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生平
1958年響應縣委“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和全村90余名社員奔赴南谷洞水庫,在工地上哪里艱險他就往那里闖,哪個活苦就揀那個活干,人稱“小老虎”,在工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引漳入林工程動工后,任羊成轉移到紅旗渠工地劈山修渠,放炮后,經(jīng)常有松散石頭掉下來,給在崖下修渠民工帶來很大危險。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領導上決定成立除險隊,任羊成第一個報名,被大家推選為除險隊長,他終日帶領隊員們腰系大繩,飛崖下嶄,凌空除險,掃除障礙,被群眾稱為“飛虎神鷹”。
2人物歷史
有一次,他爬上通天溝除險,失足跌在圪針叢里,當掙扎著爬起來的時候,脊背上扎滿了尖尖的棗刺兒,忍著疼痛,又爬上山崖,堅持除險。晚上,房東老大娘和兒媳婦給他挑刺,一個鐘頭,挑了一手窩,卻一聲不吭。
又一次,在虎口崖除險,當快要撲進凹檐里的時候,不巧凹檐頂?shù)粝乱粔K石頭,砸在他的嘴上,三顆牙齒橫在嘴里,一陣麻木,鮮血順著嘴角流下來,他取掉牙齒,忍著巨痛,一直堅持到完成任務從崖嶄下來。.工地領導讓他去醫(yī)院治療,但他放心不下,惦念著自己不去除險,修渠民工就會多一分危險。第二天,戴著口罩背著大繩又上山嶄除險。這種冒一人之險,保眾人之安的無私奉獻精神,一直被人們稱頌。1965年和1966年,總干渠和三條干渠竣工通水典禮時,他被評為紅旗渠建設模范和特等模范。
3不服外國人
其實任羊成對紅旗渠的赤子情結,還表現(xiàn)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通過與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烏蘭夫、姬鵬飛、吳學謙、陳永貴、趙樸初、錢正英、陳慕華等,陪同來訪的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國朋友參觀紅旗渠,向世界介紹紅旗渠和“紅旗渠精神”,讓那時的外國各界人士對新中國的“第二大奇跡”倍加仰慕的工作之中。任羊成也就是通過那段日子,同已故的原國家主席、政協(xié)主席李先念結下了深厚情誼。至今讓任羊成難以忘懷的是當時還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為陪同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來林縣參觀訪問,曾在1974年春季來了兩次,他也就有幸兩次同李副總理在一起共話紅旗渠。第一次是李副總理先期來為卡翁達總統(tǒng)勘察參觀路線。當時他陪同李副總理從青年洞、分水苑,到桃源渡槽、紅英匯流的一天時間里,他只知道那位平易近人、談笑風生的中央首長是個很不小的官,但究竟是誰,一點兒也不知曉。直到李副總理在河順火車站臨上火車前問他:“羊成,你陪了我一天,知道我是誰嗎?”在他回答說不知道后,李副總理才告訴他:“我是先念!以后有什么情況就與我聯(lián)系!”他才驚異這位廣播里,人們的傳說里經(jīng)常提到的大官,竟也是個非常普通的人。時隔不久的2月25日,李副總理陪同卡翁達,帶領內有七、八個國家的各界人士,連同省、地縣各級主要領導,共有上百人的參觀團來到青年洞參觀。到青年洞不久,據(jù)翻譯介紹,幾名美國、蘇聯(lián)客人聽了他關于青年洞的修建經(jīng)歷,以及任羊成的情況介紹后,根本不相信“青年洞”是人工打出來的,任羊成那樣一個小個子農民,也不可能會凌空除險。為了讓這幾個外國人認識英雄的林縣人,李副總理急中生智,問任羊成:“羊成,能不能現(xiàn)場給他們表演表演,讓他們看咱中國人到底有沒有這個志氣和能力!”任羊成不假思索回答“完全行,沒有問題!”后,便立馬安排青年洞管理段四名工作人員打開倉庫,抬出了兩大盤拳頭般的粗繩,以及鋼釬、鋼鍬,自己麻利地系上了腰帶和繩子。當他們要向山上走去時,這幾個美國、蘇聯(lián)人才擺手制止,并伸出大拇指,連連說:“林縣人真了不起!真了不起!”經(jīng)過這一小小插曲,李副總理對他的好感頓生。后又通過一天的陪同中向他詳細了解紅旗渠修建過程,紅旗渠產(chǎn)生的作用,特別是對他在應對不少外國人提出的各種刁鉆古怪問題時表現(xiàn)出的隨機應變非常滿意。當天就指示縣里主要領導,“以后凡有外國人來,必須讓任羊成參加接待。”他果然不負李副總理厚望,在參加的上百次接待中,從未發(fā)生政治上的失誤,深受各級領導好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