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騏(1378—1425)本名李馬,字德良,一作彥良,福建長樂沙京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自幼聰慧異常,十歲即能通讀《孝經(jīng)》、《論語》,洞悉其義。永樂十五年(1417)福建鄉(xiāng)試第一,解元。次年會試第一,會員,廷試又第一,狀元。為明代科舉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明成祖認(rèn)為狀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筆書寫“其”字于“馬”字的右邊,改名為李騏。三日后臚唱三遍,均無應(yīng)答者。永樂帝忙解釋說:“即李馬也”,李騏才出列受詔,賜紗帽、銀帶朝服。以后,李騏每寫姓名,均將“騏”字墨書“馬”旁,朱書“其”字。有記載說,上科狀元陳循在李騏榜揭榜之前曾做一夢,夢見新科狀元為一木人騎在馬上,手執(zhí)一令字黃旗。等到金殿傳臚之時(shí)知是李騏。木人為李,黃旗正好應(yīng)御書“其”字。當(dāng)然這都是后人牽強(qiáng)附會之說。
李騏為人耿介有氣節(jié),在翰林考校恭勤,廉謹(jǐn)不怠。又講孝道,與人交往和善爽直,見人有不是處,總要當(dāng)面指出,從不背后議論。永樂二十一年(1423),奉命典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去取進(jìn)退,不徇私情,時(shí)論稱善。永樂二十二年(1424),李騏染病,得知永樂帝去逝的消息后,他帶病哭靈,遂病情加重。半年之中又連奔繼母和妻子之喪,洪熙元年(1425)十月卒于家中,享年48歲。
李騏與永樂壬辰科狀元馬鐸為同母異父兄弟。一時(shí)傳為美談。
人物趣事
長樂 首石山,俗稱狀元峰,因此山與長樂在短短十二年里連出兩狀元有關(guān)。據(jù)《長樂縣志》記載:“首石鳴則大魁出,明永樂間再鳴,而馬鐸、李騏相繼掄元至今傳為佳話”。明弘治間長樂縣教諭潘援游首石山有“欲喚山靈問消息,大魁來歲為誰鳴”之句。而更為出奇的是,這長樂兩狀元竟是同母異父兄弟!肚鼗达L(fēng)月》云:馬鐸并非正室所出,其母為馬父妾,生鐸后,乃父念及李姓好友無子,將鐸母贈之,后生李騏,初名馬,其意不解自明。一妾從二姓而生兩狀元,實(shí)乃千古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