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綽普·次程喜饒藏歷第三繞迥之水蛇年(一一七三年,宋乾道九年)生。
父名覺澎,母名色莫賽協(xié)。
六歲時學習藏文寫讀。
八歲時跟叔父賈察學習。
十歲時由賈察和袞丹作親教師兼軌范師給他授沙彌戒,起法名次程喜饒。
十一歲時跟藏巴師聆聽《量決定論》。
十二歲時,曾去參加了薩迦第二祖索南孜摩逝世后的法會。
十六歲時,他拜藏噶瓦為師,聞習了許多教法,在多次的法輪會上,他立宗辯論,每每使他人失敗。他給上師作盛大供養(yǎng),并承事服役。
十七歲時迎請魯巴的得意弟子年已八十八歲高齡的孜敦更桑(普賢)來到綽普,在孜敦師前研習金剛界等曼荼羅五百〇一種及其傳統(tǒng)作法。
十九歲時,在章參香從一位名叫溫波香的翻譯家學習翻譯,成為一位翻譯大師。是年由賈察作親教師,藏噶瓦作軌范師,袞丹作屏教師給他傳授比丘戒。后從藏納學習了兩年《律經(jīng)》。
二十一歲,從袞丹聽受了《毗沙門隨賜灌頂》,從賈察求得不同傳規(guī)的教授一百三十六種,以及十三種有緣教法。
二十三歲時,上師賈察臨終前將他叫到跟前傳了一些教法,并預言說:“你的聲譽將會如銅號一般漸次宏亮起來!庇謧魇诹恕斑w移智慧尊灌頂”,過了兩月賈察與世長辭。同年次程喜饒起程前往尼泊爾,拜班欽·釋迦室利為師研習顯密教法,開始學習梵文。在那里他與至尊彌札相見,邀請彌札到西藏從事弘揚佛法活動十八個月,彌札對綽普的基地作了加持。后來他又迎請了班欽·釋迦室利,這位著名的大班智達在涅地方(在今西藏自治區(qū)隆子縣)修建了三百條大街小巷的城鎮(zhèn),又返回了尼泊爾。
于木鼠年(一二〇四年)迎請班欽·釋迦室利再次來到西藏。班欽大師在北方熱振以內(nèi),洛札和涅區(qū)以下一帶作了利益眾生事業(yè),在西藏住了十年。在此期間,班欽作次程喜饒諸譯者的老師傳授翻譯知識,在返回尼泊爾之前,將在西藏僧眾供獻給他的碎金三百兩分毫未帶,全部交給了綽普譯師而去。
綽普譯師在綽普寺內(nèi)建造了一尊慈氏大像,成為后世的一個圣跡。綽普譯師晚年翻譯的佛典極多,還著有《綽匍大勇者生起儀軌》。于藏歷第四繞迥之木雞年(一二二五年,宋寶慶元年)在前藏圓寂,終年五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