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張少儀,清代江蘇長洲人(今江蘇蘇州),他在少年時代,就有“張三子”的美譽。所謂“張三子”即孝子、君子、才子。他到桂林黨地方官,一貫親民勤政,以德服人,頗得好評。去世后,桂林百姓尊為城隍。
民間流傳張少儀身為城隍神,依然保持身前盡孝盡善的本性。據說,長洲顧某,因父親病重,向城隍禱告,表示愿以身自代。隍神第二天派出皂隸,將顧某之魂攝至冥府,召來問話,城隍問顧某:“你父親的病狀如何?”顧某答:“骨瘦如柴!背勤蛞宦牪淮笈,不容顧某編結,就叫皂隸打三十大板。正在此時,走出一位師爺,交給城隍一張紙條,城隍一看,連聲叫停,臉色也馬上和緩下來,接著,他對驚魂未定的顧某說:“你父親是開藥店的吧?當年瘟疫流行,你父親無償提供藥品,救人無數(shù),功勞甚大,我看你孝心難得,就讓你父親再多活幾年,你也不用以身自代了!庇谑穷櫮尺抵x而出。
待顧某離開,旁人問城隍神:“剛才何以發(fā)怒?”城隍說:“獸類中惟豺最瘦,骨瘦如柴之“柴”,實應為“豺”,陽間之人將“豺”誤寫為“柴”,我剛才以為他將自己的父親比作獸類了,所以一聽就怒火中燒,要不是師爺寫了一張紙條說明,顧某今日可要挨一頓好打了!壁じ腥寺犃诉@番話,大笑之余,也更加佩服這位城隍爺?shù)募怠安恍ⅰ比绯鹆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