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熊育群,1962年端午生于湖南汨羅,1983年同濟大學建筑工程系畢業(yè),從事過建筑設計、新聞記者、出版編輯與發(fā)行工作,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羊城晚報高級編輯。 1985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全國各報刊及選集,獲過冰心文學獎、全國報紙副刊年賽獎、優(yōu)秀作呂獎等多種獎項。出版詩集《三只眼睛》,散文集《隨花而起》、《靈地西藏》,長篇作品《西藏的感動》、《走不完的西藏》,藝術大師對話集《一直在奔跑》。
第二屆冰心散文獎近日揭曉,《羊城晚報》熊育群《生命打開的窗口》摘得桂冠。《生命打開的窗口》是一篇對親情、生命具有深切體驗的作品,有著濃郁的哲思色彩。在《人民文學》發(fā)表以后,已被許多書報刊轉載。
名人概述 熊育群,1962年端午生于湖南汨羅,1983年同濟大學建筑工程系畢業(yè),從事過建筑設計、新聞記者、出版編輯與發(fā)行工作,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羊城晚報高級編輯。
名人業(yè)績
1985年開始文學 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全國各報刊及選集,獲過冰心文學獎、全國報紙副刊年賽獎、 優(yōu)秀作品獎等多種獎項。出版詩集《三只眼睛》, 散文集《隨花而起》、《靈地西藏》,長篇作品《西藏的感動》、《走不完的西藏》,藝術大師對話集《一直在奔跑》。
生平
熊育群,1962年端午節(jié)生于湖南汨羅,1983年同濟大學建筑工程系畢業(yè),任過建筑工程師、報紙副刊高級編輯、一級作家。1985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獲得過第二屆冰心散文獎、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第十三屆冰心文學獎、全國報紙副刊年賽一等獎,作品雜志全國敘事體散文大賽一等獎等,散文連續(xù)四年入選中國年度散文排行榜。出版有詩集《三只眼睛》,散文集《隨花而起》、《春天的十二條河流》、《靈地西藏》、《羅馬的時光游戲》、《雪域神靈》,長篇作品《西藏的感動》、《走不完的西藏》、(兩書曾進入暢銷書排行榜),攝影散文集《探險西藏》,文藝對話錄《一直在奔跑》等14部作品。
是一個富有好奇心并喜歡在路上的人,不喜歡墨守成規(guī),青年時代因為寫詩拋棄了建筑學專業(yè),詩風冷峭、奇異,有著沉思默想的品質。而立年由湖南長沙遷居南方廣州,開始轉向散文寫作,生命的感受與自然奇妙的結合,鑄就了一個人另類的心靈史,作品來自生命最深處的體驗——感覺、情感、死亡、悟,它們是靈魂的秘語。近年眼光從大自然投向歷史的深處,看到大地上逝去的事物,體驗人生過客的蒼茫。
作品欣賞
《怒江、瀾滄江,給我一雙目光》
怒江又叫潞江,發(fā)源于青海和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口附近,上游自河源到洛隆縣的嘉玉橋稱那曲,它深入高原內部,向東南流經(jīng)平淺谷地,河床坡度較小,水面較寬,流速不大。怒江在中國境內長約2013公里,流域面積達12.48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國境的水量比黃河入海水量還多。
瀾滄江發(fā)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北麓,上游叫扎曲,向東南流至昌都后進入橫斷山脈,從而奔流在他念他翁—怒山和寧靜山—云嶺之間。河源至昌都為上游,其特點與怒江上游相似。昌都以下稱為瀾滄江。瀾滄江在我國境內長2153公里,流域面積為16.14萬乎方公里,流出國境的水量也大大超過了黃河的入海水量。
本書為作者的親身游歷創(chuàng)作《怒江瀾滄江給我一雙目光》。
《走進西藏:雪域神靈》
西藏,因其遙遠、海拔高,鮮有人能在那兒進出自如,而造成它在多數(shù)人心中的神秘形象。也正因如此,吸引了很多人對它的向往,F(xiàn)在,本書作者一如大多數(shù)其他人,懷著敬畏、喜悅的心情,上路去游西藏了。如果你跟作者一樣,也是個西藏向往者,如果你對旅游感興趣,那本書絕對適合你口味。
這是本西藏游記。全書從作者出發(fā)旅游開始寫起,以通俗易懂、生動美妙的語言,為我們敘述了他在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其間,也穿插了諸多歷史,絕對是本名副其實的旅游文化讀物。
《羅馬的時光游戲》
簡介
個人的視角尋找和發(fā)現(xiàn)歐洲文化藝術
東西方文明新的碰撞與解讀
靈動的文字點燃大地的風情
目錄
春天的選舉與謀殺
對心教堂鐘樓
諾曼底飄忽的目光
諾曼底海灘之樹
山頂上的國家
貢多拉
行走&記憶
一轉身薩沃那就走了
朱麗葉故鄉(xiāng)維羅納
一個小鎮(zhèn)與一條河流
威尼斯水巷
海濱降臨的神跡
三少女
羅馬的時光游戲
羅馬廢墟
寂寞特里爾
紐倫堡廊橋
一個國王的夢境
新天鵝堡
行走語錄
巴黎蓬皮杜廣場少女
復活感受(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