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梅艷芳

    梅艷芳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1982年在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奪冠后簽約華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1983年,在第12屆 東京音樂節(jié)獲得亞洲特別大獎。1985年推出唱片《壞女孩》,打破了當(dāng)時香港唱片的銷量記錄。1987憑借電影《胭脂扣》拿下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1997年參演電影《半生緣》,憑借該片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2002年憑借電影《男人四十》獲得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12月30日病逝,終年40歲。

    早年經(jīng)歷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旺角,家中兩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艷芳的父親早逝,其母獨力供養(yǎng)四名子女,全家僅靠母親經(jīng)營破舊的“錦霞”歌舞團維持生計,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紀(jì)的梅艷芳深受影響,加上本身具有音樂天分和表演欲望,四歲半便踏上舞臺,與姐姐在香港荔園游樂場登臺表演,從此與舞臺結(jié)下不解之緣。

    梅艷芳未曾正式拜師學(xué)藝,少時四處登臺,打下扎實的演藝功底。對于此種表演生涯,她起初并未感到不妥,但隨著年齡漸長,梅艷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顧學(xué)業(yè),十分不易。而令人向往的校園生活也沒有給她帶來歡樂。在那個年代,像她這樣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并不被人們認同,相反,她會唱歌卻遭到同學(xué)的恥笑,說她是個“歌女”,是個沒出息的孩子。她曾回憶:“以前藝人不受尊重,被人們呼為‘歌女’、‘戲子’。在他們眼中‘歌女’是個不正經(jīng)的行業(yè),于是便阻止了同學(xué)與我來往,看著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遠是一個人,感覺十分孤單!

    梅艷芳曾談到,她為賺錢養(yǎng)家喪失了寶貴的童年,少年時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學(xué)校,而是大小歌舞廳,有時甚至在街頭獻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讀書,不用一顆小小心靈便擔(dān)憂挨餓。梅艷芳少年時期歷經(jīng)坎坷,姐妹兩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時常忍凍挨餓。后來母親的歌舞團遭遇火災(zāi),欠了債款,梅艷芳便被迫輟學(xué)。

    梅艷芳

    演藝經(jīng)歷

    1982年,她以一曲《風(fēng)的季節(jié)》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現(xiàn)名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簽約華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正式踏入歌壇。

    1983年,梅艷芳推出第二張唱片《赤色梅艷芳》,拿下五白金銷量。同年,在東京音樂節(jié)上獲得亞洲特別獎。

    1984年主演了電視劇《香江花月夜》,這也是梅艷芳唯一的電視連續(xù)劇。劇中飾演一名遭遇曲折的歌女,角色可謂度身訂造。她的歌女造型別具風(fēng)韻,更帶點滄桑,加上其精湛的演技令人刮目相看。正因為劇集是講述歌女的生涯,因此出現(xiàn)大量的歌曲,這也是這部電視劇的另一特色。同年,電影《緣分》讓她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

    1985年推出唱片《梅艷芳》,主打歌《似水流年》由世界音樂家喜多郎作曲,服裝

    設(shè)計師劉培基把梅艷芳包裝成“男兒漢”,西裝加上墨鏡和寬墊肩給人以豪邁的感覺,打破了傳統(tǒng)女性的溫婉形象。

    1985年12月31日至1986年1月14日,梅艷芳在香港紅館舉行了首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連開十五場,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shù)記錄。同期推出的唱片《壞女孩》,首周即賣得40萬張(8白金),累

    計達72萬張,刷新了香港地區(qū)個人唱片的銷量記錄,在次年獲頒“IFPI全年最佳銷量獎”。

    1986年推出《妖女》,《壞女孩》和《妖女》是梅艷芳早期前衛(wèi)叛逆的形象,隨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紅

    唇》、《淑女》、《夢姬》等前衛(wèi)的女性形象,正是《壞女孩》和《妖女》的變奏和延續(xù)。

    1987-1988跨年,梅艷芳在香港紅館創(chuàng)下連開28場演唱會的紀(jì)錄,贏得“梅廿八”的稱號。同年,梅艷芳以唯一亞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韓國漢城奧運會參加“奧運前奏大匯演”,與美國女歌手珍妮杰克遜同臺演出。同期,《胭脂扣》上映,片中一段凄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艷芳成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為留名影史的經(jīng)典人物。

    1985-1989年連續(xù)五年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此外,她在1988年同時奪得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

    角及音樂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1990年梅艷芳在香港連開三十場個人演唱會,隨之而來了“梅三十”稱號。電影《川島芳子》公映,川島芳子是近代中國充滿爭議的傳奇人物,梅艷芳的表演神形俱備,恰當(dāng)?shù)卦忈屃私巧?/p>

    同年,在生日會公開宣布退出競奪音樂獎項(其后所獲均為音樂致敬榮譽)。

    1991年初梅艷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張國語專輯《親密愛人》后決定暫別舞臺,并舉行了“告別舞臺演唱會”,共開30場,揮淚告別歌迷,場面感人。同年憑借戰(zhàn)爭文藝片《何日君再來》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

    1992年《審死官》是梅艷芳的喜劇代表作,她與“無厘頭”搞笑之王周星馳搭戲,表演絲毫不顯遜色,其中經(jīng)典對白和拿捏得當(dāng)?shù)膭幼魃袂楦蔀殡娪傲咙c。

    1993年《東方三俠》搖身一變成為行俠仗義的女飛俠。在片中不僅造型多變,流暢的打戲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

    1994年,梅艷芳推出唱片《是這樣的》,至此,梅艷芳過往專輯銷量累計突破一千萬張。此后,她又一連推出了

    《鏡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專輯,形象依然突破多變,歌曲風(fēng)

    格多樣。其中《女人花》和《一生愛你千百回》等歌曲成為梅艷芳國語歌的代表!爸袊L(fēng)”歌曲《床前明月光》則是她在新領(lǐng)域的一次嘗試,配合她的演繹,充盈著濃厚的文藝氣息。

    1995年,梅艷芳首次開啟內(nèi)地巡回演唱會,梅艷芳耐不住歌迷的熱情,尾場臨時加唱禁歌《壞女孩》,雖遇歌詞敏感處以“啦啦啦”帶過,仍被認定違規(guī),其余場次被迫取消,梅艷芳自此遭遇內(nèi)地“七年封殺”,失去了在內(nèi)地舉行個人演唱會的資格。

    1997年電影《半生緣》,梅艷芳在片中飾演的顧曼璐,為了養(yǎng)家放棄戀人當(dāng)上舞女,錯失情緣。她將愛恨交織的情緒演繹得絲絲入扣,憑借本片榮獲了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及第3屆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8年梅艷芳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1999年初,梅艷芳受邀至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表演。

    2001年電影《鐘無艷》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將昏庸好色的齊宣王演得活靈活現(xiàn),并憑此片獲得《明報周刊》

    演藝動力大獎的最突出女演員獎。

    2002年影片《男人四十》是梅艷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戲,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刻畫了主角平淡而又細膩的內(nèi)心,一舉摘得中國長春電影節(jié)的影后桂冠。同年,為紀(jì)念加盟樂壇20周年,梅艷芳傾力制作音樂大碟《with》,當(dāng)中收錄她與11位好友合唱的歌曲。當(dāng)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六位女歌手(鄭秀文、楊千嬅、容祖兒、 何韻詩、 梁詠琪、陳慧琳)合唱《似水流年》致敬。同年舉行紀(jì)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極夢幻演唱會),由于當(dāng)年內(nèi)地解禁,梅艷芳提出在京滬兩地開唱的請求,最終只獲準(zhǔn)上海一場,亦成為梅艷芳人生中唯一一場粵語地區(qū)以外的內(nèi)地演唱會。

    2003年11月,身患癌癥的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臺,舉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會“梅艷芳經(jīng)典金曲演唱會”。同年年

    底,梅艷芳獲得兩項中國歌壇的致敬榮譽(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shù)成就獎”和中國原創(chuàng)歌曲獎“杰出貢獻獎”),成

    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shù)成就獎的香港歌手。

    2004年初,MTV亞洲大獎和音樂風(fēng)云榜追頒梅艷芳致敬榮譽,贊揚了梅艷芳奉獻音樂的一生。

    2005年11月8日,香港郵政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郵品系列中,梅艷芳與陳百強、張國榮、羅文、黃家駒成為獲致敬推出郵票的歌手。

    2009年經(jīng)“世界紀(jì)錄協(xié)會”評定,梅艷芳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當(dāng)選“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主要作品

    演唱會記錄

    紀(jì)念作品

     類型 名稱 備注
    電視劇《,梅艷芳菲,》基于梅艷芳的,傳奇人生,所拍攝,但人物姓名全部虛擬,感情部分多為,虛構(gòu)
    《,美麗傳說2星愿,》以香港幾位最受注目的女星為藍本,講述她們的曲折傳奇
    舞臺劇《,蔓珠沙華,》

    劉雅麗主演,該劇至2010年在香港四度公演。特首曾蔭權(quán)夫人曾鮑笑微

    于2008年觀看后給予很高評價,認為該劇突出展現(xiàn)了梅艷芳的舞臺傳奇。

    書籍《梅艷芳小姐告別禮紀(jì)念冊》梅艷芳治喪委員會編
    《不可能再遇上梅艷芳》羅君左著
    《花開有時,夢醒有時》李碧華,回憶散文
    《活在芳話》梅艷芳,經(jīng)典語錄
    《,現(xiàn)代女人心,》記錄梅艷芳生前最后兩個月的,音容笑貌
    《心仍是,》梅艷芳國際歌迷會編
    《梅艷芳海報集》梅艷芳歌迷組織“芳心薈”編
    《Anita,With》世界各地歌迷合編
    《暢享曲》中國內(nèi)地歌迷合編
    歌曲《,愛無期限,》《不朽女皇》歌迷
    《,忘不了您,》芳心薈
    《,艷光四射,》《如無意外》,《,你是八十年代,》《妮歌》何韻詩
    《,夕陽無限好,》陳奕迅
    《,她的歌,》陶喆
    《,不散,》謝霆鋒
    《藍色憂郁》任賢齊
    《,她的一生,》Patrick,Jee
    《梅艷芬芳》韋嘉
    《我們的胡士托》C,Allstar
    《,人民英雄,》余文樂
    《,戀戀芳蹤,》王紫伊
    《,女人如花,》周華健,京劇部分由京劇,梅派,傳人,胡文閣,演繹
    特輯《風(fēng)華絕代·梅艷芳》2004年,鳳凰衛(wèi)視
    《不死傳奇·香港的女兒》2008年,香港電臺
    《Anita,Mui(梅艷芳)》2010年,美國,有線電視臺,(,bio,人物傳記,頻道)
    《香港的女兒·梅艷芳》2011年,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傳奇,》欄目
    《香港的女兒·梅艷芳》2011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中華情,》欄目

    個人生活

    姐妹情深

    少時家境窘困的梅艷芳從小與姐姐梅愛芳一同登臺演出,兩姐妹四處登臺彼此照顧,感情非常深厚。新秀歌唱大賽后,梅艷芳一舉成名,其姐則逐漸隱退結(jié)婚生子。然而不幸的是,梅愛芳于90年代罹患宮頸癌,在與癌魔抗?fàn)幗旰笥?000年不治,對梅艷芳造成很大影響。就在姐姐離去前不久,梅艷芳已然察覺身體發(fā)生了同樣病變,因為不愿親友遭受壓力,她始終隱瞞病情,直至2003年被傳媒曝光。2003年底,梅艷芳因?qū)m頸癌醫(yī)治無效逝世,姐妹二人抗癌頑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令人欽佩。

    友情歲月

    梅艷芳一生珍惜朋友、交游廣闊,她在娛樂圈里是公認的豪爽與仗義。正因為這種真誠、博愛、俠義的性格使她成為演藝界尊崇的“大姐大”!笆┍仁,更有福!”梅艷芳曾這樣形容她對友情的看法,“有人擔(dān)心我交友輕信,會被人利用,但我覺得那都是一種’施’,不計較有否回報,其實都很開心!2002年,梅艷芳在慶祝入行二十年的紀(jì)念節(jié)目上對大家說: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四個字概括:“友情歲月!”

    梅艷芳為人義氣豪爽,雖常因“真性情”遭受挫折,卻從未說過半句后悔。當(dāng)年因為辭演《阮玲玉》,有人以為她與張曼玉有了隔閡,殊不知兩人友情依舊。在梅艷芳逝世多年后,張曼玉在《魯豫有約》專訪中緬懷故友,坦言梅艷芳是其最喜歡合作的女演員,是沒有嫉妒心的影響力女性。好姐妹楊紫瓊也在《魯豫有約》中表示梅艷芳始終活在自己心中,過往的美好點滴一直銘記。曾志偉曾回憶梅艷芳逝世前的情景:“所有朋友一個通知一個,全都趕來看她。醫(yī)院整層都封給了探視的人,晚些趕到的都站到了樓梯外面。這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場面,因為她的好人緣、講義氣,非常感動!”

    無論事業(yè)上還是感情上,梅艷芳都是一個喜歡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將美麗和驚喜奉獻給觀眾,她是一個收獲許多過去的人,也是一個挑戰(zhàn)未來的戰(zhàn)斗者。她在娛樂圈打拼二十多年,贏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這是她的真正財富。

    情路坎坷

    也許從小成長于單親家庭缺乏親情的溫暖,梅艷芳一生追尋真愛,十分渴望擁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然而她本身強勢的性格和事業(yè)上的巨大成就使她的愛情之路甚為崎嶇,多次感情經(jīng)歷都沒有好的結(jié)果。對于愛情觀,梅艷芳曾表示:“在愛情經(jīng)歷中,只有體驗,沒有后悔”,“我依然相信天長地久,但曾經(jīng)擁有的,我會感激”。

    梅艷芳在2003年《名人面對面》訪問中回憶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坦言自己在拍拖中會照顧男方卻又常常不被理解。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她表示最懷念二十歲時一段異國戀情(近藤真彥),只因雙方都是年輕人,感情很純,沒有太多顧慮。然而這段感情終因男方的不專一而告終,也成為梅艷芳的遺憾。事實上,由于梅艷芳出道不久便迅速竄紅,事業(yè)的成功和媒體的追逐給戀愛中的梅艷芳造成巨大負擔(dān),加上好強的天性使得每段戀情都維持不了許久。著名彩妝師連士良對于梅艷芳終生未嫁的遺憾曾這樣感慨:“我想,她是全球華人的梅艷芳,無法專屬于某個男人”。2003年11月,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臺,謝幕時身披白色婚紗,將自己嫁給了奉獻一生的舞臺。

    提攜后輩

    梅艷芳在功成名就后特別注重提攜后輩新人,為演藝界培養(yǎng)了多位優(yōu)秀歌手和演員。梅艷芳縱橫歌、影壇二十余載,除親自帶門生弟子外,也對眾多后輩關(guān)懷有加,如郭富城、蘇永康、陳小春、譚耀文、陳奕迅、謝霆鋒等藝人初出茅廬時均曾得到梅艷芳的指點和幫助。

    早年間,草蜢樂隊和許志安跟隨梅艷芳四處登臺表演,為演藝事業(yè)打下堅實基礎(chǔ)。由于得到過言傳身教,這些日后歌壇的中流砥柱都尊稱梅為師父,于是便有了香港樂壇著名的“梅家班”。1999年,梅艷芳收受關(guān)門弟子何韻詩,憑借自己有限的精力為藝壇栽培新人。作為唯一的女弟子,何韻詩備受梅艷芳的關(guān)心和疼愛,一度被外界傳為“接班人”。何韻詩的音樂風(fēng)格與其師相異,但其專業(yè)態(tài)度及在音樂上大膽突破、敢為人所不敢為的創(chuàng)新精神卻頗具其師風(fēng)范。

    宗教信仰

    90年代初的梅艷芳曾短暫退出歌壇,事業(yè)處于低谷,加上“黃朗維事件”的負面影響,梅艷芳心態(tài)有了變化,不再像年輕時一往無前。梅艷芳在事業(yè)生活的低潮期遇到了藏傳佛教“十四世紅寶冠法王”夏瑪巴講經(jīng)說法。梅艷芳深受感觸,于1993年決心皈依,成為一名佛教俗家弟子(佛教居士)。梅艷芳終其一生十分虔誠,曾于香港“千禧紅觀音法會”上演唱歌曲《心經(jīng)》,為港人新千年祈福,并曾捐建香港佛教圣地志蓮凈苑的荷花池。梅艷芳逝世后,葬禮依佛教禮儀,靈堂掛有“往生凈土”四字匾額,香港佛教聯(lián)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主持蓋棺儀式,并有僧眾進行法事。志蓮凈苑念及梅艷芳捐助修苑的公德,破例為其做“頭七”法事。夏瑪巴曾指梅艷芳佛緣深厚,逝世時身旁有喇嘛誦經(jīng),遺容十分安詳,且當(dāng)日正值臘月初八“佛成道日”,對于一個佛教徒而言亦可謂莊嚴殊勝。如今,梅艷芳的靈位設(shè)于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下。

    梅艷芳遺囑公開 舅舅獲教育基金梅媽生活困苦

    梅艷芳去世后,梅媽與梅兄就其遺囑多次提起告訴。梅艷芳去世后遺留下大筆遺產(chǎn),卻遭揮霍,其母生活困頓。據(jù)香港媒體報道,現(xiàn)年91歲的梅艷芳媽媽覃美金,上周三搭電車返跑馬地寓所,下車時不慎失足跌倒,右腳骨裂入住銅鑼灣圣保祿醫(yī)院,目前仍要留醫(yī),翌日幾位阿梅歌迷往醫(yī)院探望,他們憐憫梅媽老無所依,梅媽則公開阿梅死前27日(03年12月3日)訂立的遺囑作出大控訴。

    梅媽在醫(yī)院接受訪問,她說:“阿梅一直有司機有車給我用,年幾前要續(xù)牌,沒有給我,我家沒有車要打的。遺囑說照顧我有優(yōu)質(zhì)生活,每個月有十萬生活費、兩個工人一個司機,但匯豐這樣折磨我,搞到身體虛弱,走路都沒有力氣!睋(jù)遺囑內(nèi)容顯示,主部份寫明梅媽的優(yōu)質(zhì)生活,附件是將兩幢海外物業(yè)贈給劉培基(原名劉啟),阿梅的三名甥、姪各獲每年十萬元教育基金。

    梅艷芳50冥壽紀(jì)念會舉辦 歌迷難忍淚水

    2013年12月30日為梅艷芳50歲冥壽,“梅艷芳國際歌迷會”舉行紀(jì)念活動,讓歌迷們聚首與懷念梅艷芳片段。歌迷會在灣仔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舉行展覽及“今夜只因您”悼念活動,近200位歌迷出席,梅艷芳生前的演唱會服裝統(tǒng)籌杜晶晶及生好友洪羅拔也有出席,現(xiàn)場派發(fā)蠟燭造型膠燈亮起,在現(xiàn)場錄像播到梅艷芳出殯一幕時,不少歌迷難忍淚水,暗暗啜泣。

    眾星紀(jì)念梅艷芳逝世十周年 劉德華張學(xué)友飆淚

    2013年12月30日晚上,在香港會展舉行,二十多位歌手和阿梅生前好友,一同演出和分享與阿梅的點滴。

    現(xiàn)場,成龍回憶梅艷芳生前歲月,忍不住落淚;袁詠儀數(shù)度強忍淚水;鐘楚紅稱張國榮生前最擔(dān)心梅艷芳;梁朝偉劉嘉玲夫婦合唱,紀(jì)念梅艷芳。

    梅艷芳銅像全身曝光 

    2014年7月17日消息,已故天后梅艷芳逝世已超過十年,其銅像終于面世,這是繼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后,是第二位在尖沙咀星光大道上豎立銅像的香港藝人。銅像是仿照梅艷芳在2002年《梅艷芳極夢幻巡回演唱會》的海報造型,梅艷芳身穿長裙擺動身軀,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人前。

    梅艷芳52歲冥誕眾星悼念 袁詠儀:生日快樂

    2015年10月10日是已故百變天后梅艷芳52歲冥壽,眾多生前好友及欣賞她的藝人如蔡一智、湯寶如、蘇永康、陳煒、郭少蕓等都紛紛在微博上傳梅姐相片并留言為梅姐送上祝福。

    遺物被拍賣

    2015年12月10日,香港一代巨星梅艷芳約3000多項遺物以網(wǎng)上拍賣形式進行拍賣,包括新秀冠軍獎座、波鞋、公仔連貼身內(nèi)衣褲等。梅艷芳的徒弟譚耀文12月11日早主動透過錄音向傳媒表達心痛憤怒之情,更語帶哽咽地說,拍賣的行為“侮辱了一個為香港付出這么多的巨星、影后、歌后,你用底價百多元去拍賣其私人物品,即使你賣到10億都是一個侮辱!”。 

    2015年12月22日,梅艷芳離開人間后卻不得平靜,她的遺物管理人匯豐信托,12月初舉辦了“LAST BUT NOT LEAST——最后芳華”拍賣會,將梅艷芳的最后一批共計3000多件個人物品拍賣,費用給梅艷芳母親作為生活費。因為拍品中包含梅艷芳的獎杯及貼身內(nèi)衣褲,引發(fā)粉絲及演藝圈親友譴責(zé),然而拍賣會并未停止,在一片爭議聲中從12月10日下午6時開始,直到12月22日傍晚6點全部結(jié)束。明星們負責(zé)將梅姑的衣物、CD、舊愛近藤真彥黑膠唱片等私人物品標(biāo)下,金額沒有上限,而歌迷們主要負責(zé)競標(biāo)獎杯,據(jù)悉動用約200萬港幣(約人民幣168萬元)標(biāo)到42個獎杯。其中,最具意義的“第一屆TVB新秀歌唱大賽金獎”獎杯,以港幣155萬(約人民幣129萬元)天價賣出,梅姑的私人泳衣最終以人民幣2萬元左右被標(biāo)下。

    2015年12月,已故樂壇百變天后梅艷芳,其生前獲得的獎座及獎狀、個人物品等逾千件物品被公開拍賣,而梅艷芳的好友為了捍衛(wèi)好友及偶像的尊嚴,合力投回一些重要的珍貴物品。曾志偉身在外地,對于能夠投回大部分梅艷芳生前物品感到高興,有指是次拍賣共花費300至600萬元,志偉表示梅艷芳所有的朋友都不認同此次拍賣,無論傳言是花多少錢都不重要,最重要是他們用了合理的價錢。

    梅艷芳早年訪談:我們是中國人 要凝聚在一起

    2016年1月19日下午,知名博主“八哥專用”在其微博上發(fā)出梅艷芳曾接受采訪的話:“20多年前,梅艷芳接受采訪時說:我覺得現(xiàn)在中國在向一個好的方向發(fā)展,我覺得我們(香港)應(yīng)該在背后支持,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要內(nèi)部亂亂的。

    人物逝世

    公祭葬禮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梅艷芳因?qū)m頸癌導(dǎo)致肺功能衰竭,在香港養(yǎng)和醫(yī)院病逝,終年四十歲。彌留之際,眾多藝人趕赴醫(yī)院探視。凌晨四點,成龍、曾志偉、劉培基等好友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外宣布逝世消息,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哀痛和惋惜,香港特區(qū)政府和中聯(lián)辦官員向梅艷芳親屬發(fā)出唁電。華人地區(qū)各大媒體進行專題報道,諸多海外媒體,包括西方三大通訊社(美聯(lián)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美國CNN電視臺、英國BBC電臺以及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的主流傳媒均播報了梅艷芳逝世的消息。華人媒體稱贊其為“香港的女兒”,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則以“東方麥當(dāng)娜”形容其在亞洲歌壇的地位。

    2004年1月10日,內(nèi)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追思會,馮小剛、張紀(jì)中、何平、葛優(yōu)、李冰冰、趙薇、范冰冰、蔣勤勤等二十余人出席。那英、孫楠等歌手在北京雍和宮舉行私人佛教祈福儀式,遙送摯友一程。1月11日傍晚,香港舉行公祭儀式,約七千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和各界名流趕赴吊唁。1月12日上午,梅艷芳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眾多演藝界人士出席,近萬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別,三百多傳媒記者到場。葬禮當(dāng)日,特首致送“音容宛在”四字挽聯(lián),中聯(lián)辦致送“懿德流芳”四字挽聯(lián),鳳凰衛(wèi)視、香港無線電視、亞洲衛(wèi)視和華娛衛(wèi)視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

    除文藝界人士外,致送花圈或前來吊唁的香港政治或商業(yè)界人士還有:行政長官董建華、中聯(lián)辦副主任李剛、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政務(wù)司司長曾蔭權(quán)、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工商局局長曾俊華、民政事務(wù)局局長何志平、財經(jīng)事務(wù)及庫務(wù)局局長馬時亨、新聞處處長蔡瑩璧、全國人大代表費斐、邵氏電影公司主席邵逸夫及夫人方逸華、嘉禾電影公司主席鄒文懷、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民主派元老司徒華等。一些港澳豪門成員,如霍英東家族企業(yè)主席霍震霆、“賭王”何鴻燊胞姐何婉鴻、姨太梁安琪等也前來致祭。媒體如香港電臺、香港商業(yè)電臺、亞洲衛(wèi)視、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欄目組等有致送花圈。此外,一些音樂界和電影界團體也向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發(fā)出唁電,國家廣電總局(總局副局長趙實、電影局局長童剛)在唁電中贊揚了梅艷芳為推進兩地藝術(shù)交流的卓越貢獻。

    (注:葬禮期間有境外異議人士赴港吊唁,個別團體致送“民主天后”字樣花牌,內(nèi)地媒體未予報道)

    唁電悼詞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 董建華:梅艷芳極富創(chuàng)意和毅力,憑借自己的努力將事業(yè)帶上高峰,是香港成功的典型例子。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lián)絡(luò)辦公室副主任 李剛:梅艷芳長期致力于香港演藝事業(yè),屢創(chuàng)佳績,譽滿樂壇,并熱心參與香港及內(nèi)地的慈善公益活動,貢獻良多。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廣播處處長 張敏儀:梅艷芳是真正的香港傳奇,有情有義,有始有終,她把最美麗的一面留給世人。短短四十年的人生路上有許多波折、失意,但她最終成為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演藝人協(xié)會會長。她為爭取公平、公義,亦不在乎付出代價。

    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特區(qū)立法會委員 霍震霆:梅艷芳熱愛事業(yè)、關(guān)愛社群,為公益、為公義,勇進向前,以演藝界殿堂天后之尊,關(guān)懷扶持后進、積極推動香港演藝事業(yè)發(fā)展,殊堪敬仰!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港澳臺辦公室:我們不會忘記梅艷芳女士對香港與內(nèi)地影視交流合作所付出的努力。希望貴我雙方繼續(xù)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為中國影視節(jié)目走向世界、弘揚中華文化而努力。我們相信,這是對梅艷芳女士最好的懷念。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我們懷念梅艷芳女士在影視歌壇留下的音容笑貌和卓越貢獻。愿我們攜手努力,為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的電影事業(yè)做出貢獻。

    中國唱片總公司:梅艷芳是華人世界杰出的表演藝術(shù)家,為華人樂壇的繁榮發(fā)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她的辭世是華人音樂界的巨大損失。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驚悉梅艷芳會長逝世,心情極其沉痛,特致函哀吊。

    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梅艷芳為香港的電影事業(yè)和香港與內(nèi)地的電影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xué)會:一顆燦爛明星的殞落,讓世人無限哀悼,梅艷芳女士在影壇歌壇創(chuàng)立的優(yōu)異業(yè)績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她充滿活力的生活勇氣和戰(zhàn)勝病痛的頑強精神令人萬分敬佩。

    中國電影導(dǎo)演協(xié)會:梅艷芳用大氣與豪情演繹出許多凄美動人的故事,留下永存的形象;她憑借天分和勤奮確立了華人藝術(shù)舞臺上的不朽地位,她是真正的明星。

    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xié)會:梅艷芳小姐在擔(dān)任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會長期間,為兩地影視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對她的不幸去世,深表哀悼。

    香港影業(yè)協(xié)會(洪祖星):梅小姐才華橫溢,黯然驟落,誠香港電影界之損失。

    香港電影制作發(fā)行協(xié)會(黃百鳴):“梅”藝超群、“艷”光燦爛廿載,“梅”容永存、“芳”華志留心中。

    香港國際經(jīng)理人聯(lián)合會:梅艷芳女士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她的自信、達觀和與生命頑強抗?fàn)幍钠焚|(zhì),將會成為世人永恒的典范。青山含悲聲聲淚,碧水長歌字字血……

    香港女兒

    2004年1月梅艷芳葬禮期間,治喪委員會以《別矣,香港的女兒!》為題刊登訃聞,從此這一稱呼被媒體廣泛引用及認可。梅艷芳一生歷經(jīng)坎坷,從遭受欺凌的底層歌女到備受尊重的一代歌后,她憑借自身的不懈奮斗取得巨大成功,其形象仿佛香港這座城市成長成功的縮影。

    “梅艷芳是香港成功的典型例子”,這是首任特首董建華對她的評價。她與香港人一同生活成長,在香港繁華的80年代大紅大紫,港人對她的懷念,某種程度上正是對那個引以為豪的黃金年代的無限追思。作為表演者,梅艷芳以獨特魅力、無限創(chuàng)造力和敬業(yè)精神影響著華語歌壇和影壇,在舞臺上大膽突破傳統(tǒng)禁忌,開創(chuàng)先河;作為藝人領(lǐng)袖,她以勇氣和責(zé)任心引領(lǐng)公眾正義感,團結(jié)同行,提攜后輩,成為一代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心中的偶像;作為“香港的女兒”,她用行動詮釋了“香港精神”,在短短四十年傳奇生涯中,展現(xiàn)了一個香港人愛國愛港的縮影。

    遺物拍賣

    2011年10月,一場名為“芳華絕代·梅艷芳珠寶手表珍藏”的專拍會在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開槌,共計43件梅艷芳生前所用飾品被拍賣,其中最受矚目的三套飾品為:2003年紅館絕唱所佩戴的珍珠鑲鉆項鏈及耳墜、1989年出席英國戴安娜王妃訪港晚宴所佩戴的鉆石頸鏈及吊耳環(huán)、1987年因奪金馬獎影后而刻有“金馬獎”三字的K黃金琺瑯邀舞卡(1890年制)。最終,43件珍藏以共計約680萬港幣全數(shù)拍出。

    社會活動

    心系祖國

    羅君左曾在著述《不可能再遇上·梅艷芳》中感慨:“我(1989年)以前不知道她對國家有這樣深厚的感情”。“中國始終是聽懂我歌聲的祖國”(1989年《香港電視》),1989年梅艷芳與多位香港演藝界同行帶頭發(fā)起“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并私下參與了香港“黃雀行動”。出于政治立場考慮,梅艷芳一段時期不欲北上,甚至放棄主演電影《阮玲玉》。

    1990年的香港個人演唱會上,梅艷芳一襲紅衣翻唱了歌曲《血染的風(fēng)采》!拔液芟M袊四軌蛄粼谥袊牡胤,有些人口講支持九七(香港回歸),但手里卻拿著外國護照,如果真的為中國好,真的為了民主,大家不應(yīng)該單只口講,不應(yīng)該走”。在1993年《東周刊》的專訪中,梅艷芳坦言政治事件喚醒了國家意識,她因此放棄剛拿到的加拿大護照,決心留在香港為國家盡一份力!爸袊械胤桨l(fā)生災(zāi)難,心里會一下子很疼,會很著急。但有時候,有人做了不好的事,作為中國人,我會覺得很羞”,多年之后的1997年,面對《電影故事》專訪詢問香港回歸祖國的感受時,梅艷芳沒有豪言壯語,只說出這段樸實真摯的話。

    早于1991年,中國華東發(fā)生特大水災(zāi),梅艷芳為此打破不北上的諾言,隨香港明星足球隊赴北京、沈陽等地義演,為受災(zāi)同胞籌集善款,期間曾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央領(lǐng)導(dǎo)李瑞環(huán)的接見。1993年4月,梅艷芳與譚詠麟一同擔(dān)綱人民大會堂賑災(zāi)義演的壓軸嘉賓。同年7月,梅艷芳成立了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寓意“四海同心”,為世界各地華人募集善款。梅艷芳還與鄒文懷、吳思遠等人組成香港電影界代表團赴京商討兩地電影合作,期間受到中央領(lǐng)導(dǎo)李 鐵映的接見。然而不久后的1995年,梅艷芳因在內(nèi)地表演違規(guī),遭遇文化部門“封殺”(2002年解禁),直至2001年就任演藝人協(xié)會會長,梅艷芳再次站在風(fēng)口浪尖,為兩地演藝事業(yè)的交流合作做出卓越貢獻。

    盡職會長

    1993年12月,梅艷芳與成龍、許冠文等人發(fā)起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2001年12月27日,梅艷芳正式出任第五屆理事會會長,成為該協(xié)會首位女會長。在職期間,梅艷芳勞心勞力,努力推進兩地演藝界的交流合作。協(xié)會擁有八百多位會員,其中不乏明星巨擘,若非眾望所歸,很難榮登會長職位。梅艷芳曾表示:“成為第一個女會長,最困難是要說服一班男人同心協(xié)力,要花很多心思處理問題”。實際上,梅艷芳在沒有擔(dān)任會長之前已經(jīng)投身協(xié)會的各項工作,尤其注重慈善事業(yè)。當(dāng)選會長后,梅艷芳盡職盡責(zé)從未懈怠,“我不會講話,只懂做事”,這是梅艷芳對自己的評價。

    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梅艷芳以會長身份號召香港演藝界鼎立支持。2002年演藝界發(fā)生“陳寶蓮遺體偷拍事件”和“劉嘉玲裸照事件(東周刊事件)”這樣嚴重違背社會道德、傷害藝人權(quán)益的事情。作為會長,梅艷芳第一個站出來聲討譴責(zé),并組織香港藝人集體抗議無良媒體。梅艷芳還向政府提出立法保護藝人隱私的建議,她希望藝人與傳媒彼此互信,建立真誠的紐帶。2002年7月,內(nèi)地流行音樂頒獎禮“音樂風(fēng)云榜”赴港舉行活動,梅艷芳帶同香港歌手積極參與,表示“希望兩地樂壇可以共同繁榮”。

    2003年3月,梅艷芳率理事會成員至北京交誼拜會文藝部門領(lǐng)導(dǎo),為大中華演藝人建立更緊密關(guān)系而努力。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也首次吸納內(nèi)地藝人入會,加強了兩地文藝界的交流融合。同年6月,梅艷芳代表香港電影界在特區(qū)政府總部向傳媒介紹《內(nèi)地與香港關(guān)于建立更緊密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CEPA)》給香港電影業(yè)帶來的機遇。梅艷芳曾多次表示“希望兩岸三地的演藝人多些交流,團結(jié)起來,共同發(fā)展”。

    2003年“非典”時期,身患癌癥的梅艷芳對外界隱瞞病情,傾力聯(lián)絡(luò)各界人士,組織演藝界明星全力發(fā)起“茁壯行動”和“1:99慈善音樂會”,最終籌得二千三百萬元善款,使遭受“非典”肆虐的家庭得以受惠。梅艷芳則因此獲得由香港電臺及《明報》合頒的“抗SARS杰出獎”。該年10月,香港電影界代表團應(yīng)邀赴京交流,梅艷芳因病未能同行。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見了代表團,并委托團長馬逢國向梅艷芳轉(zhuǎn)達問候。

    梅艷芳出任會長期間,推進了兩地演藝事業(yè)的合作進程,為華語電影團結(jié)合作、揚名世界而努力。期間內(nèi)地逐步放寬對港產(chǎn)電影的限制,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也開始吸納內(nèi)地藝人入會,兩地的文藝交流日趨頻繁。在為演藝界勞心勞力整整兩年后,梅艷芳不幸病逝于任期。這位瘦弱的女性曾用自己堅強的肩膀扛起香港演藝界的大旗,她無愧是香港演藝界最值得尊敬的“大姐大”。

    慈善事業(yè)

    1993年梅艷芳為支援賑災(zāi)、支持同胞,打破不北上的諾言,與譚詠麟一同擔(dān)綱北京人民大會堂華東水災(zāi)賑災(zāi)義演的壓軸嘉賓。1993年7月27日,梅艷芳正式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

    梅艷芳一生致力公益慈善, 個人捐款超過千萬元,發(fā)起參與過十余次大型慈善活動,為世界各地華人帶來支持和鼓舞。海外多個城市因此設(shè)立“梅艷芳日”以贊揚其慈善精神,2002年美國加州州長頒發(fā)梅艷芳 杰出慈善藝人 榮譽。

    “四海一心基金會”的首次籌款活動于199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突破性的溜冰演唱會,一舉籌得四百余萬善款,均捐贈多倫多大學(xué)徐立之博士作為遺傳學(xué)研究,并打破當(dāng)年多倫多華人社區(qū)的最高籌款紀(jì)錄,傳為一時佳話。1994年在香港舉行的籌款晚宴及獎券義賣籌得七百五十萬善款,其中二百萬捐贈瑪麗醫(yī)院的肌胳系統(tǒng)再造計劃,成立新骨科手術(shù)室,院方將其定名為“梅艷芳骨科手術(shù)室”;又曾捐贈予華東水災(zāi)、香港醫(yī)學(xué)博物館、東華三院福幼基金、九龍醫(yī)院、香港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模擬課室及國內(nèi)兒童福利等用途;還曾捐贈百萬興建“東華三院護老中心”,真正為各地華人社群的醫(yī)療、安老、教育、社會福利及研究等各個領(lǐng)域帶來支持和鼓舞,體現(xiàn)及光大了“四海同心”的慈善精神。1999-2000兩年間,梅艷芳出任“樂施會大使”,到貧困的云南山區(qū)普施愛心。

    梅艷芳去世后,為發(fā)揚和延續(xù)她的善心,梅艷芳國際歌迷會和《四海一心基金會》依靠既有資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贈,繼續(xù)為社會募集善款。2004年梅艷芳逝世周年之際,基金會將電影《十面埋伏》劇組及“周年祭慈善晚宴”籌集的善款捐贈香港大學(xué)做研究用途。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間,歌迷會和基金會分別向災(zāi)區(qū)捐贈十萬善款。此外還先后捐助了香港“監(jiān)護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會”以及“樂施會扶貧發(fā)展工作”等公益事業(yè)。為支持內(nèi)地貧困地區(qū)的希望工程事業(yè),2008年經(jīng)紀(jì)人王敏慧及友人林建岳在梅艷芳逝世五周年之際籌款建立了“貴州省惠水縣打引鄉(xiāng)梅艷芳第一小學(xué)”。2011年歌迷會再次捐款建立“廣西省藤縣天平鎮(zhèn)大坡龍?zhí)锩菲G芳第二小學(xué)”,為貧困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榮譽記錄

    電影獎項
    ? 2003    第8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提名)    ? 2002    第3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提名)    ? 2002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提名)    ? 2002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男人四十    (獲獎)    ? 2002    第6屆中國長春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55]     男人四十    (獲獎)    ? 2002    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    慌心假期    (提名)    ? 2001    第3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慌心假期    (提名)    ? 1998    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獎    半生緣    (獲獎)    ? 1998    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半生緣    (獲獎)    ? 1996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紅番區(qū)    (提名)    ? 1993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審死官    (提名)    ? 1992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何日君再來    (提名)    ? 1991    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何日君再來    (提名)    ? 1989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胭脂扣    (獲獎)    ? 1989    臺灣金龍獎最佳女主角    胭脂扣    (獲獎)    ? 1989    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胭脂扣    (獲獎)    ? 1987    第2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胭脂扣    (獲獎)    ? 1985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56]     緣分    (獲獎)    
    音樂獎項
    ? 2003    第四屆    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shù)成就獎”    (獲獎)    ? 2003    第十屆    香港最佳音樂選“十年最佳女歌手”    (獲獎)    ? 2003    第一屆    中國原創(chuàng)歌曲獎“杰出貢獻獎”    (獲獎)    ? 2002    第四屆    CCTV-MTV音樂盛典“音樂特殊貢獻獎”    (獲獎)    ? 2002    MTV萊卡風(fēng)尚頒獎大典“風(fēng)尚亞洲女歌手獎”    (獲獎)    ? 2002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致敬大獎”    (獲獎)    ? 2002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最受歡迎卡拉OK歌曲獎”    相愛很難    (獲獎)    ? 1999    日本最受歡迎香港女藝人五甲    (獲獎)    ? 1998    第21屆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    (獲獎)    ? 1997    香港電臺廿載金曲十大最愛金曲    似水流年    (獲獎)    ? 1996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有心人    (提名)    ? 1995    新加坡金曲獎“最佳舞臺至尊大獎”    (獲獎)    ? 1994    第一屆    十大金彩虹藝人    (獲獎)    ? 1993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莫問一生    (提名)    ? 1993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女人心    (獲獎)    ? 1993    香港十大最佳衣著人士    (獲獎)    ? 1992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獲獎)    ? 1992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似是故人來    (獲獎)    ? 1992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何日    (提名)    ? 1992    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何日    (獲獎)    ? 1991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鉆石偶像大獎”    (獲獎)    ? 1990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    心仍是冷、耶利亞    (獲獎)    ? 1990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封面女郎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淑女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獲獎)    ? 1989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胭脂扣    (獲獎)    ? 1989    香港藝術(shù)家年獎“歌唱家獎”    (獲獎)    ? 1989    香港電臺“演藝十大當(dāng)紅人物”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    愛我便說愛我吧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    黑夜的豹    (獲獎)    ? 1989    香港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咤樂壇女歌星金獎”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夕陽之歌    (獲獎)    ? 1989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夕陽之歌、淑女    (獲獎)    ? 1988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獲獎)    ? 1988    香港電臺“演藝十大當(dāng)紅人物”    (獲獎)    ? 1988    韓國漢城奧運前奏音樂會紀(jì)念獎    (獲獎)    ? 1988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三季季選    夢里共醉、Stand BY Me    (獲獎)    ? 1988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胭脂扣    (獲獎)    ? 1988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Stand BY Me、胭脂扣    (獲獎)    ? 1988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Stand BY Me    (獲獎)    ? 1988    IFPI白金唱片    再展光華演唱會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音樂錄像帶演出獎    似火探戈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獲獎)    ? 1987    香港電臺“演藝十大當(dāng)紅人物”    (獲獎)    ? 1987    香港商臺“最受歡迎女藝人”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    烈焰紅唇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    似火探戈、裝飾的眼淚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烈焰紅唇    (獲獎)    ? 1987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烈焰紅唇    (獲獎)    ? 1987    IFPI白金唱片    似火探戈、烈焰紅唇    (獲獎)    ? 1986    香港電臺“演藝十大當(dāng)紅人物”    (獲獎)    ? 1986    香港商臺“最受歡迎女藝人”    (獲獎)    ? 1986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夢伴    (獲獎)    ? 1986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夢伴、將冰山劈開    (獲獎)    ? 1986    IFPI白金唱片    壞女孩、妖女    (獲獎)    ? 1986    IFPI全年最高銷量獎    壞女孩    (獲獎)    ? 1986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獲獎)    ? 1986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愛將    (獲獎)    ? 1986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    將冰山劈開、妖女    (獲獎)    ? 1985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獲獎)    ? 1985    香港電臺“演藝十大當(dāng)紅人物”    (獲獎)    ? 1985    香港商臺“最受歡迎女藝人”    (獲獎)    ? 1985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似水流年    (提名)    ? 1985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四季季選    壞女孩    (獲獎)    ? 1985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二季季選    邁向新一天    (獲獎)    ? 1985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季季選    夢幻的擁抱、蔓珠沙華    (獲獎)    ? 1985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壞女孩    (獲獎)    ? 1985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蔓珠莎華    (獲獎)    ? 1985    IFPI白金唱片    似水流年    (獲獎)    ? 1984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緣分    (提名)    ? 1984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第三季季選    似水流年    (獲獎)    ? 1984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似水流年    (獲獎)    ? 1984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似水流年    (獲獎)    ? 1984    IFPI白金唱片    飛躍舞臺    (獲獎)    ? 1983    香港唱片年會IFPI新人獎    (獲獎)    ? 1983    第12屆    東京音樂節(jié)《亞洲特別大獎》《TBS大獎》    (獲獎)    ? 1983    IFPI白金唱片    赤色梅艷芳    (獲獎)    ? 1983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赤的疑惑    (獲獎)    ? 1983    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獲獎)    ? 1982    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    風(fēng)的季節(jié)    (獲獎)    ? 1982    IFPI白金唱片    心債    (獲獎)    
    慈善榮譽
    ? 2002    美國加州州長頒發(fā)“杰出慈善藝人”榮譽    (獲獎)    ? 2002    奧克蘭市市長訂立6月23日為“梅艷芳日”    (獲獎)    ? 1993    美國舊金山市訂立4月18日為“梅艷芳日”  (獲獎)    ? 1993    加拿大多倫多訂立10月23日為“梅艷芳日”    (獲獎)    
    身后榮譽
    ? 2013    YesAsia華語音樂銷售榜2013,十大暢銷歌手    (獲獎)    ? 2010    華語金曲獎“華語樂壇30年30人”[58]     (獲獎)    ? 2010    IFPI頒獎禮十大銷量廣東唱片《Faithfully》    (獲獎)    ? 2009    網(wǎng)易“六十年中國風(fēng)尚影響力女性”<最終60位候選人——1982 梅艷芳>    (獲獎)    ? 2009    “世界紀(jì)錄協(xié)會”評選,梅艷芳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紀(jì)錄//當(dāng)選“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獲獎)    ? 2007    新浪“粵港十年網(wǎng)娛盛典”《最懷念明星獎》     (獲獎)    ? 2006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梅艷芳以近五成得票率榮登“銀禧影后”    (獲獎)    ? 2005    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大演員獎”     (獲獎)    ? 2005    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胭脂扣》 (獲獎)    ? 2005    國際權(quán)威《時代》雜志評選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醉拳2》    (獲獎)    ? 2005    中國百大影星光耀百年“百年影星獎”(劉培基代領(lǐng))    (獲獎)    ? 2005    IFPI全年最高銷量廣東唱片《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    (獲獎)    ? 2005    香港郵政首次發(fā)行以香港流行歌星為題的特別郵票《梅艷芳紀(jì)念郵票》//(面值五元)[62]     (獲獎)    ? 2005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為舞臺女皇【梅艷芳蠟像】揭幕[63]     (獲獎)    ? 2005    IFPI十大銷量廣東唱片《梅艷芳經(jīng)典金曲演唱會》《梅.憶錄》[64]     (獲獎)    ? 2005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xué)會評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yōu)秀演員”    (獲獎)    ? 2004    搜狐網(wǎng)站2003 年度十大新聞評選“娛樂界十大年度人物獎”    (獲獎)    ? 2004    演藝光輝永輝大獎    (獲獎)    ? 2004    MTV亞洲大獎“啟發(fā)精神大獎”(楊紫瓊代領(lǐng))  (獲獎)    ? 2004    第四屆百事音樂風(fēng)云榜頒獎盛典“突破渴望大獎”     (獲獎)    

    人物評價

    黃沾:梅艷芳的歌藝是香港樂壇的頂尖,這是事實,不容置疑。我清楚記得她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時年紀(jì)輕輕,但舉手投足、咬字吐句全是大家風(fēng)范。她天生身體語言絕佳,在舞臺上配合舞步,簡直令人神為之懾。歌藝這么精彩的人,竟然如煙花的彩,空余光影在腦海,人間已再難見其人了。

    林夕:梅艷芳在有限的時間里盡情發(fā)光發(fā)熱,告訴我們?nèi)绾尾艣]有白活一場,讓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

    鄭裕玲:失去這瑰寶,對演藝界是沉重的打擊,但梅艷芳在離開前,留下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她用積極的態(tài)度、堅強的精神,讓我們學(xué)懂如何放下。梅艷芳重視友情,這份友情不是一時,而是一世。她用有限的生命,帶來無限的回憶,她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女主角。

    關(guān)錦鵬:"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梅艷芳的逝去,讓我真切感受到"一個時代終結(jié)"這句話的悲痛。

    張國榮:我們是好拍檔,演唱之時,我們可以有默契之至。雖然她年紀(jì)比我輕,但是人生經(jīng)驗豐富,而且懂得體諒別人,以致我對她無話不談,仿如兩兄妹般。

    成龍:梅艷芳不只屬于我們演藝界,更是屬于全香港!

    劉德華:她的性格是“寧可天下人負她,而她決不會負天下人”。她對新人、對一些需要照顧的人,她會照顧得無微不至。

    張學(xué)友:梅艷芳是個很“男人”的女人,非常夠義氣,朋友們聚餐她永遠搶著付錢。我覺得梅艷芳是真正屬于舞臺的,她可以控制整個舞臺,舞臺就好似她的家。

    周星馳:她不愧是香港娛樂圈的大姐,不但歌藝演技出色,還致力于回報社會,號召娛樂圈人士為社會做了不少事情。

    譚詠麟:她是我們樂壇不可多得的奇才。梅艷芳是香港之榮光,希望大家化解悲痛,學(xué)習(xí)她斗士般的精神,勇敢面對生活。

    曾志偉:她在圈子里的人緣可以算是第一,因為幾乎所有認識、不認識她的人都支持她。這個圈子人緣很重要,像她這樣的巨星對所有人都很真誠,不會有兩種面孔。

    楊紫瓊:這個女人很有味道,她是個很有愛心的人,甚至可以將整個心擺出來給你,她答應(yīng)了的事就一定會幫到底。

    張曼玉:在合作的女性當(dāng)中,印象最深是梅艷芳,我很喜歡跟她合作,她是個很爽的女人,很少有女演員走在一起沒有妒忌心,而梅艷芳就是一個沒有嫉妒心的人,很舒服,是個影響力很大的女人。

    鄭秀文:梅姐是我最欣賞的前輩,她對人生積極的態(tài)度令人敬重。昔日跟梅姐相處,她說的每一句話我都銘記于心。

    何韻詩:師父對我不只是影響那么簡單,真的是把我塑造成型的人。她讓我懂得怎樣去面對我的人生,尤其是她那種“俠女”性格,對我的影響潛移默化。我希望可以像她一樣,很用心地為社會做一些事。

    陳奕迅:梅姐一生不斷做善事,這種精神很值得學(xué)習(xí)。她走之前跟我說過,做一個歌手最需要交代的就是你的歌迷、你的知音,我覺得蠻對的。

    李冰冰:梅姐是個非常豪爽、非常義氣的人,她很知道保護和栽培新人,她是我最喜歡也最敬佩的女藝人,歌舞、演戲無所不能。

    張藝謀:在我心目中,梅艷芳是個天才演員。她在《胭脂扣》、《半生緣》等許多電影里都創(chuàng)造過非常成功的銀幕形象。她現(xiàn)在突然去世,讓我感到很遺憾,這是我們?nèi)w中國人的損失。

    馮小剛:她是一個非常有情有義的人,有很多朋友。她在舞臺上、電影里是一個釋放出璀璨光芒的明星,在生活里則是一個非常知心的朋友。

    陳燮陽:梅艷芳絲毫沒有所謂大牌作風(fēng),她不論出現(xiàn)在哪里都非常和善。對歌唱的投入之深,常常讓所有人一邊感動一邊演奏,F(xiàn)場氣氛如此之熱烈,看得出觀眾是多么愛戴她。

    梅艷芳,第一位在音樂界和電影界都取得矚目成就的香港女藝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shù)成就榮譽的香港歌手,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會長職位的女性。

    音樂上,她突破傳統(tǒng)、大膽創(chuàng)新、風(fēng)格多變、引領(lǐng)潮流,至今仍保持著華語女歌手全球演唱會場次最高紀(jì)錄(292場)。她三十五歲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四十歲獲得中國金唱片獎(國家級音樂獎)的藝術(shù)成就榮譽,是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

    電影上,她先后獲得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影后榮譽(金馬獎、金像獎、金鹿獎),在二十年(1985-2005)香港電影累計票房中位列女演員第三。去世后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授“演繹光輝永恒大獎”,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xué)會評入“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yōu)秀演員”。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歌影雙棲發(fā)展藝人,香港演藝人協(xié)會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及首位女會長。

    1982年獲“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推出了個人第一張專輯《心債》,踏入歌壇。1983年,唱片《赤色梅艷芳》主打《赤的疑惑》開始走紅,唱片五白金。

    1985年-1986年跨年舉行了首次個人演唱會,連開十五場,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shù)記錄。同期推出唱片《壞女孩》,共賣得40萬張(8白金),刷新了香港個人專輯銷量紀(jì)錄,在次年獲頒“IFPI全年最佳銷量獎”。在1985-1989年連續(xù)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杜嘶ā贰ⅰ队H密愛人》、《一生愛你千百回》等歌曲在大陸流行。國粵語專輯超過四十張。1998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2009年經(jīng)“世界紀(jì)錄協(xié)會”評定,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當(dāng)選“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名人推薦
    • 康妮·布里登
      康妮·布里登(英文名:Connie Britton),美國職業(yè)女演員,1968年3月6日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2010年,獲得第62屆美國電視艾美獎劇情...
    • 李沇熹
      李沇熹,1988年2月26日出生于韓國,韓國女演員、模特。2001年,參加SM Best青少年選拔大會因獲得全員大獎為契機加入SM Entertainment,成為旗下藝人...
    • 林曉佩
      林曉佩,演員,主持人。她于1995年參加《才華橫溢出新秀》并進入大決賽,從此打開璀璨的演藝之路。1997年,她憑《和平的代價》獲得“紅星大獎”最佳...
    • 琳娜·海蒂
      琳娜·海蒂,(Lena Headey),1973年10月3日出生于百慕大,英國影視演員。1992年,首次參演的電影《Waterland》。2011年4月17日,參演的《權(quán)...
    • 莫妮克
      莫妮克,演員、主持人、編劇、制片人,配音,在好萊塢摸爬滾打了20多年,是好萊塢資深的脫口秀主持人。直到出演《珍愛》(Precious: Based on t he N...
    • 瑪莉亞·嘉西亞·古欣娜塔
      瑪莉亞·嘉西亞·古欣娜塔(Maria Grazia Cucinotta),1969年7月27日出生于西西里島摩西拿,意大利女演員。瑪莉亞·嘉西亞&midd...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