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魏孝武帝,名元修,一說元脩(510年-534年),字孝則,是北魏最元脩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母親是妾李氏。遍體有鱗文,好武術(shù),性格強硬膽大,為人無禮。廟號:北魏顯宗。
他曾被封為汝陽縣公、通直散騎侍郎、中書侍郎。建義年間,辭散騎常侍一職,為平東將軍、太常卿,后來又為鎮(zhèn)東將軍、宗正卿。530年封為平陽王。普泰初年,轉(zhuǎn)任侍中、鎮(zhèn)東將軍、儀同三司、兼為尚書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書左仆射。河陰之變后政局一片混亂,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間,隱為鄉(xiāng)農(nóng)。
中興二年(532年)高歡擊敗爾朱氏,欲立元悅為帝,因無法服眾,只得退而選擇元修。斛斯椿從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輾轉(zhuǎn)尋到元修,元修道:“這該不是把我出賣了吧?”高歡遂親自前來陳誠,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廿五日(6月13日)即位。
元修即位后與高歡的長女結(jié)婚,夫妻彼此都沒有感情。元修與三個堂姊妹姘居,將她們都封為公主。其中,他最喜歡公主元明月。534年元脩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時,元修于七月廿八日(8月22日)率一部分兵眾,偕同情婦明月及明月的哥哥元寶炬等入關(guān)中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文泰。
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由,遙廢其帝號,另立元善見為帝,十日后遷都鄴。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以元修淫及從姊妹有傷大雅為由,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給殺死,改立元寶炬為帝。北魏從此正式分裂成東西魏。
元修死后被宇文泰下令埋進(jìn)草堂佛寺,十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西魏上謚號為孝武皇帝,東魏則稱他為出帝。
家庭成員
祖父:孝文帝元宏
祖母:貴人高照容
父親:廣平武穆王元懷
母親:李氏
后妃
永熙皇后高氏
平原公主元明月,京兆王元愉之女
安德公主,清河王元懌之女
公主元蒺藜
三公主都是元修的堂姐妹
相關(guān)史料
《北史·卷五·魏本紀(jì)第五》:
學(xué)孝武皇帝諱修,字孝則,廣平武穆王懷之第三子也。母曰李氏。帝性沈厚,學(xué)涉,好武事,遍體有鱗文。年十八,封汝陽縣公。夢人有從諱謂己曰:“汝當(dāng)大貴,得二十五年!庇腊踩,封平陽王。普泰中,為侍中、尚書左仆射。
二年中興二年,高歡既敗爾朱氏,廢帝自以疏遠(yuǎn),請遜大位。歡乃與百寮議。以孝文不可無后,時召汝南王悅于梁。至,將立之,宿昔而止。又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彌望見洛陽城西有天子氣,候之乃帝也。于是造第密言之。居五旬而高歡使斛斯椿求帝。椿從帝所親王思政見帝。帝變色曰:“非賣我耶?”椿遂以白歡。歡遣四百騎奉迎帝入氈帳,陳誠,泣下沾襟。讓以寡德。歡再拜,帝亦拜。歡出,備服御,進(jìn)湯沐。達(dá)夜嚴(yán)警。昧爽,文武執(zhí)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勸進(jìn)表。椿入帷門,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視,便不得不稱朕矣!庇谑羌購U帝安定王詔策而禪位焉。即位于東郭之外。用代都舊制,以黑氈蒙七人,歡居其一。帝于氈上西向拜天訖,自東陽、云龍門入。
實永熙元年夏四月戊子,皇帝御太極前殿,群臣朝賀。禮畢,升閶闔門大赦。改中興二年為太昌元年。壬辰,高歡還鄴。五月丙申,節(jié)閔帝殂。以太傅、淮陽王欣為太師,改封沛郡王。以司徒、趙郡王諶為太保。以司空、南陽王寶炬為太尉。以太保長孫承業(yè)為太傅。辛丑,復(fù)前司空高乾位。己酉,以儀同三司、清河王亶為司徒。乙卯,內(nèi)外解嚴(yán)。六月癸亥朔,帝于華林園納訟。丁卯,南陽王寶炬坐事,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以王歸第。己卯,臨顯陽殿納訟。丙戌,詔曰:“間者,兇權(quán)誕恣,法令變常,遂立夷貊輕賦,冀收天下之意。隨以箕斂之重,終納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過此!今歲租調(diào),且兩收一丐,明年復(fù)舊!鼻锲咴赂,以南陽王寶炬為太尉。乙卯,帝臨顯陽殿,親理冤獄。是月,東南道大行臺樊子鵠大破梁軍于譙城,禽其將元樹。八月丁卯,封西中郎將元寧為高平王。九月癸卯,進(jìn)燕郡公賀拔允爵為王。癸丑,改封沛郡王欣為廣陵王;節(jié)閔子勃海王子恕為沛郡王。冬十月辛酉朔,日有蝕之。十一月丁酉,祀圓丘。甲辰,殺安定王朗及東海王曄。己酉,以汝南王悅為侍中、大司馬,開府。葬太后胡氏。十二月丁亥,殺大司馬、汝南王悅。大赦,改元為永興。以同明元時年號,尋改為永熙。是歲,蠕蠕、嚈噠、高麗、契丹、庫莫奚、高昌等國并遣使朝貢。
月癸三年春二月壬戌,大赦。壬午,封左衛(wèi)將軍元斌之為潁川王。夏四月癸丑朔,日有蝕之。辛未,高平王寧坐事降爵為公。五月丙戌,置勛府庶子,箱別六百人;騎官,箱別二百人;閣內(nèi)部曲,數(shù)千人。帝內(nèi)圖高歡,乃以斛斯椿為領(lǐng)軍,使與王思政等統(tǒng)之,以為心膂。軍謀朝政,咸決于椿。分置督將及河南、關(guān)西諸刺史。辛卯,下詔戒嚴(yán),楊聲伐梁,實謀北討。是夏,契丹、高麗、吐谷渾并遣使朝貢。秋七月己丑,帝親總六軍十余萬,次河橋。高歡引軍東度。丙午,帝率南陽王寶炬、清河王亶、廣陽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騎宿于瀍西楊王別舍。沙門都維那惠臻負(fù)璽持千牛刀以從。有牛百頭,盡殺以食軍士。眾知帝將出,其夜亡者過半。清河、廣陽二王亦逃歸。略陽公宇文泰遣都督駱超、李賢和各領(lǐng)數(shù)百騎赴。駱超先至。甲戌,賢和會帝于崤中。己酉,高歡入洛,遣婁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領(lǐng)左右侍官追帝,請回駕。高昂率勁騎及帝于陜西。帝鞭馬長騖至湖城,饑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麥飯壺漿獻(xiàn)帝。帝甘之,復(fù)一村十年。是歲二月,熒惑入南斗,眾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鄴。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變。及聞帝之西,慚曰:“虜亦應(yīng)天乎?”帝至稠桑,潼關(guān)大都督毛洪賓迎獻(xiàn)食。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趙貴、梁御甲騎二千來赴,乃奉迎。帝過河謂御曰:“此水東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謁洛陽廟,是卿等功也!钡奂白笥医粤魈。宇文泰迎帝于東陽,帝勞之,將士皆呼萬歲。遂入長安。以雍州公廨為宮,大赦。甲寅,高歡推司徒、清河王亶為大司馬,承制總?cè)f機,居尚書省。歡追車駕至潼關(guān)。九月己酉,歡東還洛陽。帝親督眾攻潼關(guān),斬其行臺華長瑜,又克華州。其冬十月,高歡推清河王亶子善見為主,徙都鄴,是為東魏。魏于此始分為二。帝之在洛也,從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陽王同產(chǎn)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懌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內(nèi)宴,命諸婦人詠詩;蛟侕U照樂府曰:“朱門九重門九閨,愿逐明月入君懷!钡奂纫悦髟氯腙P(guān)。蒺藜自縊。宇文泰使元氏諸王取明月殺之。帝不悅,或時彎弓,或時推案,君臣由此不安平。閏十二月癸巳,潘彌奏言:“今日當(dāng)慎有急兵。”其夜,帝在逍遙園宴阿至羅,顧侍臣曰:“此處仿佛華林園,使人聊增凄怨!泵∷瞬ㄋ跪t馬,使南陽王躍之。將攀鞍,蹶而死,帝惡之。日晏還宮,至后門,馬驚不前,鞭打入。謂潘彌曰:“今日幸無他不?”彌曰:“過夜半則大吉,”須臾,帝飲酒,遇鴆而崩,時年二十五。謚曰孝武。殯于草堂佛寺。十余年乃葬云陵。始宣武、孝明間謠曰:“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嚙斷索。”識者以為索謂本索發(fā),焦梨狗子指宇文泰,俗謂之黑獺也。
人物評價
《北史》:帝性沈厚,學(xué)涉,好武事,遍體有鱗文。
《北史》:須臾,帝飲酒,遇鴆而崩,時年二十五。謚曰出帝。
《魏書》:性沉厚少言,好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