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在省以上刊物中發(fā)表論文20多篇,參加省教研室組織編寫并出版的教材、教參、辭書和譯作30多本。先后輔導教師在全國英語優(yōu)質課競賽中獲三等獎一名,省優(yōu)課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培養(yǎng)市級骨干教師數(shù)十名。
個人簡介
曹榮蘇,1954年出生于江蘇大豐縣,1980年畢業(yè)于蘇州大學英語系,2000年結業(yè)于蘇州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學論碩士
1、命題的特點。
2、閱卷的特色。
二、策略二:分析2011年高三英語學情和考情。
1、教與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2、沉著應對英語高考的變數(shù)。
三、策略三:研究2011年“五嚴”背景下高三英語復習有效性的方略。
1、南京市高三英語常見的三種備考復習方法。
2、提高英語復習效率的理論依據(jù)。
3、新學年高三英語教學計劃的思考。
4、突出重點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
5、考前50天的工作策略。
6、高三復習中要處理好五大關系。
具體說明 一、策略一:反思2010年英語高考有關工作。
具體說明
1、命題的特點。
1)十分重視江蘇新增詞匯的考查。
新增單詞164個中,在短文和題干中出現(xiàn)的單詞共7個,作為答案的有3個,涉及三種題型。
2)單選題中再次出現(xiàn)諺語的考查。
31.—I have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but in va in.
—why not consult with Frank?You see,_________.(諺語)
A.great minds think alike
B.two heads are bettert han one
C.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D.itu2019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
選B.B表示三個臭皮匠湊成諸葛亮./A英雄所見略同./C一鳥在手勝于二鳥在林./D.三思而后行.
3)閱讀理解短文總詞量略有減少,但短文主體部分的詞量增加了。
4篇閱讀理解的總詞數(shù)為2176個詞(含題干),其中A篇為527詞,B篇675詞,C篇380詞,D篇594詞。
閱讀理解題材料真實、內容新穎、語言地道,有較強的時代氣息。選材的內容除C篇外均為考生所熟悉的生活話題。
2、高考閱卷的特色。
1)閱卷軟件越來越科學,監(jiān)督教師閱卷質量的功能更加齊全。
吻合指數(shù)、自查指數(shù)、配平指數(shù)、綜合指數(shù)
2)閱卷管理更加嚴密評分標準更為詳細。
3)2010年高考,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審題不清。
語法基礎不扎實。
胡亂引用試卷內容。
高考作文題目
1998年:參觀農場的日記
1999年:介紹學校場景變化的私人信函
2000年:交通事故報告
2001年:有關減負的私人信函
2002年:有關公園門票的正式信函
2003年:有關介紹住房情況的信函
2004年:有關介紹家鄉(xiāng)江城情況的信函
2005倡議書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
2006討論討論志愿者2008年奧運會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2007發(fā)言稿陽光體育活動
2008演講稿如何傾聽
2009描述及觀點鼠標的利弊
2010發(fā)言稿介紹自己英語學習的情況,并對學校今后的英語教學提出建議。
二、策略二:分析2011年高三英語學情和考情。
1、高三英語復習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1)高三英語教學模式定位欠準確。
(新授教學擺脫不了高一高二課堂教學的模式。還是講的多,練得少;說的多,寫得少。)
2)提供給學生訓練的文章,難度定位不準。
3)在復習課、試卷講評課或練習課中,對課文外篇章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做過的文章,教師的分析方法有問題。)
4)在課堂訓練過程中,教師的檢查督促功能相對比較薄弱。
5)高中教材課標詞匯分布情況分析:課標詞共3017個;非課標詞489個。八模塊教材結束后還有920個課標詞匯沒有學過。
2、沉著應對英語高考的變數(shù)。
1、2011年英語高考充滿了變數(shù)。
1)“聽說考試”可能要和“書面考試”分離,如分離了,“聽說考試”的成績是以等級制還是百分制計入學生總分。
2)“聽說考試”將采取人機對話的形式進行,學生是否能適應。
3)“聽說考試”的題型還沒有確定。如何應對?
4)“聽說考試”分離了,書面試卷的分值會不會變,如變了,變了什么,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三、策略三:研究2011年“五嚴”背景下高三英語復習有效性的方略。
1、當前我市高三備考復習的幾種方法
1)新授和復習教學同時進行。
2)新授課完全結束后進入全面復習。
3)系統(tǒng)復習為主,選擇新授為輔
2、提高英語復習效率的理論依據(jù)。
1)多元的教學目標觀。
2)語言的輸入和輸出觀。
3)新理念下的教材使用觀。
4、教學內容的難易觀。
可理解性輸入理論
Stephen Krashen(1981,1982)提出了“Comprehensible input(i+1)理論。Definition: Comprehensible input is any message you can understand.”。
3、新學年高三英語教學計劃的思考。
進度要求
第一階段教學(第一階段教學(2010年9月1日到2011年2月14日前為新授和基礎知識復習階段)
(1)建議完成高三《九到十一模塊》的新授教學任務;
(2)完成《2011年高三第一輪英語復習資料》內容;
(3)完成重點語法復習的內容;
(4)指導學生完成《高考英語詞匯背誦手冊》第一遍的記憶工作。
如果今年時間不夠,可以將新授和復習的時間推遲到三月中旬。
第二階段教學(2011年2月15到2011年4月中旬為專題訓練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針對高考題型進行專題訓練。建議各校參照《2011年考綱》中所提供的解題時間分配要求,進行限時訓練,尤其要突出閱讀和寫作的限時訓練。另外要指導學生完成《2011年南京市高三第二輪英語復習資料》和《高考英語詞匯背誦手冊》第二遍的記憶工作。
第三階段教學(2011年4月中旬到2011年5月20日前為綜合訓練階段)
綜合模擬訓練應貫穿于高三英語教學的始終。該階段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以及應試能力,幫助學生積累考試的經(jīng)驗。要重視考后的反饋和反思工作。
教法上要幫助學生克服在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積累解題經(jīng)驗,確保該得到的分不丟失。指導學生完成《高考英語詞匯背誦手冊》第三遍的記憶工作
考前50天教學要求
建議各校從4月15日起,通過集體討論,細化復習迎考安排計劃,精選精講試題,指導學生復習迎考的方法,調整學生的心態(tài)和生物鐘,確保他們以最佳狀態(tài)參加高考。
4、突出重點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
1)教材9到11模塊要不要教,怎么教。
2)高三英語閱讀課
建議:高三英語閱讀課應區(qū)別于高一高二英語閱讀課,重點突出學生“讀寫理解能力”的訓練,找準學生的起點,多練少講、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詞匯教學要從機械性訓練過渡到意義性訓練,最后上升到綜合運用能力訓練。
3)試卷或練習講評課
(1)評前查。(2)評中爭。(3)評中練。(4)評中學。(5)評后思。
4)高考題型專項訓練課
反饋課外訓練結果---課內限時訓練----當場反饋訓練結果
建議:
1)根據(jù)高考的要求,進行限時訓練。
單選題(8分鐘)、完形題(15分鐘)閱讀題(25分鐘)
任務型閱讀題(10分鐘)寫作訓練課(15-20分鐘)
2)課外限時和課內限時訓練相結合。
3)知識題和能力題的訓練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