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阿爾花拉子模(AlKhowarizmi,約780~850),出生于波斯(今伊朗)北部城市花拉子模,據(jù)說他曾到過阿富汗、印度,后長期定居巴格達,在阿拔斯王朝哈里發(fā)馬蒙的朝廷中任職,主持卡巴格達“智慧宮”的工作,負責收集、整理、翻譯大量散失的古希臘和東方的科學技術及數(shù)學著作。他對天文歷法、地理地圖等方面均有所貢獻。其著作通過后來的拉丁文譯本,對歐洲近代科學的誕生產(chǎn)生過積極影響。著作原稿現(xiàn)存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直至1857年還刊行過。
數(shù)學著作
阿爾花拉子模有兩部數(shù)學著作傳世:
一部只有拉丁文譯本,書名為《花拉子模算術》。書中介紹印度的十進位值制記數(shù)法和以此為基礎的算術知識,F(xiàn)代數(shù)學中“算法”(algorithm)一詞即來源于這部著作,也就是花拉子模的人名。
另一部著作名為《們爾熱巴拉和阿爾穆卡巴拉》意為還原與對消,暗示方程的兩端的移項和合并同類項。此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其中首次給出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并給出相應的幾何證明,以保證解法的正確性。這一部分在12世紀被單獨譯成拉丁文,且有兩個不同的譯本,在歐洲一直流行到16世紀。此書的書名后來也衍變成algebra,譯成中文為“代數(shù)”。書的另外兩部分分別為實用測量術和遺產(chǎn)計算問題。有人因為此書第一部分的重要性,加把阿爾花拉子模譽為代數(shù)學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