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出身
西蒙·德·蒙德福特于1208年生于法國大領主家庭,父親過世后,將土地全部遺給其長兄阿莫瑞,由于蒙德福特家族早期在英國亦擁有土地,阿莫瑞遂建議西蒙前往英國謁見 亨利三世,重新取回土地。西蒙到英國后,頗受亨利三世賞識,不但獲得土地,更受封為 蘭開斯特公爵以及國王扈從大臣。其后,由于西蒙相貌英俊,獲得國王妹妹埃莉諾傾心,委身下嫁,令其成為國王姻親,并得以參與國政,軍事才能亦得以顯露。
成就
與國王交從過密后,西蒙認識到國王資質(zhì)平庸,遂聯(lián)合十五男爵組成貴族議會,要求國王出讓權力。 亨利三世起初允諾,但聚集大軍后立即反悔,雙方軍隊1264年于蘇塞克斯展開惡戰(zhàn),盡管三名主教前往調(diào)停,和約未果,西蒙大破國王軍隊,俘獲愛德華王子,國王軍隊全部潰散,成為著名會戰(zhàn)。
尾聲
其后,西蒙領導貴族議會掌握國家大權,以貴族、主教和城市代表組成國會,負責國家日常管理,自己則擔任三人委員會主席。數(shù)月后,由于權力紛爭,委員會分裂,另一方出走聯(lián)合愛德華王子發(fā)動復位戰(zhàn)爭,于1264年擊潰西蒙議會軍主力,西蒙本人陣亡,其尸體被毀,頭顱則傳視各地,以為犯上篡權者之誡。
相關事件
1254年, 亨利三世與教皇 英諾森四世達成一項協(xié)議,教皇允諾將 西西里王位授予亨利三世的次子埃德蒙,同時,亨利三世則需向教皇提供西西里戰(zhàn)爭的軍費。當時,埃德蒙只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而 西西里,則在德國皇帝的控制之下, 亨利三世必須通過戰(zhàn)爭,才能得到西西里王位。于是, 亨利三世一再向貴族們征收軍費,但是,貴族們則認為, 西西里距離英國太過遙遠,發(fā)動戰(zhàn)爭太過冒險,但是,亨利固執(zhí)己見,他不顧英國農(nóng)業(yè)連續(xù)三年遭災,仍強行攤派,要求貴族們繳納他們?nèi)种坏氖杖耄鳛檐娰M。 亨利三世的無理要求,最終激起了貴族們的武力反抗。
1258年四月,以蒙德福特為首的男爵們,全副武裝去見國王,要求實行廣泛的改革。要說起來,這蒙德福特還是 亨利三世的妹夫,因和亨利三世的矛盾,從而成為反對派的領袖。武裝貴族們要求, 亨利三世放棄征稅要求,進行政治改革,以更好地遵守《大憲章》的要求。
1258年六月, 亨利三世被迫在牛津召開了被稱為“狂暴議會”的會議,會議上,貴族們迫使亨利三世接受了《牛津條例》!杜=驐l例》更進一步地限制王權,條約規(guī)定,議會定期召開,每年三次;未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得任意沒收土地及分配土地,國王亦不得擅自決定對外戰(zhàn)爭。
會議后, 亨利三世被迫遣散了他的外國顧問,而不得不接受英國的議會,從此,“議會”這個詞,就廣泛出現(xiàn)在英國的社會生活中。但是, 亨利三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只是勉強地遵守了三年《牛津條例》,到了1261年,亨利三世就把條例拋到腦后,他罷免了貴族們提名的最高法官,并將蒙德福特驅逐出國。
那蒙德福特也不是省油的燈。1263年,他在一些貴族的支持下,重返英國,打算和 亨利三世在戰(zhàn)場上見個高低。內(nèi)戰(zhàn)在即,法王 路易九世進行“調(diào)解”。但是,路易九世一味偏袒 亨利三世,蒙德福特宣布不接受法王的調(diào)解,內(nèi)戰(zhàn)終于爆發(fā)。
1264年五月,蒙德福特在英國南部擊敗了 亨利三世的軍隊,生擒 愛德華王子。蒙德福特遂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英國的權柄。他建立了一個九人委員會,并于1264年召開“西門會議”(西門為蒙特福特之名)。
1265年,蒙德福特召開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蒙德福特的議會,參加者除了男爵,高級教士,和每郡兩位騎士外,還增加各 自由市每市兩位市民代表。這表明,貴族與市民階層開始聯(lián)合對付國王,市民階層開始登上英國的政治舞臺。蒙德福特召開議會會議的目的,是想使他的革命取得合法的地位。
之前的議會,由國王召開,而此次議會,則意味著沒有國王,也可以召開議會,而且討論的是國家各項事務。蒙德福特議會,控制了所有國家機構和法官系統(tǒng)。換句話說,蒙德福特控制了英國的政局,時間長達一年之久。亨利三世大權旁落,成為權臣手中的傀儡。
英國各界,大都支持蒙德福特的改革。但是,蒙德福特并未借此機會廢黜亨利三世,因為 英國國王在一些人心目中還很有市場。蒙德福特縱然大權在握,也不敢輕舉妄動。
同時,在革命者陣營里,因為權力的腐蝕,也出現(xiàn)了爭權奪利的現(xiàn)象。蒙德福特政權的內(nèi)部開始出現(xiàn)分裂。蒙德福特的戰(zhàn)友吉爾伯特伯爵離他而去,轉投國王陣營,在他的幫助下, 愛德華王子趁機逃脫。
王子逃離了倫敦,很快集合起一支軍隊,和蒙德福特的軍隊開戰(zhàn)。1265年八月,兩軍對決,發(fā)生埃夫舍會戰(zhàn)。蒙德福特在戰(zhàn)斗中被殺, 王軍獲得大勝。 亨利三世在他英勇的兒子愛德華的支持下,奪回了權力。
教會人士掩埋了蒙德福特的尸體,掩埋處成為圣地。蒙德福特作為英國議會政治的重要改革人物,長期受到英國人的尊崇。
1266年, 英國王室奪回所有權力,之后,愛德華王子漸漸成為實權人物。1270年后, 亨利三世身體日漸衰落。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愛德華王子即位為英王,是為 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金雀花朝在歷經(jīng)約翰和亨利兩朝混亂之后,終于又有一位勇武的 君主登上了王位。
關于《牛津條例》,它的命運與《大憲章》不同,隨著蒙德福特戰(zhàn)死, 英國王室重掌大權,《牛津條例》被廢除了。但是,牛津改革運動并未完全失敗,國家大事應交議會討論,國王和貴族應該合作解決問題,這在英國人心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牛津改革在英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歷史評價
在他的統(tǒng)治期間,召開了一次直接選舉產(chǎn)生的議會,由于這在中世紀的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nèi)的第一次。因此,西蒙·德·蒙德福特被視為現(xiàn)代議會制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