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jīng)歷
高中時期
帕特里克·帕特森畢業(yè)于西弗吉尼亞州亨廷頓高中。2006年當選NBPA Top 100 Camp訓練營MVP。2007年參加麥當勞全美高中明星賽,同年入選美國青少年國家集訓隊。
大學時期
2007年,帕特里克·帕特森進入肯塔基大學(Kentucky),代表肯塔基大學參加大學籃球比賽。
2007-08賽季,帕特森場均貢獻16.4分、7.7個籃板,投籃命中率為57.4%,當選東南聯(lián)盟年度新人,入選東南聯(lián)盟最佳陣容二隊。
2008-09賽季,帕特森場均貢獻17.9分、9.3個籃板,是東南聯(lián)盟唯一一位在得分和籃板上均躋身前五的球員,入選東南聯(lián)盟最佳陣容一隊。
2009-10賽季,帕特森場均貢獻14.3分、7.4個籃板和1.3個蓋帽,幫助球隊取得了35勝3負的佳績,入選東南聯(lián)盟最佳陣容一隊,獲美聯(lián)社全美最佳陣容榮譽提名。
NBA生涯
從火箭到國王
2010年NBA選秀,帕特里克·帕特森在第一輪第14順位被休斯敦火箭隊選中。
2010年7月13日,帕特里克·帕特森和火箭隊達成簽約協(xié)議,合同為期4年價值899萬美元。
2010-11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場均貢獻6.3分和3.8個籃板。常規(guī)賽最后六個星期,帕特森獲得更多上場時間,場均得分提高到8.9分,籃板也增加到了5.3個,投籃命中率為55.9%。
2011-12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為火箭隊打了52場比賽,在場均17分鐘的出場時間里,貢獻6.3分和3.9個籃板,投籃命中率為55.8%。
2012年3月20日,由于公然在推特中批評裁判的判罰,帕特里克·帕特森由此領到了聯(lián)盟一張25000美元的罰單。
2012年3月27日,在火箭主場迎戰(zhàn)國王的比賽中,帕特里克·帕特森替補出場,得到24分,并投中關鍵一球,幫助火箭通過加時以113-106戰(zhàn)勝對手。
2012年11月29日,在火箭和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的比賽中,帕特里克·帕特森全場得到27分,創(chuàng)職業(yè)生涯單場得分最高。
2013年2月21日,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和火箭達成交易,帕特里克·帕特森加盟國王。
2012-13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先后效力于火箭隊和國王隊,其中代表火箭出戰(zhàn)47場比賽,場均得到11.6分和4.7個籃板;代表國王出戰(zhàn)24場比賽,場均得到8.0分和2.8個籃板。
加盟猛龍
2013年12月9日,多倫多猛龍隊和國王隊達成交易,帕特里克·帕特森加盟猛龍。
2013-14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先后效力于國王隊和猛龍隊,其中代表國王出戰(zhàn)17場比賽,場均得到6.9分和5.8個籃板;代表猛龍出戰(zhàn)48場比賽,場均得到9.1分和5.1個籃板。
2014年6月29日,猛龍向帕特里克·帕特森開出報價合同,帕特森由此成為受限自由球員。
2014年7月5日,帕特里克·帕特森和猛龍隊達成續(xù)約協(xié)議。7月13日,雙方正式簽約,合同為期3年價值1800萬美元。
2014年11月6日,在猛龍客場110-107擊敗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比賽中,帕特里克·帕特森全場8投5中,其中三分球6投4中,得到14分,刷新職業(yè)生涯單場三分球命中數(shù)紀錄。
2014-15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代表猛龍出戰(zhàn)81場常規(guī)賽比賽,場均得到8.0分和5.4個籃板。
2015-16賽季,帕特里克·帕特森代表猛龍出戰(zhàn)79場常規(guī)賽比賽,場均得到6.9分和4.3個籃板。
簽約雷霆
2017年7月5日,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和自由球員帕特里克·帕特森達成簽約協(xié)議。7月11日,雙方正式簽約,合同為期3年價值1635萬美元。
2017年12月6日,雷霆主場100-94擊敗爵士,帕特里克·帕特森替補出場,完成職業(yè)生涯第500場常規(guī)賽比賽。
生涯數(shù)據(jù)
大學數(shù)據(jù)
場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場次 | 時間 | 得分 | 籃板 | 助攻 | 失誤 | 搶斷 | 蓋帽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2009-10 | 38 | 35.7 | 16.4 | 7.7 | 0.9 | 1.1 | 0.7 | 1.3 | 57.5 | 34.8 | 69.2 |
2008-09 | 34 | 33.7 | 17.9 | 9.3 | 1.9 | 1.9 | 0.6 | 2.1 | 60.3 | 0.00 | 79.8 |
2007-08 | 25 | 33 | 14.3 | 7.4 | 1.7 | 1.7 | 0.8 | 1.2 | 57.4 | 0.00 | 73.1 |
NBA數(shù)據(jù)
常規(guī)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fā)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2017-18 | 雷霆 | 82 | 3 | 15.5 | 39.8 | 38.6 | 87.0 | 0.4 | 2.0 | 2.4 | 0.7 | 0.6 | 0.3 | 0.4 | 1.1 | 3.9 |
2016-17 | 猛龍 | 65 | 8 | 24.6 | 40.1 | 37.2 | 71.7 | 1.0 | 3.5 | 4.5 | 1.2 | 0.6 | 0.4 | 0.6 | 1.8 | 6.8 |
2015-16 | 猛龍 | 79 | 0 | 25.6 | 41.4 | 36.2 | 85.3 | 1.0 | 3.3 | 4.3 | 1.2 | 0.7 | 0.4 | 0.8 | 1.6 | 6.9 |
2014-15 | 猛龍 | 81 | 4 | 26.6 | 44.9 | 37.1 | 78.8 | 1.6 | 3.8 | 5.3 | 1.9 | 0.7 | 0.5 | 0.7 | 1.8 | 8.0 |
2013-14 | 猛龍 | 48 | 7 | 23.3 | 47.7 | 41.1 | 74.5 | 1.7 | 3.3 | 5.1 | 1.3 | 0.9 | 0.7 | 1.0 | 2.5 | 9.1 |
2013-14 | 國王 | 17 | 6 | 24.4 | 41.0 | 23.1 | 56.3 | 2.0 | 3.8 | 5.8 | 0.9 | 0.8 | 0.2 | 0.9 | 2.3 | 6.9 |
2012-13 | 國王 | 24 | 3 | 23.2 | 49.4 | 44.4 | 78.6 | 1.7 | 3.2 | 4.8 | 1.3 | 0.5 | 0.5 | 0.8 | 2.0 | 8.0 |
2012-13 | 火箭 | 47 | 38 | 25.9 | 51.9 | 36.5 | 75.5 | 1.6 | 3.1 | 4.7 | 1.1 | 0.4 | 0.6 | 0.9 | 1.9 | 11.6 |
2011-12 | 火箭 | 64 | 1 | 23.2 | 44.0 | 0.00 | 70.2 | 1.8 | 2.7 | 4.5 | 0.8 | 0.4 | 0.6 | 0.8 | 1.8 | 7.7 |
2010-11 | 火箭 | 52 | 6 | 16.7 | 55.8 | 0.00 | 71.4 | 1.7 | 2.2 | 3.8 | 0.8 | 0.3 | 0.7 | 0.6 | 1.5 | 6.3 |
NBA生涯 | 559 | 76 | 22.7 | 45.5 | 37.0 | 75.7 | 1.3 | 3.0 | 4.3 | 1.1 | 0.6 | 0.5 | 0.7 | 1.7 | 7.3 |
常規(guī)賽單場之最
項目 | 數(shù)據(jù) | 比賽時間 | 效力球隊 | 比賽對手 |
得分 | 27 | 2012-11-28 | 火箭 | 雷霆 |
籃板 | 13 | 2011-03-20 | 火箭 | 爵士 |
2013-01-25 | 火箭 | 黃蜂(鵜鶘) | ||
2014-11-30 | 猛龍 | 湖人 | ||
2015-01-19 | 猛龍 | 雄鹿 | ||
2015-01-19 | 猛龍 | 76人 | ||
2016-11-30 | 猛龍 | 灰熊 | ||
蓋帽 | 5 | 2016-10-31 | 猛龍 | 掘金 |
搶斷 | 4 | 2016-11-23 | 猛龍 | 火箭 |
(比賽時間為美國當?shù)貢r間)
季后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首發(fā) | 時間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2013-14 | 猛龍 | 7 | 0 | 28.4 | 54.2 | 38.9 | 77.8 | 1.7 | 5.0 | 6.7 | 1.3 | 0.4 | 0.4 | 0.9 | 1.9 | 10.4 |
2014-15 | 猛龍 | 4 | 0 | 26.5 | 55.6 | 46.7 | 100 | 1.0 | 2.5 | 3.5 | 1.3 | 0.7 | 0.0 | 0.7 | 1.3 | 10.3 |
2015-16 | 猛龍 | 20 | 9 | 29.2 | 40.4 | 30.0 | 84.6 | 1.5 | 2.4 | 3.9 | 1.2 | 0.4 | 0.5 | 0.9 | 1.6 | 7.7 |
2016-17 | 猛龍 | 10 | 1 | 18.5 | 27.8 | 30.8 | 100.0 | 0.1 | 1.9 | 2.0 | 2.0 | 0.7 | 0.2 | 0.6 | 0.4 | 3.4 |
2017-18 | 雷霆 | 6 | 0 | 9.7 | 50.0 | 50.0 | 0.0 | 0.2 | 1.7 | 1.8 | 0.5 | 0.2 | 0.0 | 0.5 | 1.3 | 1.3 |
NBA生涯 | 47 | 10 | 24.1 | 43.1 | 33.8 | 85.2 | 1.0 | 2.6 | 3.6 | 1.3 | 0.4 | 0.3 | 0.8 | 1.3 | 6.6 |
榮譽記錄
個人榮譽 |
?2010 2009-10賽季東南聯(lián)盟最佳陣容一隊 (獲獎) ?2009 2008-09賽季東南聯(lián)盟最佳陣容一隊 (獲獎) ?2008 2007-08賽季東南聯(lián)盟年度新人 (獲獎) |
賽場之外
家人影響
帕特里克·帕特森出身在體育世家,父親是板球運動員,這也給了他很高的運動天賦。和其他的球員相比,帕特里克是一位很認真的球員,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大學學業(yè)。
肯塔基五虎
在2010年NBA選秀中,來自肯塔基大學的五名球員全部在首輪被選中,其中約翰·沃爾在狀元位置加盟了奇才,德馬庫斯·考辛斯在第5位加盟了國王,帕特里克·帕特森在14位加盟了火箭,埃里克·布萊索被雷霆在第18位選中以后送到了快船,丹尼爾·奧爾頓則在第29位被魔術(shù)選中。這樣五名球員全部在首輪被選中也開創(chuàng)了選秀以來的歷史。
人物評價
帕特里克·帕特森是一名臂展比較長的運動型內(nèi)線,封蓋能力和籃板能力都很出色,中距離的投籃也不錯,喜歡身體對抗,擁有NBA級別的身體條件和運動能力。雖然6尺9寸的身材作為大前鋒來說不算出色,但帕特森出色的臂展和體型彌補了這些問題,這讓他可以在禁區(qū)以內(nèi)輕易的終結(jié)進攻。此外,他還有一雙大手和柔軟的手感,他背筐攻擊時能作出一些漂亮的腳步移動,很多時候他會命中一些很不錯的勾手,比較進準的射程在8-10尺的范圍內(nèi)。不足之處是低位單打的時候腳步還不夠成熟,此外,防守籃板是一大軟肋。(網(wǎng)易體育評)
帕特里克·帕特森球風比較樸實,在進攻和防守兩端的技術(shù)都比較全面。(搜狐體育評)
帕特里克·帕特森屬于運動能力平平的強壯內(nèi)線球員,具備防守意識和熱情;具備三分射程;作為大前鋒不夠高大,缺乏侵略性,防守籃板糟糕。(新浪體育評)
帕特里克·帕特森是一位有一定實力的空間型四號位球員,更適應替補角色,能狂投三分,但并不高效,在面對小個進攻球員時,防守很不錯。(ESPN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