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慎靖郡王: 愛新覺羅·胤禧。1711-1758)
雍正帝 胤禛(zhēn)即位后,為避名諱改為“允”字排行, 胤禧因此又作“ 允禧”。
詳盡生平
胤禧自幼聰慧好學(xué),從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0歲開始隨駕巡幸,連續(xù)三年。 康熙帝謝世,年12歲。
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十八日,封 固山貝子。同年五月二十八日,晉多羅 貝勒。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 胤禧23歲起隨同 果親王胤禮辦理 鑲紅旗滿洲 都統(tǒng)事務(wù)。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一日,被正式任命 正黃旗漢軍 都統(tǒng)。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二十日,乾隆降諭旨“幼好讀書,識見明晰,辦理旗物亦屬妥協(xié),朕意欲封為郡王!(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雍正十三年十月);同年十一月, 胤禧正式晉郡王,是為“多羅慎郡王”;生母陳氏隨之由“貴人”晉為“皇祖熙嬪”。
乾隆四年(1739年)八月,奉命在內(nèi)廷行走。
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初十,監(jiān)管 正白旗滿洲 都統(tǒng)事務(wù)。
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初六,協(xié)同 大學(xué)士 鄂爾泰充玉牒館 總裁,負責(zé)簒修皇室族譜《玉牒》。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二十四, 胤禧被免 宗人府事。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年五月二十一日亥刻,因病故,年四十八歲。謚號賜“靖”。寢葬于 淶水縣洛平村。
胤禧一生能文能武, 仕途順利,詩畫文采在 康熙諸子中較突出。自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著有《花間堂》、《紫瓊嚴詩草》。其畫風(fēng)遠習(xí)五代時南唐畫家 董源,近學(xué)明代畫家 文徵明。
家庭
嫡福晉祖氏,佐領(lǐng)祖建吉之女;
側(cè)福晉周氏,頭等 侍衛(wèi)六格之女;
側(cè)福晉吳氏,吳勛臣之女;
側(cè)福晉關(guān)氏, 員外郎博色之女。
第一女,雍正五年丁未三月二十四日未時生,母為側(cè)福晉趙氏六格之女;女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二八日申時卒,年五歲。
第二女 縣君,雍正五年丁未七月七日亥時生,母為側(cè)福晉 瓜爾佳氏外博色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十二月,嫁 科爾沁 博爾濟吉特氏臺 吉古穆;縣君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二月初一日酉時卒,年七十八歲。
第一子弘昴,雍正六年戊申二朋十一日酉時生,母側(cè)福晉吳氏,吳勛臣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六日亥時卒,年十五歲。
第二子弘旬,雍正九年辛亥三月初九日子時生,母側(cè)福晉周氏,頭等侍衛(wèi)六格之女;乾隆十四年己巳七月二十六日丑時卒,年十九歲。
第三女 縣主,雍正十一年癸丑正月十一日丑時生,母為 嫡福晉祖氏祖建器之女;乾隆九年甲子十二月,嫁喀爾喀札薩克多羅郡王寨 桑多爾濟;縣主 乾隆六十年乙卯二月初一日巳時卒,年六十三歲。
第四女,雍正十一年癸丑九月十四日亥時生,母為側(cè)福晉趙氏六格之女,與第一女同母;女乾隆六年辛酉四月初四日申時卒,年九歲。
嗣孫和碩質(zhì) 莊親王 永瑢。
世系
慎郡王, 清朝世襲 郡王。 乾隆十三年( 1726年), 康熙帝第二十一子 胤禧被封為郡王,封號 慎。后以 乾隆帝六子 永瑢為嗣孫,1772年更封號 質(zhì),未得 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八代九位。
慎郡王/質(zhì)(親)郡王
1730年—1758年:慎靖郡王 允禧初封貝子,同年進貝勒,1735年進郡王,謚號 靖
1759年—1790年:質(zhì)莊親王 永瑢允禧嗣孫,初封貝勒,1772年進郡王,1789年進親王,謚號 莊
1790年—1804年:質(zhì)恪郡王 綿慶永瑢六子,降爵為郡王,謚號 恪
1809年—1839年:追復(fù)貝勒 奕綺綿慶一子,降爵為貝勒,1839年革爵,1842年追復(fù)
1845年—1865年:已革貝子 載華奕綺嗣子,降爵為貝子,1865年革爵歸宗
1865年—1881年:奉恩鎮(zhèn)國公載鋼奕綺嗣子,降爵為奉恩鎮(zhèn)國公
1881年—1882年:已革奉恩鎮(zhèn)國公 溥泰載鋼一子,1882年革爵
1883年—1897年:奉恩鎮(zhèn)國公 溥齡載鋼二子
1897年—?:奉恩鎮(zhèn)國公 毓亨溥齡一子
溥齡支系
1872年—1883年:二等鎮(zhèn)國將軍 溥齡載鋼二子,1883年襲奉恩鎮(zhèn)國公
溥霖支系
1872年—1884年:一等輔國將軍溥霖載鋼四子,無嗣
溥量支系
1887年—?:輔國將軍溥量載鋼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