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個人簡介
1991年4月-1992年10月在(前蘇聯(lián))白俄羅斯科學院物理有機化學研究所從事新型離子交換纖維的合成與性能研究研究。
2001年4月-2001年10月在英國Strathclyde大學從事離子交換樹脂的合成新方法研究。
995年-1998年在中山大學(在職)攻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學位。
2004年調入鄭州大學化工學院工作。
開設課程:
藥用高分子材料
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精細化工和功能高分子領域的科研與開發(fā)工作。90年至今一直從事離子交換、化學吸附以及抗菌濾病毒等新型有機功能纖維的合成、性能研究工作。
研究項目:
作為課題負責或主要參加者先后承擔并完成國家九五攻關、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山大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及省杰出人才創(chuàng)新基金等近二十項。
在研課題:
近年來先后承擔: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1996-2000年)。
(中山大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基金(2001-2003年)。
河南省杰出人才創(chuàng)新基金(2001-2003年) 。
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課題(2004-2005年) 。
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2004-2006年)。
發(fā)表論文:
近年來先后發(fā)表功能纖維領域的學術論文30余篇,申報發(fā)明專利5項(已授權3項) 、實用新型專利兩項(均已授權)。
出版專著:
功能纖維,2005年,北京,化工出版社(合著)
所獲榮譽:
1)王冠化合物合成新方法,86年國家科技發(fā)明三等獎(與吳養(yǎng)杰,劉玉華兩教授共同獲得)。
2)弱堿性離子交換纖維的工業(yè)制備與應用,97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3) 新型抗菌除臭纖維織物的研究:2000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4) 首批河南省首批杰出人才創(chuàng)新基金獲得者(2001年)。
5)河南省優(yōu)秀歸國留學人員榮譽稱號(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