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永遠年輕的德龍" 阿蘭·德龍 Alai
阿蘭·德龍
n Delon 1935年11月8日生于法國的
Sceaux 市,他的父親是一名電影工作者,母親在一家藥店工作。在德龍4歲時,父母離異了。家庭的破裂給德龍的童年籠罩了一層陰影,因而他經(jīng)常被學(xué)校開除,先后走馬燈似地換了17所學(xué)校。15歲時,德龍和他的朋友曾經(jīng)企圖從學(xué)校逃跑到芝加哥,但最終被追回。他的母親隨后再婚。德龍曾經(jīng)熱衷于自行車運動,經(jīng)常踢足球,也喜歡看電影,但他從未想過當(dāng)一名演員。
事業(yè)發(fā)展
德龍參加海軍后,設(shè)法把自己調(diào)入陸上部隊并去了印度支那。1956年他
阿蘭·德龍
回到巴黎,寄宿在一位朋友家里,靠做一些臨時性工作糊口。德龍憑借自己英俊的面孔結(jié)識了一些著名電影明星,象讓·克羅德·布雷力(Jean Claude Brialy)和碧姬·歐柏(Brigitte Auber)都是他的最早的演藝界的朋友。好萊塢曾經(jīng)提供給德龍一個拍電影的機會,但他更喜歡法國電影里的角色。于是,在1957年,他參加伊夫·阿勒格萊特(Yves Allegret)的電影《當(dāng)女人卷入其中》的拍攝,并與Selznick工作室簽約,以此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1960年,阿蘭·德龍主演維斯康提執(zhí)導(dǎo)的《洛克和他的兄弟》(Rocco ei suoi fratelli)一片,并因此贏得了國際電影界的承認。1961年,他又獲得維斯康提在巴黎所拍的《她是個妓女》(Tis Pity She’s a Whore)一片的舞臺角色;1964年,阿蘭·德龍成立德爾博(Delbeau)制片公司,出品由蓋伊·吉爾(Guy Gilles)導(dǎo)演的電影短片。1968年,阿蘭·德龍卷入一起謀殺、毒品和性丑聞,但最終被洗清罪名,被證明是清白的;60年代末,創(chuàng)建阿德爾(Adel)電影公司,1970年開始拍攝電影故事片,1981年執(zhí)導(dǎo)了影片《為了警察那張皮》(Pour la peau d’un flic)。阿蘭·德龍從來沒有接受過電影表演方面的專業(yè)訓(xùn)練,一開始飾演的幾乎全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形象,而且往往是道德上有些墮落的年輕人形象。因為長相俊美,后來又得到過不少溫柔情人和風(fēng)流英雄的角色。阿蘭·德隆作為演員獲得的第一次突出成就,是在雷內(nèi)·克萊芒(Rene Clement)執(zhí)導(dǎo)的《怒海沉尸》(Plein soleil)中取得的。他在影片中扮演一名憤世嫉俗、充滿殺氣的社會寄生蟲,企圖利用他的被害人的身份生存下去。后來,他又得到維斯康提的賞識,在《洛克和他的兄弟》中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甘愿為兄弟做出最大的犧牲。在意大利又演了幾部電影后,阿蘭·德龍回到了犯罪題材的表演道路上來。1963年,他和另一位著名演員瓊·卡米特主演了《大小通吃》(Mélodie en sous-sol)。這部影片不僅劇本寫的好,制作也非常精細,再加上阿蘭·德龍和卡米特的精湛演技,使它成為全球犯罪片領(lǐng)域里一部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之作。
阿蘭·德龍堅韌、冷酷的一面,第一次真正被用于銀幕表演,是他在主演讓·皮埃爾執(zhí)導(dǎo)的《武士》(Samourai,Le)時。1969年,他憑著自己擔(dān)任出品人的《博薩利諾》(Borsalino)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在影片中扮演一名地位下賤的黑社會人物。1976年,他在約瑟夫·洛西的《克萊恩先生》(Monsieur Klein)中扮演陰險、冷酷的男主角;1984年,出演藝術(shù)影片《往事追憶錄》(Un amour de Swann)。這些影片使得獲得了影評界的喝彩。
作為一個從未接受過科班訓(xùn)練的新手,德龍一開始幾乎飾演的全是年輕、強壯、甚至道德上有些墮落的年輕人。后來,因為他那令人屏息的英俊相貌,他也得到了一些溫柔情人或風(fēng)流英雄的角色,如為中國觀眾所喜愛的《佐羅》等。他的第一個突出的演藝成就是在出演驚險電影《陽光明媚》時取得的。
德龍扮演的人物Tom Ripley是一個憤世嫉俗、充滿殺氣的社會寄生蟲,企圖利用他的被害人的身份冒名生存下去。后來,德龍在幾部意大利的電影中扮演了同以往性格差異很大的角色之后,又回到了犯罪的題材上來。其中,他與讓·加賓(Jean Gabin)合作的《地下室的旋律》堪稱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這部影片不僅僅以精美的畫面和音樂取勝,其嚴謹?shù)闹谱骱推袃扇顺錾难菁级剂钊朔Q道。
直到六十年代后期,德龍才開始轉(zhuǎn)向扮演外表冷靜、重在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角色。他那堅韌、冷酷無情的一面最初被應(yīng)用在電影《武士》(Le Samoura)(1967年)的表演中。1969年,德龍在由自己擔(dān)任出品人的血腥影片《Borsalino》中取得了非凡成就。他在片中扮演一個起先無足輕重、后來崛起為三十年代馬賽黑道首領(lǐng)的一個野心家。而他真正取得評論界的喝彩,是因為在1976年的《克蘭先生》(Mr Klein)中出色地扮演了那個冰冷、陰險的主角,以及1984年出演藝術(shù)劇《斯萬的愛情》(Un Amour de Swann)。
阿蘭·德龍結(jié)過2次婚,第一任妻子是娜塔莉·德龍,兩人的兒子安東尼·F德龍也踏足電影圈,出演了幾部影片,F(xiàn)任妻子是羅莎莉,給他生育有一子一女。阿蘭在1958年與德國演員羅密·施耐德(《茜茜公主》主演)墮入愛河,1959年訂婚,轟動全球,隨后羅密跟隨阿蘭移居法國巴黎,并且在那度過了5年的美好時光。但最后以分手告終,阿蘭給了羅密一封長達15頁的信,但是至今外界也不知道信的內(nèi)容。
現(xiàn)在,阿蘭·德龍與前妻娜塔莉所生的兒子安托尼·德龍(Anthony)也步入了演藝圈,其風(fēng)采自然與當(dāng)年迷倒了一代人的"佐羅"有相似之處,但他是否能夠取得其父那樣具有傳奇色彩的成就,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阿蘭·德龍后來與現(xiàn)在的妻子羅薩麗結(jié)合,有了兒子阿蘭-法比安(Alain-Fabien)和女兒阿努什卡(Anouchka)。
成長經(jīng)歷
電影演員。17歲當(dāng)兵,隨海軍陸戰(zhàn)隊赴越南作戰(zhàn),4年后回巴黎,當(dāng)酒店
阿蘭·德龍
招待、市場搬運工。1957年被法國電影導(dǎo)演伊夫-阿萊格里看中,在《當(dāng)女人卷入時》中演一個小角色。后在兩部喜劇片《住嘴,美人兒》、《女人是弱者》中塑造銀幕“小生”形象。在《陽光普照》、《洛可及其兄弟》、《生活多美好》等影片中開始顯示其藝術(shù)表演才華;尤其在《黑郁金香》、《佐羅》中更是充分施展其精湛的技藝。參與主演的《西西里家族》、《博薩林諾》、《血環(huán)》3部警匪片在法國大獲成功,使他名噪一時。德龍迄今已拍攝近60部影片。那除暴安良、仗義形俠的佐羅形象得到中國觀眾普遍的喜愛。
演藝經(jīng)歷
1957年,阿蘭·德龍和碧姬·歐柏參加戛納電影節(jié),被好萊塢制片人大衛(wèi)·o·塞爾茲尼克看中,提出七年的合約,要求他學(xué)好英語。阿蘭回到巴黎學(xué)習(xí)英語,在法國電影導(dǎo)演伊夫·阿勒格萊特說服下,和好萊塢解約,留在法國發(fā)展,拍攝電影《當(dāng)女人卷入時》。
1960年,阿蘭·德龍主演盧奇諾.維斯康提執(zhí)導(dǎo)的劇情片《洛可兄弟》,在片中飾演了一個叫洛可的純潔理想主義者,并因該片贏得了國際電影界的承認 。同年,德龍還出演了驚悚片《怒海沉尸》,在該片中扮演了冒版富家子菲利浦。
1963年,阿蘭·德龍和讓·迦本主演了犯罪片《地下室的旋律》,在片中出演迦本的徒弟Francis Verlot,該片制作精細,他和迦本的演技也被影評人肯定 。
1964年,阿蘭·德龍成立德爾博(Delbeau)制片公司,出品由蓋伊·吉爾(Guy Gilles)導(dǎo)演的電影短片。同年,阿蘭·德龍出演了改編自法國大作家大仲馬同名小說的電影《黑郁金香》,在片中一人飾兩角,分飾傳奇英雄“黑郁金香”紀堯姆伯爵和他的孿生兄弟居里安,該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譯制并放映 。
1967年,主演由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執(zhí)導(dǎo)的驚悚片《獨行殺手》,其在片中飾演英俊冷酷的殺手杰夫 。
1970年,阿蘭·德龍制作并主演了黑幫電影《江湖龍虎斗》,在片中他搭檔讓-保羅·貝爾蒙多,出演了一名黑幫成員。
1975年,阿蘭·德龍與奧塔維亞·皮科洛共同主演動作片《佐羅》,他在片中飾演懲奸除惡的蒙面黑俠佐羅 。
1978年,阿蘭·德龍主演了犯罪片《貪官之死》,飾演一名獨自與惡勢力對抗的英雄,該片讓德龍獲得第三屆法國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 。
1981年,阿蘭·德龍自導(dǎo)自演了警匪片《孤單神探》,該片改編自法國作家讓-帕特里克·曼切特的小說,片中和阿蘭·德龍合作的女演員是安娜·帕里約 。
1984年,阿蘭·德龍在電影《我們的故事》中出演一個名叫羅伯特的酒鬼,1985年法國凱撒的頒獎典禮上,德龍憑借該角色獲得凱撒獎最佳男演員獎 。
1990年,阿蘭·德龍主演了讓-呂克·戈達爾執(zhí)導(dǎo)的劇情片《新浪潮》,該片第四十三屆獲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的提名。
1998年,進步不惑之年的阿蘭·德龍和法國另一影星讓-保羅·貝爾蒙多合作,出演了動作喜劇片《二分之一的機會》。
2003年,阿蘭·德龍主演了法國電視劇《探長弗朗克·里瓦》,在劇中他扮演一個為保護女兒,和邪惡勢力斗智斗勇的探長。該劇是繼《法比奧·蒙達爾》之后,阿蘭·德龍接拍的又一部電視劇,由歐洲多家電視臺共同合作投資拍攝。
2007年,香港導(dǎo)演杜琪峰希望跟法國演員阿蘭·德龍合作電影《復(fù)仇》,雙方經(jīng)過多次洽談,最后阿蘭·德龍還是推辭了邀請。
2008年,德龍出演了奇幻片《高盧英雄大戰(zhàn)凱撒王子》,在片中飾演凱撒,該片由法國聯(lián)合西班牙、德國、意大利、比利時五國共同拍攝 。
2010年,影星阿蘭·德龍將在世博會開幕、法國館開館之際,親臨世博現(xiàn)場為法國館助陣。
2015年1月14日,經(jīng)2015年BTV春晚劇組透露,阿蘭·德龍已經(jīng)確定加盟晚會。
2017年,法國影星阿蘭·德龍在一次采訪中宣布自己告別影壇。
個人榮譽
演員
1. 《演員》2000年。2. 《Visconti Luchino》1999年,飾他本人。
阿蘭·德龍
3. 《二分之一的機會》1998年,飾于連·維涅爾。
4. 《日與夜》1997年,飾亞歷山大。
5. 《嘎納的400個榮耀》(電視)1997年,飾他本人。
6. 《一百零一夜》1995年,飾某一天中的一個角色。
7. 《玩具長毛熊》1994年,飾讓·里維埃。
8. 《一宗罪》1993年。
9. 《卡薩諾瓦的歸來》1992年,飾卡薩諾瓦
10. 《新浪潮》1990年,飾羅歇·勒諾克斯/里夏爾·勒諾克斯
11. 《跳舞機器》1990年,飾阿蘭·吳爾夫。
12. 《沉睡不醒的警察》1988年,飾歐仁·格蘭代爾。
13. 《電影》(電視系列片)1988年,飾于連·芒達。
14. 《路過》1986年,飾讓·迪雅茲。
15. 《警察的話》1985年,飾達尼埃爾·普拉特。
16. 《我們的故事》1984年,飾羅伯特·阿弗朗什。
17. 《斯萬的愛情》1984年,飾Baron de Charlus。
18. 《斗士》1983年,飾達爾內(nèi)。
19. 《沖擊》1982年,飾馬丁/克里斯汀。
20. 《為了警察那張皮》1981年,飾Choucas。
21. 《Tegeran-43》1980年,飾檢查官Foche。
22. 《勇斗三人》1980年,飾Michel Gerfaut。
制片人
1. Le Retour de Casanova《卡薩諾瓦歸來了》1992年。
2. Le Passage《路過》1986年。
3. Le Battant《斗士》1983年。
4. Le Jeune Marié《年輕的新郎》1983年。
5. Trois hommes à abattre《勇斗三人》1980年。
6. Lu2019Homme pressé《大忙人》1977年。
7. Mort du2019un pourri《一個腐化墮落者的死亡》19
參演影視劇劇照(17張)
77年。
8. Monsieur Klein《克蘭先生》1976年。
9. Flic Story《警察故事》1975年。
10. Borsalino & Co.(又名)《大街上的鮮血》1974年。
11. Le Gigan《茨岡人》1974年。
12. Deux hommes dans la ville《城里的兩個男人》1973年。
13. Borsalino《博爾薩利諾帽》1970年。
作家
1. Ne réveillez pas un flic qui dort《不要喚醒正熟睡的警察》1988年。
2. Le Battant《斗士》1983年。
3. Le Choc《沖擊》1982年。
4. Pour la peau du2019un flic《為了警察那張皮》1981年。
5. Comme un boomerang《自食其果》1976年。
導(dǎo)演-攝影
1. Le Battant《斗士》1983年。
2. Pour la peau du2019un flic《為了警察那身皮》1981年。
主要作品
制片作品
制片producer
1 "Frank Riva"(2003)..... associate producer
2 Un crime(1993)..... executive producer
3 卡薩諾瓦歸來 Retour de Casanova,Le(1992)..... executive producer
4 Dancing Machine(1990)..... producer
5 Ne réveillez pas un flic qui dort(1988)..... producer
6 飛渡 Passage,Le(1986)..... producer
7 Battant,Le(1983)..... producer
8 Jeune marié,Le(1983)..... producer
9 勇斗三人 Trois hommes à abattre(1980)..... producer
10 醫(yī)生 Toubib,Le(1979)..... producer
11 Mort d'un pourri(1977)..... producer
12 Homme pressé,L'(1977)..... producer
13 克萊因先生 Monsieur Klein(1976)..... producer
14 Gitan,Le(1975)..... producer
15 警察故事 Flic Story(1975)..... producer
16 Seins de glace,Les(1974)..... producer
17 江湖大殺手 Borsalino & Co.(1974)..... producer
18 城里的兩個男人 Deux hommes dans la ville(1973)..... producer
19 江湖龍虎 Borsalino(1970)..... producer
20 Madly(1969)..... producer
21 Insoumis,L'(1964)..... producer
相關(guān)介紹
重要事件
50年代早期──印度支那的法國海軍傘兵;
50年代中期──曾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包括侍者、售貨員以及市
阿蘭·德龍
場搬運工;
1957年──參加伊夫·阿勒格萊特(Yves Allegret)的電影《當(dāng)女人卷入其中》的拍攝,并與Selznick工作室簽約,以此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1960年──因在維斯貢蒂(Visconti)的意大利影片《Rocco ei suoi fratelli》中的表演而得到全世界承認;
1961年──獲得維斯貢蒂在巴黎導(dǎo)演的《她是個妓女》(Tis Pity Sheu2019s a Whore)中的舞臺角色
1964年──成立德爾博(Delbeau)制片公司,出產(chǎn)由居伊·吉爾(Guy Gilles)導(dǎo)演的電影短片。
1968年── 卷入一系列的謀殺、吸毒和性丑聞,并牽連了大批政界要人。他在此時表現(xiàn)出了商人的秉性,最終得以免除一切責(zé)任。60年代末──創(chuàng)建阿德爾(Adel)電影公司。
1970年──公司開始出產(chǎn)故事片。1981年──執(zhí)導(dǎo)影片《為了警察那張皮》(Pour la peau du2019un flic)。
演藝歷程
阿蘭·德龍(Alain Delon),法國影星,1935年11月8日生于
Alain Delon
法國索鎮(zhèn)市,從小在一個破裂的家庭環(huán)境下生活,童年遭遇不幸,經(jīng)常被趕出學(xué)校。上世紀50年代初葉,他在印度支那的法國海軍當(dāng)了幾年傘兵;50年代中期,他先后當(dāng)過侍者、售貨員和搬運工,直到1957年,他被人意外發(fā)現(xiàn),第一次參加了電影《當(dāng)女人卷入其中》(Quand la femmes s'en mele)的演出。
1960年,阿蘭·德龍主演盧奇諾.維斯康提執(zhí)導(dǎo)的《洛克和他的兄弟》(Rocco ei suoi fratelli)一片,并因此贏得了國際電影界的承認。1961年,他又獲得維斯康提在巴黎所拍的《她是個妓女》(Tis Pity She's a Whore)一片的舞臺角色;1964年,阿蘭·德龍成立德爾博(Delbeau)制片公司,出品由蓋伊·吉爾(Guy Gilles)導(dǎo)演的電影短片。1968年,阿蘭·德龍卷入一起謀殺、毒品和性丑聞,但最終被洗清罪名,被證明是清白的;60年代末,創(chuàng)建阿德爾(Adel)電影公司,1970年開始拍攝電影故事片,
阿蘭·德龍
1981年執(zhí)導(dǎo)了影片《為了警察那張皮》(Pour la peau d'un flic)。
阿蘭·德龍從來沒有接受過電影表演方面的專業(yè)訓(xùn)練,一開始飾演的幾乎全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形象,而且往往是道德上有些墮落的年輕人形象。因為長相俊美,后來又得到過不少溫柔情人和風(fēng)流英雄的角色。阿蘭·德隆作為演員獲得的第一次突出成就,是在雷內(nèi)·克萊芒(René Clément)執(zhí)導(dǎo)的《怒海沉尸》(Plein soleil)中取得的。他在影片中扮演一名憤世嫉俗、充滿殺氣的社會寄生蟲,企圖利用他的被害人的身份生存下去。后來,他又得到維斯康提的賞識,在《洛克和他的兄弟》中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甘愿為兄弟做出最大的犧牲。在意大利又演了幾部電影后,阿蘭·德龍回到了犯罪題材的表演道路上來。1963年,他和另一位著名演員瓊·卡米特主演了《大小通吃》(Mélodie en sous-sol)。這部影片不僅劇本寫的好,制作也非常精細,再加上阿蘭·德龍和卡米特的精湛演技,使它成為全球犯罪片領(lǐng)域里一部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之作。
阿蘭·德龍堅韌、冷酷的一面,第一次真正被用于銀幕表演,是他在主演讓·皮埃爾執(zhí)導(dǎo)的《獨行殺手》(Samourai,Le)時。1969年,他憑著自己擔(dān)任出品人的《博薩利諾》(Borsalino)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在影片中扮演一名地位下賤的黑社會人物。1976年,他在約瑟夫·洛西的《克萊恩先生》(Monsieur Klein)中扮演陰險、冷酷的男主角;1984年,出演藝術(shù)影片《往事追憶錄》(Un amour de Swann)。這些影片使得獲得了影評界的喝彩。
阿蘭德龍抵滬助陣世博法國館
阿蘭·德龍結(jié)過2次婚,第一任妻子是娜塔莉·德龍,兩人的兒子安東尼·F德龍也踏足
鞏俐 阿蘭德龍
電影圈,出演了幾部影片。現(xiàn)任妻子是羅莎莉,給他生育有一子一女。阿蘭在1958年與德國演員羅密·施耐德(《茜茜公主》主演)墮入愛河,1959年訂婚,轟動全球,隨后羅密跟隨阿蘭移居法國巴黎,并且在那度過了5年的美好時光。但最后以分手告終,阿蘭給了羅密一封長達15頁的信,但是至今外界也不知道信的內(nèi)容。阿蘭·德龍在2008年就被選定為上海世博會法國館的形象大使。法國政府方面曾表示,希望通過阿蘭·德龍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吸引更多中國人對法國館的關(guān)注。據(jù)了解,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法國方面還將特地設(shè)立一個“法國館頻道”,阿蘭·德龍將在其中講述他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感情。
上海世博會法國館方面透露,法國館形象大使阿蘭?德龍29日下午4點半將乘專機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準備出席法國總統(tǒng)參觀法國館的活動。
編輯本段人物評價
一部《佐羅》讓這個外表無比俊美的法蘭西男子在東方家喻戶曉。大家著迷于他藍色的眼睛,用劍畫“Z”時嘴角露出的叛逆,以及優(yōu)雅如舞蹈般的動作,可以說,阿蘭版的佐羅定義了這個形象,也為法蘭西情人做了最好的注釋。
著名制片人大衛(wèi)·塞爾茲尼克在戛納第一次看見阿蘭·德龍就感覺看到了未來的新星,他迅速簽下了他,并且出資讓阿蘭回巴黎學(xué)習(xí)英語。可就在阿蘭在巴黎學(xué)習(xí)英語期間,他又遇見了人生中第二位伯樂——伊夫·阿勒格萊特,他說服阿蘭在法國發(fā)展事業(yè),而且還給他提供了出演《當(dāng)女人卷入其中》的機會。此后的阿蘭篤定自己將留在法國發(fā)展,他拒絕了大衛(wèi)去美國的邀請,撕毀了那份在旁人看來優(yōu)惠無比的合約。隨后他主演的《脆弱的女人》在美國公映,整個美利堅為之瘋狂。機會全世界的女人都愛他。1959年,阿蘭·德龍與“茜茜公主”羅密·施耐德訂婚,轟動了整個歐洲,但她溫順的性格最終也沒能感化高盧雄雞的不羈,“桀驁”——阿蘭代言的Dior男裝,也道出了他性格最大的特點。
阿蘭·德龍不只會用嘴角微微翹起的笑征服觀眾,還有他的劍、搶和拳頭,從成名作《羅科和他的兄弟》起,他就一直在拍各類犯罪題材的影片。從梅爾維爾的《獨行殺手》到自己擔(dān)任出品人的《播薩里諾》,以及與讓·加本合作的犯罪片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大小通吃》,這張俊美的臉上迸發(fā)出的是攝魂的冷酷,令無數(shù)人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