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簡介
德胡安布萊爾籃球生涯成績:全票入選全美最佳新秀陣容,當選大東聯(lián)盟年度最佳新秀,入選大東聯(lián)盟最佳陣容。大一場均搶到3.89個進攻籃板領(lǐng)跑整個大東聯(lián)盟。大二入選大東聯(lián)盟以及全美最佳陣容一隊,是伍登獎以及奈史密斯獎最終候選人之一,場均搶到12.3個籃板排在全美的第4位,其中場均5.57個進攻籃板排在全美第1位。
早年經(jīng)歷
作為四兄妹之中的老大(其中一位幼年夭折了),德胡安·布萊爾自小住在匹茲堡的希爾區(qū),離匹茲堡大學(xué)僅550米之遙。雖然剛出生時的體型是兄妹里最瘦小的,上學(xué)之時的他卻已經(jīng)是全班最大個的孩子了。布萊爾的父母都曾在當時位于北奧克蘭的schenly高中校隊打球,而且他的叔叔經(jīng)營著附近的一家文體中心,幼年的布萊爾順理成章地在那里學(xué)會了打球。
布萊爾在Schenley高中連續(xù)四年首發(fā),拿下了1563分,并創(chuàng)造了103勝16負的球隊紀錄,其中包括了匹茲堡城市聯(lián)賽里57勝0負的記錄。同時他被提名為州代表隊員,在三、四年級時皆入選美聯(lián)社評選的匹茲堡州第一陣容。
2007年布萊爾帶領(lǐng)球隊奪取了賓州體育聯(lián)合會校際4A級州冠軍,這也是該匹茲堡市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州級冠軍。在校期間,布萊爾還三次獲得匹茲堡市最佳聯(lián)賽球員的稱號。
布萊爾參加了匹茲堡的肯納德公園參加了夏季聯(lián)賽,其中的一場決賽,他的對手是未來俄亥俄的后衛(wèi)特雷爾-普賴爾(Terrelle Pryor),此人也曾被籃球界寄予厚望。
高中時代的若干手術(shù)使得布萊爾的雙膝徹徹底底地失去了前十字韌帶。
2007年德胡安·布萊爾進入匹茲堡大學(xué)。
大學(xué)生涯
大一(2007-08):全票入選全美最佳新秀陣容,進入大東聯(lián)盟最佳新秀陣容一隊,當選大東聯(lián)盟年度最佳新秀。成為校史上第一個單季拿到至少400分以及300個籃板的大一球員。337個籃板排在大東聯(lián)盟的第4位,53.7%的投籃命中率排在大東聯(lián)盟的第7位,62次搶斷排在大東聯(lián)盟的第11位。場均搶到3.89個進攻籃板領(lǐng)跑整個大東聯(lián)盟。創(chuàng)造了匹茲堡大學(xué)大一新生的首發(fā)場次紀錄(36場),出賽場次紀錄(37場),籃板球紀錄(337個)以及命中球紀錄(168)。14次得到兩雙,25場的得分達到兩位數(shù),17場的籃板球在10個以上。
大二(2008-09):全票入選大東聯(lián)盟最佳陣容一隊,當選大東聯(lián)盟年度最佳球員。場均搶到12.3個籃板(大東聯(lián)盟第1,全美第4),其中195個的總進攻籃板數(shù)排在全美第1。兩次拿到雙20表現(xiàn)(分別與NotreDame和康涅狄格大學(xué)時得到),21次拿下兩雙,11場的得分在20分以上,22場的籃板球達到兩位數(shù)。創(chuàng)造校史連續(xù)兩場共41籃板球的新紀錄(對陣康涅狄格大學(xué)搶到23個,對陣DePaul搶到18個)。賽季場均得到1.2次助攻,1.5次搶斷以及1.0次封蓋。特點:臂展極長,力量與速度俱佳,場上視野出眾,具有不俗的傳球能力,攻防兩端都極具活力,是一名出色的籃板手。體測結(jié)果:赤腳身高1.96米,穿鞋身高1.99米,體重125.91公斤,臂展2.18米,原地站立摸高2.71米,脂肪率12.0%,原地彈跳高度0.66米,助跑彈跳高度0.84米,84公斤臥推18次,禁區(qū)往返跑11.5秒,3/4場沖刺3.45秒。不過這名重型內(nèi)線雙膝缺少十字韌帶,為日后的生涯埋下隱患。在2009年的NBA選秀中,馬刺以次輪第7順位選中德胡安-布萊爾。在2010年全明星新秀賽中,布萊爾以布萊爾19投11中,砍下22分23籃板4助攻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攜手國王的埃文斯當選mvp。
選秀觀察
2009-2010賽季NBA最佳新秀陣容第二陣容。如今,像PaulMillsap和JasonMaxiell甚至LeonPowe和GlenDavis(此兩人等級稍差)這樣的矮壯型大前鋒能夠在NBA站穩(wěn)腳跟并取得一定的成功。這對于像DeJuanBlair這樣的球員來說,無疑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Blair的身高在6尺6到6尺7之間徘徊,但臂展卻有驚人的7尺3。而且,他懂得如何利用卡位以及其身材(身寬)在比他更高更具爆發(fā)力的球員頭上摘下籃板、得分。
潛力新星
Blair打球激情四射:你很難找到另一個比他更懂得享受比賽的球員。而他的領(lǐng)導(dǎo)能力和帶領(lǐng)Pisttsburgh贏取勝利的決心無疑也提升了其價值。盡管他欠缺在更高級別聯(lián)賽中成為球星所需要的運動能力以及身材,但像他這種球風(fēng)硬朗,能夠成為球隊無形資產(chǎn),并且在一支在贏球的球隊中能夠提供穩(wěn)定火力的球員將注定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yè)球員。他現(xiàn)在仍然需要通過訓(xùn)練來優(yōu)化其體型,這樣才能增強其在比賽中的體力以及機動性。他目前超正常體重15磅到20磅左右的重量。他還需要訓(xùn)練一下自己的罰球,他目前的罰球命中率只有60%左右。在1月31日對陣NotreDame的那場比賽中,Blair狂暴23分22板,在于LukeHarangody的對位中占據(jù)絕對上風(fēng),幫助Panthers贏得比賽勝利。兩場后,在打DePaul的比賽中,他又砍下32分14板的驚人數(shù)據(jù)。Blair將會是在首輪末端中的一塊香餑餑,因為季后賽球隊以及總冠軍爭奪者都在尋求一位像他這種能夠立即為球隊提供戰(zhàn)斗力并產(chǎn)生影響的球員。
數(shù)據(jù)怪獸
在2010年1月14日馬刺對陣雷霆的常規(guī)賽中,布萊爾在31分鐘的上場時間內(nèi)瘋狂砍下28分,21籃板(10個前場板),并貢獻2次搶斷和2次蓋帽,若不是最終6犯離場,或許布萊爾還會拿下更可怕的數(shù)據(jù),并由此躋身雙20俱樂部。在美國職業(yè)男子籃球聯(lián)賽09-10賽季常規(guī)賽,2010年4月15日馬刺VS小牛的比賽中,拿下27分,并摘下23個籃板,其中包括8個前場籃板本賽季布萊爾共得到8次兩雙,除了上述的兩次雙20以外,其他6次分別是:2009/10/29對陣黃蜂,14分,11籃板;2009/11/30迎戰(zhàn)76人,11分,10籃板(7前場板),3蓋帽(職業(yè)生涯最高);2009/12/04對陣凱爾特人,18分,11籃板;2010/01/16面對山貓,11分,16籃板(7前場板);2010/03/06再戰(zhàn)黃蜂,10分,12籃板;2010/03/30迎戰(zhàn)籃網(wǎng),11分,11籃板其實在很多場比賽中,布萊爾籃板已經(jīng)上十,但總是因為少得了1、2分而與兩雙擦肩而過。
初次亮相
馬刺隊在主場的揭幕戰(zhàn)中迎戰(zhàn)黃蜂隊。第一節(jié)即將結(jié)束,當看到鄧肯下場休息時,黃蜂中鋒埃梅卡·奧卡福心中一陣竊喜,因為替換鄧肯的是一個連名字都叫不出的矮胖新秀,看起來一點威脅也沒有。但比賽中的一幕很快改變了他的想法,當時黃蜂隊進攻,奧卡福奮力拼搶一個前場籃板,但那名替補鄧肯的新秀牢牢地卡住了位置,奧卡福利用身高企圖在對手身后將球挑出來,當他的手剛觸到球時,那名新秀的手也同時抓住了球,一股巨大的力量將奧卡福的手臂向下壓去并狠狠地砸在那名新秀的肩膀上,一陣清晰的疼痛瞬時順著神經(jīng)傳向大腦,這巨大的疼痛也讓他在賽后記住了對手的名字——德胡安·布萊爾。
選秀評價
德胡安·布萊爾臂展極長,力量與速度俱佳,場上視野出眾,具有不俗的傳球能力,攻防兩端都極具活力,是一名出色的籃板手。不過這名重型內(nèi)線雙膝缺少十字韌帶,可能為日后的生涯埋下隱患。
如今,像Paul Millsap和Jason Maxiell甚至Leon Powe和Glen Davis(此兩人等級稍差)這樣的矮壯型大前鋒能夠在NBA站穩(wěn)腳跟并取得一定的成功。這對于像DeJuan Blair這樣的球員來說,無疑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Blair的身高在6尺6到6尺7之間徘徊,但臂展卻有驚人的7尺3。而且,他懂得如何利用卡位以及其身材(身寬)在比他更高更具爆發(fā)力的球員頭上摘下籃板、得分。
Blair打球激情四射:你很難找到另一個比他更懂得享受比賽的球員。而他的領(lǐng)導(dǎo)能力和帶領(lǐng)Pisttsburgh贏取勝利的決心無疑也提升了其價值。
盡管他欠缺在更高級別聯(lián)賽中成為球星所需要的運動能力以及身材,但像他這種球風(fēng)硬朗,能夠成為球隊無形資產(chǎn),并且在一支在贏球的球隊中能夠提供穩(wěn)定火力的球員將注定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yè)球員。
2010年的他仍然需要通過訓(xùn)練來優(yōu)化其體型,這樣才能增強其在比賽中的體力以及機動性。2010年他仍超正常體重15磅到20磅左右的重量。
他還需要訓(xùn)練一下自己的罰球,截至2010年他的罰球命中率只有60%左右。
在2009年1月31日對陣Notre Dame的那場比賽中,Blair狂暴23分22板,在于Luke Harangody的對位中占據(jù)絕對上風(fēng),幫助Panthers贏得比賽勝利。兩場后,在打DePaul的比賽中,他又砍下32 分14板的驚人數(shù)據(jù)。
Blair將會是在首輪末端中的一塊香餑餑,因為季后賽球隊以及總冠軍爭奪者都在尋求一位像他這種能夠立即為球隊提供戰(zhàn)斗力并產(chǎn)生影響的球員。
體測結(jié)果:赤腳身高1.96米,穿鞋身高1.99米,體重125.91公斤,臂展2.18米,原地站立摸高2.71米,脂肪率12.0%,原地彈跳高度0.66米,助跑彈跳高度0.84米,84公斤臥推18次,禁區(qū)往返跑11.5秒,3/4場沖刺3.45秒。
職業(yè)生涯
2009年NBA選秀,德胡安-布萊爾在次輪總第37順位被圣安東尼奧馬刺隊選中。
2010年1月14日,在馬刺對陣雷霆的常規(guī)賽中,布萊爾在31分鐘的上場時間內(nèi)瘋狂砍下28分,21籃板(10個前場板),并貢獻2次搶斷和2次蓋帽,若不是最終6犯離場,或許布萊爾還會拿下更可怕的數(shù)據(jù),并由此躋身雙20俱樂部。
在2010年全明星新秀挑戰(zhàn)賽中,布萊爾19投11中砍下22分23籃板4助攻,攜手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泰瑞克·埃文斯共同分享了NBA新秀挑戰(zhàn)賽MVP。
2010年4月15日,在馬刺與小牛的比賽中,拿下27分,并摘下23個籃板,其中包括8個前場籃板。
2009-10賽季,布萊爾共得到8次兩雙,除了上述的兩次雙20以外,其他6次分別是:2009/10/29對陣黃蜂,14分,11籃板;2009/11/30迎戰(zhàn)76人,11分,10籃板(7前場板),3蓋帽(職業(yè)生涯最高);2009/12/04對陣凱爾特人,18分,11籃板;2010/01/16面對山貓,11分,16籃板(7前場板);2010/03/06再戰(zhàn)黃蜂,10分,12籃板;2010/03/30迎戰(zhàn)籃網(wǎng),11分,11籃板。
2009-10賽季,入選NBA最佳新秀陣容第二陣容。
2013年7月31日,德胡安-布萊爾更新自己的推特:“達拉斯,讓我們來點兒有趣的吧!彪S后更新道,“圣安東尼奧,你永遠在我心里。” 由此表明布萊爾已經(jīng)離開馬刺,2013-14賽季將披上達拉斯戰(zhàn)袍。
2013年8月7日,達拉斯小牛隊官方宣布,球隊簽下了自由球員德胡安-布萊爾。據(jù)悉,布萊爾獲得的是一份為期1年140萬美元的老將底薪合同。
合同情況:1年底薪,2013/8/8簽,2014夏到期。
2014年7月17日,華盛頓奇才隊與達拉斯小牛隊達成協(xié)議,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得到自由球員德胡安-布萊爾。
合同情況:3年600萬,2014/7/17簽,2017夏到期,2016夏球隊選項。
2016年11月11日,2016-17賽季CBA聯(lián)賽第五輪,新疆隊最終以119-108戰(zhàn)勝同曦,布萊爾12分6籃板。
2017年11月18日,德胡安-布萊爾被SBL金門酒廠隊裁掉。
NBA數(shù)據(jù)
常規(guī)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先發(fā) | 分鐘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2009-10 | 馬刺 | 82 | 23 | 18.2 | 55.6 | 0.00 | 54.7 | 2.4 | 4.0 | 6.4 | 0.8 | 0.6 | 0.4 | 1.3 | 2.7 | 7.8 |
2010-11 | 馬刺 | 81 | 65 | 21.4 | 50.1 | 0.00 | 65.7 | 2.7 | 4.3 | 7.0 | 1.0 | 1.1 | 0.5 | 1.4 | 2.6 | 8.3 |
2011-12 | 馬刺 | 64 | 62 | 21.3 | 53.4 | 0.00 | 61.3 | 2.4 | 3.1 | 5.5 | 1.2 | 0.9 | 0.1 | 1.4 | 2.6 | 9.5 |
2012-13 | 馬刺 | 61 | 16 | 14.0 | 52.4 | 0.00 | 62.9 | 1.1 | 2.7 | 3.8 | 0.7 | 0.6 | 0.1 | 0.8 | 1.8 | 5.4 |
2013-14 | 小牛 | 78 | 13 | 15.6 | 53.4 | 0.00 | 63.6 | 1.8 | 2.9 | 4.7 | 0.9 | 0.7 | 0.2 | 0.9 | 2.5 | 6.4 |
職業(yè)生涯 | -- | 366 | 179 | 18.2 | 52.9 | 0.00 | 61.2 | 2.1 | 3.5 | 5.6 | 0.9 | 0.8 | 0.3 | 1.2 | 2.5 | 7.5 |
季后賽平均數(shù)據(jù)
賽季 | 球隊 | 出場 | 先發(fā) | 分鐘 | 投籃% | 三分% | 罰球% | 進攻 | 防守 | 籃板 | 助攻 | 搶斷 | 蓋帽 | 失誤 | 犯規(guī) | 得分 |
---|---|---|---|---|---|---|---|---|---|---|---|---|---|---|---|---|
2009-10 | 馬刺 | 10 | 0 | 9.1 | 50.0 | 0.00 | 55.6 | 1.9 | 2.0 | 3.9 | 0.5 | 0.5 | 0.4 | 0.2 | 1.8 | 3.7 |
2010-11 | 馬刺 | 4 | 0 | 12.6 | 33.3 | 0.00 | 60.0 | 2.3 | 1.0 | 3.3 | 0.5 | 0.0 | 0.2 | 0.5 | 1.5 | 4.3 |
2011-12 | 馬刺 | 10 | 0 | 7.6 | 63.0 | 0.00 | 50.0 | 0.7 | 1.6 | 2.3 | 0.2 | 0.3 | 0.1 | 0.1 | 1.0 | 3.7 |
2012-13 | 馬刺 | 12 | 0 | 6.4 | 61.8 | 0.00 | 55.6 | 0.5 | 1.5 | 2.0 | 0.6 | 0.4 | 0.0 | 0.0 | 1.2 | 3.9 |
2013-14 | 小牛 | 6 | 0 | 13.4 | 59.3 | 0.00 | 61.5 | 2.3 | 3.8 | 6.1 | 0.2 | 2.0 | 0.0 | 0.8 | 2.3 | 6.7 |
職業(yè)生涯 | -- | 42 | 0 | 8.9 | 54.6 | 0.00 | 57.1 | 1.3 | 1.9 | 3.2 | 0.4 | 0.6 | 0.2 | 0.3 | 1.5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