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唐汝詢(約公元一六二四年前后在世)明末清初學者。字仲言,華亭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熹宗天啟中前后在世。生五歲而瞽。末瞽能識字,既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詩,無不瑯瑯上口。嘗撰《唐詩解》、《唐詩十集》等書,援據(jù)賅博,當時目為異人。汝詢工于詩,有《編蓬集》十卷,后集十五卷,《四庫總目》及《姑蔑集》等并傳于世。錢謙益稱他的《唐詩選》時有新義。
唐汝詢自幼酷愛文化和知識,自3歲起與哥哥讀書認字,可到5歲那年,因一場大病,他失明了。他很痛苦,但他并沒有退縮,反而激勵了他刻苦學習的勁頭。唐汝詢動盡腦筋終于創(chuàng)造了條件——用手摸,他的結繩記事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加上他刻苦學習的勁,終于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