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舉中榜
馬紹愉(?—?),字成愚,號太和,四川潼川州遂寧縣(今四川省遂寧市)人。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舉于鄉(xiāng),歷寶應(yīng)、武康、旌德知縣,遷行人。
經(jīng)薦籌邊
經(jīng)陳新甲推薦為職方主事跟隨洪承疇籌劃兵事。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洪承疇援寧遠之戰(zhàn)中,力勸陳新甲可與清兵戰(zhàn),率兵戰(zhàn)敗后為了自免,便上疏誣洪承疇失計。
一次使清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受陳新甲之命以郎中的身份,穿二品朝服與參將李御蘭使清言和,然而因清朝認為敕書為改邊吏所作,認為此次言和非誠意而失敗。于是馬紹愉留在塔山聽候命令。后清兵進攻塔山,馬紹愉勸說清朝不要進攻,清朝不聽。城即將攻破時,清軍保護馬紹愉出城,城中兵民自焚死,沒有一個人投降。
二次使清
崇禎十七年(1644),為太仆卿、職方郎中、禮部右侍郎身份,受弘光帝之命與左懋第、陳洪范北上議和。和議失敗,南返途中被扣押后與贊畫王言、孫正強,副總兵張有才、楊逢春、劉英等一起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