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麗曲,原名陳嬋潔,筆名海茵 1981年6月——1998年4月 。祖籍在鐘靈毓秀的武宣縣東鄉(xiāng)鎮(zhèn)、巍巍群峰、青山翠綠、小河淌水清悠悠、太平天國洪秀全當年練兵賽馬的伏席嶺腳——鄧村。
人物生平
1984年3月在部隊上幼兒園,1986年從廣東湛江部隊回柳州市,在區(qū)建五公司上學前班,后在市公園路小學、市十二中、市藝術(shù)學校、柳州市高中上過學。在父母、師長、社會的哺育教導下,她立志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從她的日記里文章中顯見,她經(jīng)過刻苦磨練成為一個愛國、愛社會、愛鄉(xiāng)、愛家、愛生活、愛人民、助人為樂、勤儉節(jié)約、敢于進取、奮發(fā)向上、意志堅強、聰慧敏感、善良純真、富有愛心的優(yōu)秀少女,她的先進思想遠遠超越了她的年齡。
成就及榮譽
1996年5月她患上了絕癥,在患病期間與病魔作斗爭的精神,感人心肺,令人鼓舞,病中一年多仍堅持寫了10萬字的日記,寫文章在報刊發(fā)表,不到萬不得已,她不停筆,她離逝去前的1個多月,最后寫了一篇散文《情人節(jié)的玫瑰》,刊在《柳州晚報》1998年2月14日第三版。在治病期間,打針、服藥、放療、化療,皮膚燒焦,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最后三、四個月,身體很虛弱了,不能平躺,無法睡覺,下身浮腫,她只能坐在輪椅上,趴著辦公桌休息,經(jīng)受多么痛苦啊!親友、同學、師長、報社編輯、電視臺記者、電臺主持人,相識的、不相識的都為麗曲的精神所感動所吸引,經(jīng)常去看望她,給她鼓勵,以表達對她的堅毅、愛心及對她特殊生命內(nèi)涵的敬意。對去看望她的人,她的臉總保持微笑,痛苦自己,快樂別人。她母親問她,總是說沒有什么,胸痛很厲害時,她在夜深人靜時,躺在媽媽懷里說一句,我好累,她只是在臨走前的一個月,她很難過的對媽媽說:“媽媽,其實一個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等死!” 在中學時代她著有10萬字的《心語——陳麗曲日記》一書,這書在她逝去后的1998年11月,廣西接力出版社出版,立即在柳州市青少年中引起震動,千千萬萬青少年在含淚傳閱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此書已印刷4次,發(fā)行4萬冊。麗曲被譽為當時柳州最年輕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