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況
杜宣,著名劇作家、散文家、詩人、國際文學活動家、《文學報》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先后在上海、桂林、昆明、重慶、香港等地從事革命文化活動,建國后,曾任國際政治經(jīng)濟所所長、亞非作家會議常設局常駐代表、上海市文化局顧問、上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上海市作協(xié)副主席、上海市劇協(xié)主席、中國劇協(xié)顧問、上海市對外友協(xié)副會長、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他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劇本、散文、詩歌,在中外文學界、戲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人物歷史
杜宣同志病重期間,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曾多次到醫(yī)院探望。杜宣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仲偉,副市長楊曉渡等分別到醫(yī)院或致電對杜宣同志逝世表示哀
杜宣
悼,并向家屬表示慰問。
杜宣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定于8月29日上午9時,在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 上海泰安路,杜宣生前的寓所,靈堂設在書房里,里面擺滿各方送來的花籃。百合、紅掌、白玫瑰的圍繞中,安放著杜宣的遺像,照片里的他笑得十分開懷。女兒桂未明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是2002年5月杜宣和家人一起去寧波游玩時拍的。 兩年前,杜宣因不完全腸梗阻入院手術,之后便一直住在華東醫(yī)院,此次因為肺部感染引起并發(fā)癥,“他走得十分突然。”桂未明瞬間紅了眼眶,8月21日,醫(yī)生告訴家人,老人的病情突然惡化,兩天后,他便永遠離開了我們。 桂未明說,杜宣生前清醒時已將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他要求喪事從簡,但要辦得“體面”,這符合他一貫堅持的對自己的尊重。記者得知,即使在醫(yī)院里,老人也堅持每天洗澡、換衣服、刮胡子,整潔清爽地面對來人;他在醫(yī)院里一直堅持練習書法,常常有護工、清潔工向他求字,他來者不拒,但一些想用錢買字的人卻多被他拒絕。
85歲之后,他還堅持創(chuàng)作,話劇《弘一法師》和《田漢傳》各寫了一幕,結(jié)果因為生病耽擱下來,他還寫過一個無場次小話劇,講述兩個年輕時的朋友在年老時開始一段“黃昏戀”的故事,家人說這個故事寫得十分恬淡溫馨,反映了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愛情觀。 杜宣是個重感情的人,對于自己的師長和朋友,他始終懷著深切的思念。以田漢為主角的話劇《狂飆》上演后,他一直想去觀看,卻因為生病錯過了演出,最后他在病房里看了該劇的錄像,并給予了中肯的評價;巴金先生百歲生日,他親自參加慶;顒,并當場寫了幾首詩;去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復排《難忘的歲月》,他來到青年編導和演員中間,與他們交流創(chuàng)作心得,他說:“我寫作的才華有限,但我寫作時懷著深情! 人們也用同樣的深情回報著這位可敬的老人,在他手術前,市委副書記殷一璀多次前去看望。在他進手術室前后,市委宣傳部長王仲偉打了多個電話詢問情況。在他住院期間,包括本報的領導在內(nèi)的許多人都曾經(jīng)去看望他,巴金的女兒李小林常常走進他的病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個星期,李小林對他說:“我愛你,爸爸。”在他住院的兩年多時間里,家人一直輪流24小時陪在他身邊,“親情延續(xù)了他的生命”,桂未明說。 杜宣生前對自己參與創(chuàng)辦的文學報十分關心,今年年初,他還對本報前去采訪他的記者說,我們個人都受著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的限制,但《文學報》,今天已成為我國文學事業(yè)的一個組成部分。辦一張報,要把它當事業(yè)來做,而不僅僅是工作。 2004年,杜宣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在滬逝世,享年91歲。 斯人駕鶴西去,此地維余思念。
人物生活態(tài)度
杜宣非常熱愛生活,樂于接受一切美好事物。家人說,他喜歡穿新衣服,80多歲時還自己去購買衣料定做西裝;身體健康時,他每天下午出門散步,去喝一杯咖啡,甚至在住院期間,他還保留著這個“喝下午茶”的習慣;他戒煙20多年,常?堪淹鏌煻穪怼斑^癮”;他的病房里放著一瓶紅酒,想喝的時候便給自己斟上一小杯;住院前一個月,他還和家人去了海拔2200多米的云南麗江,在那里,他帶著氧氣袋在古城里走了一圈,桂未明說,在云南時人們不肯收他的門票,他們說“因為他是從外地來的最年長的游客”…… 一生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杜宣始終關心著文化事業(yè),住院期間,他堅持每天看書、讀報,無法閱讀的時候,便讓女兒把新聞講給他聽;去年影片《鄧小平》上映時,他特地向醫(yī)院請了假,前去觀看;“西班牙電影展”上,他也許是最年長的觀眾,一部《對她說》令他感動落淚;1999年,85歲的他堅持看完了連演三天的全本《牡丹亭》。他常常與家人探討文學和藝術,思維之敏銳開放,令人驚嘆。
人物生平
1938年參加新四軍,歷任戰(zhàn)地服務團秘書,《戲劇春秋》雜志編委,新中國劇社社長,《群報》總編輯,香港大千出版社社長,國際政治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xié)會派駐亞非作家會議常設局常駐代表、書記處書記,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編劇,《文學報》總編輯,上海大學教授。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主席,上海市第七、八屆人大常委及第九、十屆人民代表,上海對外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及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上海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老年書畫會會長。193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97年香港回歸,84歲高齡的杜宣心潮澎湃,1個月內(nèi)揮筆寫就四幕大戲《滄海還珠》,反映中國一個半世紀的滄桑巨變。在上海,包括張瑞芳在內(nèi)的五代演員同臺演出這部話劇,向他致敬。2004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收集杜宣生平劇作、散文、詩歌和電影劇本,出版了8卷本《杜宣文集》。2004年8月23日下午,91歲的杜宣在上海華東醫(yī)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