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歷
戴安·瑞芙出生于1956年,高中時在學校的爵士樂團擔綱演唱;并在知名小喇叭手Clark Terry的鼓勵之下,開始接觸爵士樂,1981年加入巴西樂手Sergio Mendes的巡迴樂團。不過80年代爵士樂的市場冷清,所以剛出道的戴安·瑞芙并不只演唱演唱爵士,還包括R&B、福音、靈魂樂、拉丁等。
演藝經歷
在其演藝生涯的早期,戴安·瑞芙始終被視為一個跨界歌手,1994年她重回藍調之音(Blue Note)唱片公司后就有了轉變,戴安·瑞芙開始積極投入爵士樂。1994年的【Quiet After the Storm】﹙暴風雨后的寧靜﹚專輯中的多首名曲及翻唱獲得注意,一曲「Both Sides Now」絲毫不輸原作者Joni Mitchell的版本,也獲得了首次格萊美獎的提名。1996的【The Grand Encounter】﹙邂逅﹚也有不錯反響。 1997年的【That Day】﹙那一天﹚唱了多首流行歌曲的爵士版,例如「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The Twelfth of Never」等,1999年的【Brides】﹙橋﹚,戴安·瑞芙嘗試融入世界音樂與草根藍調的風格,專輯中她翻唱最愛的「River」,這也是她再次演唱Joni Mitchell的作品。
2000年她把兩場于洛杉磯舉行的演唱會實況,收錄在【In The Moment】﹙現(xiàn)場時刻﹚專輯,聲望隨即飆升。專輯中演唱了她過去多張唱片中的成名曲,但都加以改編,像加入非洲音樂等,「Testify」則是專輯中難得的抒情曲。戴安·瑞芙也以此張專輯拿下首座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獎。
戴安·瑞芙的啟蒙老師是Sarah Vaughan,所以她接下來就出了向莎拉馮恩(Sarah Vaughan)致敬的專輯【The Calling】﹙輕聲呼喚﹚。她在專輯中展現(xiàn)莎拉馮恩的換氣轉音的技巧,戴安·瑞芙因此張專輯獲得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獎。
Arif Mardin替戴安·瑞芙打造了當代爵士樂風味的專輯【A Little Moonlight】﹙月迷濛﹚,整張專輯呈現(xiàn)一種華麗潤澤的金亮質感,無論是「Lullaby of Broadway」、「Skylark」的中板柔情,還是其他快板的搖擺風格,戴安·瑞芙展示多層次的變化,聲音表現(xiàn)無懈可擊,因此連續(xù)第三次拿下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獎。
2015年2月,戴安·瑞芙的音樂專輯《Beautiful Life》獲得第57屆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專輯獎。
音樂專輯
專輯名稱 | 發(fā)行時間 | 語言 | 唱片公司 |
---|---|---|---|
Beautiful Life | 2013-09-17 | 英語 | Concord Music Group |
Never Too Far | 2009-11-23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Just My Imagination (Radio Edit) | 2008-04-01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When You Know | 2008-03-31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Music For Lovers | 2007-01-15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 2005-09-27 | 英語 | 環(huán)球唱片 |
Christmas Time Is Here | 2004-09-28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A Little Moonlight | 2003-08-19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The Best Of Dianne Reeves | 2002-01-17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The Calling | 2001-02-13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In The Moment - Live In Concert | 2000-07-06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Bridges | 1999-04-22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That Day... | 1997-11-04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Live at the New Morning | 1997-05-14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The Palo Alto Sessions 1981-1985 | 1996-03-21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Quiet After The Storm | 1994-02-14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I Remember | 1988-04-27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
Dianne Reeves | 1987-08-12 | 英語 | EMI百代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