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這個又見,只是在媒體上,又見了寫他的一篇專訪。
知道羅征啟,開始是因為他的女兒,還有他的夫人。他只有一個女兒,和我同年進入 清華大學建筑系,她在一班,我在三班,交往并不多,知道她父親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對她似乎也有點敬畏之情----那時真是很幼稚。他的夫人, 梁鴻文先生,則是我們的美術(shù)老師,也是建筑師,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
八十年代初, 深圳開放,新辦的深圳大學,也充滿了開放、自由的空氣。羅征啟從八三年開始吧,到 深圳大學當校長,對于深圳大學的建設發(fā)展,自然是功勞大大地,因為出身于 清華大學建筑系,對于建筑系的發(fā)展也格外抵重視,還帶去了不少清華的教師,包括他的夫人。
1985年夏天,我和同學去深大建筑 設計院實習,設計院和建筑系就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經(jīng)常見梁老師,也見到羅校長幾次。
實習五周,很是愉快,每到周末就一輛面包車載著十幾個學生,出去游覽參觀, 沙頭角、 香蜜湖、 國貿(mào)大廈,開闊了眼界,見識了港幣,差點就去 香港看看了。很想畢業(yè)后到 深圳尤其是深大工作,但是那時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 自由就業(yè),還得統(tǒng)一分配,沒能去成。
轉(zhuǎn)眼到了八-九年,一場風-波之后,對于學生愛護和支持的羅校長,被撤掉校長職務,好幾年賦閑。
后來,才到 清華大學建筑 設計院 深圳分院,重操專業(yè),現(xiàn)在改名為清華苑建筑設計院,他成為董事長,也是恰如其分的吧!
羅征啟:傳承的不僅是一份讀書“家譜”
羅征啟:今天更要強調(diào)讀書為什么
一走進 深圳市清華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的會客室,墻上那幅鮮艷的國畫《 報春圖》格外醒目。畫上,虬勁繁茂的梅花 凌寒綻放,開得燦爛異常。作為清華苑建筑設計公司的董事長,已屆古稀之年的羅征啟先生11月9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羅先生的聲音低沉,但精神矍鑠,說起西南聯(lián)大,說起自己的老師 梁思成、 林徽因先生,羅老的思路依然清晰。
羅征啟祖籍 廣東 番禺,在 清華大學學習和工作了將近40年。1983年,時任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的羅征啟奉調(diào)籌建 深圳大學。從此,他也帶著 梁思成、 林徽因等先生求學、為人之風落戶 深圳。
梁思成家每周都有學術(shù)沙龍
1951年,17歲的羅征啟考入 清華大學建筑系。羅老告訴記者, 清華大學建筑系是1946年創(chuàng)建的。當時,西南聯(lián)大從 昆明遷回北方,時任 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的 梁思成回到母校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上學期間,最讓羅先生記憶猶新的是梁先生為學生講授《建筑概論》、《建筑歷史》等課程時的盛況。羅老回憶道,當時 梁思成先生和 林徽因先生每周都要給學生上一兩次課,而每次梁先生上課時,都是滿滿一大教室的學生。每到星期四的下午, 梁思成、 林徽因夫婦就會邀請一些老師和高年級學生,到自己的家里舉行類似于學術(shù)沙龍的活動,大家往往是天南地北什么都談,或者對某個問題、某種現(xiàn)象進行討論,氣氛很活躍。這時, 林徽因先生就會親自煮咖啡或者買一些小點心來招待大家。
作為學生,羅征啟也去過好幾次梁先生的家。在羅征啟的印象里,梁先生一開始是住在新林苑的一棟兩層小樓里,后來搬到了 清華大學的第十二公寓。羅先生說,那時梁先生雖然住的條件還不錯,但家里除了一些明式家具和一張大書桌之外,到處都擺滿了書和資料。
從 梁思成身上學到的更多是一種追求
羅征啟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工作,那時 梁思成已經(jīng)受到批判,但仍是清華建筑系主任。1963年的“四清”運動時,在學校黨委宣傳部工作的羅征啟被派去聽 梁思成的課。這實際是一種“檢查”,而羅征啟則覺得這是一個聽梁先生課的好機會,為此,羅先生“補”了很多 梁思成的課。 梁思成講課生動幽默,妙語如珠!拔覀兏憬ㄖ褪且谟邢薜目臻g里,造成無限的幻覺。”“建筑師很幸運,因為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美;建筑師也很痛苦,因為也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丑。所以,我建議大家多創(chuàng)造點美!薄@些話一直銘記在羅征啟心里。
在 梁思成先生門下求學以及多年與之共事,耳濡目染,羅先生覺得從梁先生身上學到的,更多是一種追求。羅征啟說,解放前梁先生為保護 北京的古建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解放后他卻因為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免遭拆除而受到大批判。“他可以寫信讓 日本 奈良的古建筑保存下來,卻無法保護 北京的古建筑,他心里的難過和失落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更多的時候心里仍是樂觀的,處之泰然。這一點我覺得最應該學他!
現(xiàn)在依然抽空誦讀古文經(jīng)典
1983年,時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的羅征啟,南下到剛剛成立的 深圳大學擔任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后擔任校長。羅征啟主持規(guī)劃、建設了 深圳大學校園,并締造了一種自由、開放的大學校園氛圍。
“建一個新的大學,而不是建一 個舊的再來改革。要從建校開始,就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印象!边@是羅征啟剛到深大赴任時的理念。羅征啟還開創(chuàng)了由校長帶領各系主任到車站迎接新生的先例,這已被傳為高校教育界的一段佳話。
現(xiàn)在,早已離開大學校園的羅征啟,讀書依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羅老說,大概從1985年起,他就開始研究《易經(jīng)》,至今已有20多年。因著對《易經(jīng)》的興趣,他又著手研究 中國的建筑文化。現(xiàn)在,他最喜歡看的書依然是《易經(jīng)》。
今天讀書更要強調(diào)讀書為“什么”
說起今天人們的讀書情況,羅征啟說,只有8年歷史的西南聯(lián)大為什么在時隔六七十年后仍值得人們?nèi)涯詈突貞洠课髂下?lián)大在當時那么困難的條件下,為什么能培養(yǎng)出那么多的大師?“當時學生們面臨著民族危亡,大家讀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國為民!绷_征啟認為,“今天我們講讀書,不是要強調(diào)多讀幾本書,或者一天要看多少書,而是要強調(diào)讀書為了什么!痹谒磥,如果沒有讀書為國為民的理想,就算辦學條件再好,也出不了大師。
深圳大學的創(chuàng)立
和 深圳大學一街之隔,有一個老舊小區(qū)叫 南苑新村。 南苑新村里有一家公司,名為“ 深圳市清華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不是建筑界的人,不一定熟悉這間公司。但該公司董事長卻曾經(jīng)叱咤風云,而且跟 深圳大學有著不解之緣。這位年逾古稀的長者,27年前來到 深圳,在一片荒山老林中將深大建起來。熟悉深大歷史的學生提到他,多會肅然起敬,但當他偶爾走在風光旖旎的校園里,卻幾乎沒有學生能認出他來———他,就是 深圳大學草創(chuàng)者之一、深圳大學第二任校長羅征啟。 不敢爭第一流的人不要來深大
“不敢競爭的人,不敢把我們學校、把自己培養(yǎng)成第一流的學校、第一流的人才的人,不要到 深圳大學來!”這是1987年,在深圳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羅征啟對新生們講的一句話。在這篇至今仍讓深大學子熱血澎湃的演講稿中,羅征啟說道,深大是一個新的學校,在教學質(zhì)量上、在學習氛圍上,要向老學校學習,但在競爭力方面要爭取第一流,“這樣,我們的學生出來才有希望。這樣,在我們國家1061所高校中間,我們才能夠立起來,我們才能爭取不是立在第二流、第三流,而是第一流!绷_征啟當年這番話絕非“不自量力”,也不是“口出狂言”,當時的深大雖然才成立幾年,卻已聲名鵲起、名師云集,學校所作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和改革,甚至比當下內(nèi)地的很多大學都要超前。
深圳大學一直引以為傲的,是其建立時的 深圳速度。1983年初 深圳提出建立深大的想法,5月份就得到國務院正式批準,6-7月籌備招生。1983年8月,還是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的羅征啟受邀來到 深圳,“那時候第一批學生已經(jīng)錄取完了,但不僅學校沒有建起來,連領導班子都還沒有!碑斈9月27日他主持深大的成立大會和開學典禮,大會還是在 深圳戲院開,學生們上課借用的是電大的教室。
深大草創(chuàng)時期校長有權(quán)批戶口
1984年1月, 鄧小平到 蛇口視察途中,時任 深圳市委書記、市長 梁湘指著 南山后海灣一片空地對他說,“我們將在這里建深圳大學,今年秋就在這里上課! 鄧小平當時沒有多加評論。但到了 北京,他跟
人說, 深圳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建一座大學,這就是“ 深圳速度”。這些話傳到 梁湘那,把他嚇了一跳!八艿缴畲蟮慕ㄖさ,把所有的包工頭都叫過來,要求所有機器都要開動,并把最好的人都調(diào)過來,一天24小時不停施工,三班倒。”
當時 梁湘有一個很有名的言論,“當?shù)粞澴右惨焉畲蠼ㄆ饋怼。羅征啟說,這不是空喊口號。那時市財政收入每年僅1億多元, 深圳市政府卻毅然計劃撥款5000萬元建設深大。為了迅速將深大建起來, 梁湘甚至將“批戶口”的大權(quán)都交給了羅征啟。當時到 深圳大學來的戶口只要由他簽字,送公安局備案就可以,以至大量的人求他幫忙,最后羅征啟又主動把權(quán)交回去了。
得 深圳改革之風氣與銳氣,當時的深大進行了一系列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改革,比如取消畢業(yè)包分配,讓學生自主擇業(yè);在學校成立“學生智囊團”,直接參與學校高層決策;將學校大部分崗位騰出來給學生做兼職,學校管理人員聘請的都是學生秘書,校長的6名秘書就都是學生等。而最具爆炸性的改革,莫過于深大在1984年11月19日成立的由學生管理的“深大實驗銀行”,由學生給老師們發(fā)工資;1985年1月,深大還開設全國第一個“學生法庭”,對違紀違規(guī)同學的處理進行“裁決”。
沒有“那樣”的領導不再出山辦學校
從今天看來,深大當年的改革,有積極科學的嘗試,也有過于超前的探索,但當時這種從上到下、從官方到民間一致的改革之風,卻讓人感佩。 廣東省委書記 汪洋主政廣東不久,即重提“殺出一條血路”的特區(qū)精神,讓人想起了 深圳特區(qū)的開路先鋒 梁湘和 袁庚。1934年出生的羅征啟,對 梁湘也是尊崇備至。羅征啟說,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找他去辦學校、企業(yè),但都被他回絕了,“我說現(xiàn)在不行了,就算你給我的是空地,我也做不了,因為沒有 梁湘那樣的領導了!
羅征啟認為,主政者的魄力和膽識,對于一個地方的改革至關(guān)重要。在特區(qū)成立30周年的歷史節(jié)點, 深圳重提特區(qū)精神,“改革和創(chuàng)新”成為這座城市的口號和標簽,特別是在深圳的高等教育界, 南方科技大學正如箭在弦上,隨時準備一飛沖天;深圳大學提出涉及人事制度、科研、教學、管理等一攬子改革方案,各項準備工作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對于這一切,羅征啟并不是很樂觀。他說,現(xiàn)在的改革,無論是社會上的還是學校里的,都面臨著太多利益集團的阻力,大家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官位”,而不是為了改革事業(yè)敢于沖鋒陷陣。
“以前我們大學偷偷做了很多改革,因為各種政策條框的約束,沒法獲批。但其實有些省里和市里的領導是知道的,還有領導直接拍胸口說,沒問題,盡管做,有問題我來承擔責任。你說現(xiàn)在上哪找這樣的領導?”羅征啟反問道。
■經(jīng)典回顧
●當時 梁湘有一個很有名的言論,“當?shù)粞澴右惨焉畲蠼ㄆ饋怼薄?/p>
●為迅速建深大, 梁湘甚至將“批戶口”大權(quán)都交給了羅征啟。當時到深大來的戶口只要由他簽字,送公安局備案就可以。
●1985年1月,深大開設全國第一個“學生法庭”,對違紀違規(guī)同學的處理進行“裁決”。
●深大在1984年11月19日成立由學生管理的“深大實驗銀行”,由學生給老師們發(fā)工資。
●學校大部分崗位騰出來給學生做兼職,學校管理人員聘請的都是學生秘書,校長的6名秘書也都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