,具有部分自傳性質,該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jié)評審團特別大獎,以及多倫多電影節(jié)的最佳加拿大電影獎。2001年她拍攝了首部英文作品《意亂情迷》,講述三位高中女生之間的同性情誼,在柏林和美國圣丹斯電影節(jié)獲得好評,使她進一步站穩(wěn)了國際影壇的舞臺。
2004年她執(zhí)導了英加合拍片《藍蝴蝶》,啟用了知名演員威廉·赫特,講述10歲小男孩夢想找到非洲雨林中世界上最美的蝴蝶的故事,展現(xiàn)出拍攝受歡迎的家庭電影的實力。四年之后她才推出了新作《媽媽在理發(fā)店》,與前作一樣,影片的主人公也是兒童,講述在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無法承擔責任的家庭中,13歲的小女孩照顧自己和弟弟們的故事。蕾雅·普爾曾表示“各個年齡層次在我的電影中都有展現(xiàn),但兒童和少年是最主要的。我對電影的熱情來自于我永不長大的少年的一面。我的電影是不是會出現(xiàn)兒童或少年的角色,直到我決定去拍一部完全以他們?yōu)橹行牡碾娪!?
蕾雅·普爾 - 作品
《最愛的你》(Une belle mort)
國家:盧森堡/加拿大
導演:蕾雅·普爾(Lea Pool)
本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基爾·庫爾特曼希(Gil Courtemanche)的同名小說。講述萊斯維克一家人在圣誕之夜,談論了父親日益嚴重的帕金森氏癥。大兒子安德魯和孫子薩姆建議,縮短父親的生命,以便減少他的痛苦。這一觀點引起了家人的爭論。不過,老人還是在這個和諧的家庭里,在妻子的陪伴下走完了最后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