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韓宜可,明初大臣。 江 山陰 浙(今 紹興)人,字伯時。洪武初,薦授山陰教諭,轉楚府錄事,
擢 監(jiān)察御史。彈劾 胡惟庸等恃功怙寵,擅作威福。帝怒,下 錦衣衛(wèi)獄尋得釋。出為 陜西 按察司僉事。上疏陳二十余事,世稱敢言。后因事安置 云南,建文時起官云南參政,卒于官。
史籍記載
韓宜可,字伯時,浙江山陰人。元至正中, 行御史臺辟為掾,不就。洪武初,薦授山陰教諭,轉楚府錄事。尋擢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貴。時丞相胡惟庸、 御史大夫 陳寧、中丞涂節(jié)方有寵于帝,嘗侍坐,從容燕語。宜可直前,出懷中彈文,劾三人險惡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寵,內懷反側,擢置臺端,擅作威福,乞斬其首以謝天下。帝怒曰:“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命下錦衣衛(wèi)獄,尋釋之。
九年出為陜西按察司僉事。時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謫屯 鳳陽,至萬數。宜可疏,爭之曰:“刑以禁淫慝,一民軌,宜論其情之輕重,事之公私,罪之大小。今悉令謫屯,此小人之幸,君子殆矣。乞分別,以協(xié)眾心!钡劭芍R,入朝京師。會賜諸司沒官男女,宜可獨不受。且極論:“罪人不孥,古之制也。有事隨坐,法之濫也。況男女,人之大倫,婚姻逾時,尚傷和氣。合門連坐,豈圣朝所宜!”帝是其言。后坐事將刑,御謹身殿親鞫之,獲免。復疏,陳二十余事,皆報可。未幾,罷歸。已,復征至。命撰祀 鐘山、大江文;諭 日本、征烏蠻詔,皆稱旨,特授 山西右布政使。尋以事安置云南;莸奂次唬脵z討 陳性善薦,起云南參政,入拜左 副都御史,卒于官。是夜大星隕,櫪馬皆驚嘶,人謂:“宜可當之”云。
(《明史》列傳第二十七)
軼事典故
韓宜可,是 朱元璋的監(jiān)察御史,他的個性耿直。某次朱元璋因功論賞要獎勵他,要將一名犯罪官員的妻女賞賜給他,但他卻不領情,并說:“古代開明之世,處罰罪人,都不牽連妻兒;常言道,糟糠之妻不可棄,這些罪人妻女,我不能要……”朱元璋不勝感慨的說:“韓宜可能言君之過,已是難能可貴。而一般大臣受賞,無不欣然接受,今韓宜可不為女色賞賜所動,真是清正肱股之臣。
有一回,有人誣舉韓宜可平常雖簡樸,但在家中卻是錦衣玉食。朱元璋于是擇日微服親訪,只見其家戶破落,一家老小均穿 補丁衣服,朱元璋便笑著說:“你是不是都把錢攢起來了?"韓宜可把放錢的箱子倒空給皇上看,并說:“微臣從不攢錢,也無錢可攢!敝煸百澷p的說:“處世為官,應當抑奢侈,弘儉約,戒嗜欲;以利天為利,利民為利才是啊!”
云南先賢
《郡城寄賢祠記》有載: 王奎、韓宜可兩人來滇后,“相與講道于學廟東北隅,若將終身焉。當時云南甫定,臨始因元學重修之。兩先生雖要軍旅,實始俎豆為文學倡。若 文翁之在蜀也,若韓子之在潮也。師表于茲蓋十有六年,于是士習始變,人文始著, 臨安子弟殆無有不學焉者矣!”韓與王奎終振興臨安府文教,為鄉(xiāng)民景仰,于文廟(今 建水)建有二賢祠,遺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