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9年至1964年,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
1964年至1978年,任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工程師。
1978年至1985年,在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攻讀研究生,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
1985年,歷任中國汽車工業(yè)總公司重慶汽車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社會兼職
1.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學會副理事長。
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學會副理事長。
3.中國復合材料理學會理事。
4.重慶材料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5.重慶市政府科技顧問團成員。
6.中國汽車工業(yè)科技進步獎評委。
7.重慶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
8.重慶市政府參事室參事以及多種科技期刊編委和國際會議組委會及顧問委員會成員。
9.同時任多個學校的兼職教授。
10.九三學社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11.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2.第一屆重慶市委員會常委。
13.第一屆重慶市人大常委。
14.第十二屆(原)重慶市人大常委。
人物成就
在重型汽車用鋼的研究中,所開發(fā)的重型汽車用鋼、合金元素簡單,滿足了重型軍用車生產和國防建設的急需,該項目獲得國家發(fā)明三等獎。
在汽車輕量化材料雙相鋼的研究中,發(fā)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論文,并出版了我國首部學術專著,為我國汽車雙相鋼的發(fā)展和應用,解決汽車輕量化和碰撞用高強度、高成形鋼板奠定了基礎;至今該書和微合金鋼物理和力學冶金一書仍被譽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在先后承擔的多項七五、八五、九五期間的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以及日本茨城大學的合作項目,都正式鑒定完成,所取得的成果和進展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好評。和大連理工大學合作承擔國家863 “鎂合金焊接”課題,和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共同承擔國家863項目“耐火防震鋼的研究與開發(fā)”,和有關企業(yè)單位共同承擔國家科技部攻關項目“鎂合金方向盤的研究與應用”、“鋼內襯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氣瓶的開發(fā)”,以及重慶市科委的攻關課題等項目。
多次獲得省、市及國家的表彰獎勵。1986年,被國家人事部、科技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獲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1996年獲得“中國汽車工業(yè)優(yōu)秀科技人才獎”,2004年評為“重慶國有企業(yè)十佳科技工作者”、2005年獲“西部大開發(fā)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