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詹宗祐(Tsung-Yu Chan,1963.10.6-2011.1.17)。1987年從 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yè),旋入 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師事 王吉林先生。1990年,以畢業(yè)論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 鄴城》獲得碩士學位。服役兩年後,到 彰化建國工專(先後改為建國技術學院、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教,曾先後兼任社會科主席、通識學程教學組組長、圖書館采編組組長等行政職務。1994年考取中國文化大學博士班。2003年6月,以《隋唐時期 終南山區(qū)研究》獲得博士學位。
學位論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鄴城》,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
《隋唐時期終南山區(qū)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著作
《點校本兩唐書?眳R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單篇論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鄴城水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建國學報》第14期,1995年,頁249-256。
〈 潘鏞《舊唐書食貨志箋證》補證〉,《建國學報》第16期,1997 年,頁73-88(第二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發(fā)表會發(fā)表)。
〈《 舊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本紀之部〉,《建國學報》第17期,1998年,頁71-87。
〈《舊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志之部〉,《建國學報》第18期,1999年,頁143-158。
〈《舊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列傳之部〉,《建國學報》第18 期,1999年,頁159-178。
〈近二十年 (1978-1998) 新校本二十五史內文校正論著索引——中古之部〉,《漢學研究通訊》,18:4(1999年),頁526-537。
〈《新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紀、傳之部1980-1999〉,《建國學報》第19期,2000年,頁39-47。
〈《新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志之部〉,《建國學報》第20期,2001年,頁27-36。
〈《新唐書》史文校正整理初稿——表之部〉,《建國學報》第20期,2001年,頁37-47。
〈從 柳宗元的《 捕蛇者說》談唐代幾個有關蛇的問題〉,《國文天地》,18:2(2001年),頁45-49。
〈唐五代時期 秦嶺山區(qū)猿猴的記載、利用與采捕〉,《史學匯刊》第18期(2002年)。
〈從 阿富汗的羊皮帽說中國唐宋時期的鹿胎冠〉,《國文天地》,第219期(2003:8)。
〈論隋唐五代時期秦嶺山區(qū)庶民的經(jīng)濟生活及其特色〉,發(fā)表於〈西部歷史環(huán)境與文明的演進——2004年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疆: 烏魯木齊),後收入《西部歷史環(huán)境與文明的演進》(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207-頁226。)
〈文史校箋的思考——以 楊明照箋注《 抱樸子外篇·疾謬篇》為例〉,發(fā)表於僑光技術學院主辦「2005社會變遷與人文思維學術研討會」((2005/06/10)。
〈論傳統(tǒng)中國時期的野味—— 竹鼠〉(《中國飲食文化》,2006: 01,頁87-頁116 。
〈試論隋唐時期終南山區(qū)的旅游〉,《 白沙歷史地理學報》(彰化師范大學)第一期,2006年4月,頁1-頁36 。
〈試論中國史影像資料在中國文化史教學中的利用〉,開南管理學院通識中心主辦「第四屆「國家治理、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