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鈺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丁未科進士,曾任吏部稽勛司郎中,官至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
家族族史
顧鈺出身于無錫顧氏,其家族據(jù)稱為三國吳丞相顧雍之后,明初自蘇州遷至無錫膠山,明中期曾有顧可學、顧可適、顧可久兄弟進士。此后至清末家族又有多人登科。
殿試金榜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共3名
史致光-孫星衍-董教增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共45名
朱理-王觀-李如筠-秦恩復-湯藩-吳于宣-馬履泰-何道沖-康綸鈞-沈清瑞
彭希洛-唐仁埴-馬書欣-范逢恩-方建鐘-龍廷槐-謝恭銘-邱采-李傳熊-談祖綬
周維祺-吳煦-馮錫宸-任銜蕙-何泌-柳邁祖-郭均-邱先德-何道生-余芬
伍有庸-胡鈺-李承端-王祖武-陳士雅-汪彥博-陸模孫-初喬齡-吳烜-陸元鋐
雷維霈-周廷森-潘鷺-顧敏恒-江淑矩
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共89名
焦以厚-朱鈺-顧鈺-傅修孟-施履亨-潘紹經(jīng)-周鍔-高樂生-王軾-龔鶴鳴
王應奎-劉廣恕-杜南棠-包愷-薛淇-毛登瀛-吳蔭暄-陳若霖-蕭士雙-張溥
謝其情-翁樹培-錢豫章-林挺然-章守勛-張??-瑚圖禮-王國元-朱蓉-沈叔埏
徐森-陳學詩-王肇成-尹英圖-王奎甲-杜秉陽-周宗元-張京翰-劉永標-葉中鯉
朱秉鑒-任澍南-丁大猷-賈掞-馬維馭-張祥云-劉廷楠-茅豫-馬思圣-周維壇
袁春鼎-張執(zhí)琮-吳咸德-鄭文明-楊照-王世永-程義莊-瑚圖靈阿-孫范金-鄧文炳
朱承寵-楊維翮-楊彥青-楊世銳-漆鑾-趙繼昌-際良-吳五鳳-呂銘-楊綱
胡德溶-尹大璋-黃壧-楊夢符-任尚蕙-徐慰祖-閻棆閣-呂雯-李其綱-馬潛蛟
徐景芳-宋鳴琦-孫鵬儀-蔡振中-胡永煥-陳琮-由樹甲-雷應暢-劉德懋-
乾隆年間
準漢人娶蒙古婦女為妻
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初九日,經(jīng)刑部奏請,清政府準許漢人娶蒙古婦女為妻。乾隆帝在對軍機大臣的諭示中說:國家休養(yǎng)生息,中外一家,本無畛域之分。從前定例內地民人不準婚娶蒙古婦女,或因民人等暫時出口謀生,在彼婚娶,易滋事端,是以設有明禁。近來生齒日繁,內地民人孑身出口貿(mào)易種地的不可勝計,伊等相處日久,往來婚娶,勢難禁止。于是,“民人不得婚娶蒙古婦女”一條,遂在有關法律中刪去。
總兵柴大紀抵御進攻府城之起義軍,進陷諸羅。清廷派總督常青為將軍督師,調李侍堯為閩浙總督。常表不敢戰(zhàn)。起義軍更盛。莊大田攻府城,林爽文攻諸羅。清廷解常青任,命?蛋猜屎Lm察赴臺。福康安解嘉義(諸羅改名)圍。林爽文敗入深山,被俘。次年,在北京遇害。莊大田亦于次年初敗死。鄉(xiāng)、會試原例分經(jīng)中式,自戊申(1788年)科起,改為五經(jīng)。是年,河愉睢州境,從渦、淝諸水入淮。
顧姓起源
顧姓是源于夏代顧國的姓。顧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末商初,出自顧(今河南范縣);還有一支形成于西漢初期,出自會稽(今江蘇蘇州)。
據(jù)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所云:“顧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諸侯,今濮州范縣東南二十八里有故顧城,是其地也,子孫以國為氏。又,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搖別封其子為顧余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