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字紹先,南郡枝江人,三國時蜀國霍峻之子。
昭烈帝章武二年(222年)為太子舍人(陪劉禪讀書玩耍的親隨)。
后主建興元年(223年)為謁者。諸葛亮時代遷為記室,諸葛亮死后為黃門侍郎(替皇帝頒布詔令的官員)。
劉禪立劉璿為太子,以霍弋為中庶子(勸戒太子權(quán)利的隨從官員)。太子璿喜歡騎射,出入無度而不顧一切;暨霉帕x,好言相勸,非常得體,使太子璿改正了不良的惡習。
當時,永昌郡有寇賊,依仗地勢險惡作亂,沒有人敢前去。后主乃以霍弋領(lǐng)永昌太守,率偏軍討之。經(jīng)過霍弋治理,很快平息了寇賊的騷擾,永昌郡境內(nèi)方得安寧。之后,霍弋遷監(jiān)軍詡軍將軍,領(lǐng)建寧太守,還統(tǒng)南郡事。
景耀六年進號安南將軍,直到蜀漢滅亡。
霍弋是陪劉禪一起成長的親信,可說是親眼目睹了這位扶不起的阿斗從即位到成為亡國之君的整個過程。
史料記載
子弋,字紹先,先主末年為太子舍人。后主踐阼,除謁者。丞相諸葛亮北駐漢中,請為記室,使與子喬共周旋游處。亮卒,為黃門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為中庶子,璿好騎射,出入無度,弋援引古義,盡言規(guī)諫,甚得切磋之體。后為參軍庲降屯副貳都督,又轉(zhuǎn)護軍,統(tǒng)事如前。時永昌郡夷獠恃險不賓,數(shù)為寇害,乃以弋領(lǐng)永昌太守,率偏軍討之,遂斬其豪帥,破壞邑落,郡界寧靜。遷監(jiān)軍翊軍將軍,領(lǐng)建寧太守,還統(tǒng)南郡事。景耀六年,進號安南將軍。是歲,蜀并于魏。弋與巴東領(lǐng)軍襄陽羅憲各保全一方,舉以內(nèi)附,咸因仍前任,寵待有加。
漢晉春秋曰:霍弋聞魏軍來,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備敵既定,不聽。及成都不守,弋素服號哭,大臨三日。諸將咸勸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茍也。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得后主東遷之問,始率六郡將守上表曰:“臣聞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難所在,則致其命。今臣國敗主附,守死無所,是以委質(zhì),不敢有貳!睍x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后遣將兵救援呂興,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進號崇賞焉。弋孫彪,晉越巂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