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布魯默的主要觀點是:①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自我的個人組成的,人類創(chuàng)造并使用符號來表示周圍的世界。②互動是個人、他人和群體之間意義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續(xù)過程。③符號互動創(chuàng)造維持和改變社會結構。④社會學方法必須著重于研究人們作出情景定義和選擇行動路線的過程。⑤理論應能解釋互動過程,并指出一般行動和互動發(fā)生的條件。只有持續(xù)的參與觀察-檢驗方法才適合于互動分析。
Herbert Blumer 布魯默 (1900——1987):美國社會學家。符號互動論的主要倡導者和定名人。1922年獲密蘇里大學碩士學位。1927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22年起在密蘇里大學講授社會學。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學、密歇根大學和夏威夷大學任社會學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社會學系主任。1934年起擔任美國普倫蒂斯·霍爾出版社《社會學叢書》主編;1941~1952年任《美國社會學雜志》主編;1955年任美國社會問題研究會主席;1956年任美國社會學協(xié)會主席;1962~1966 年任國際社會學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品有《電影和品行》、《勞資關系中的社會理論》、《工業(yè)化與傳統(tǒng)秩序》、《符號互動論:觀點和方法》。
布魯默的主要觀點是:①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自我的個人組成的,人類創(chuàng)造并使用符號來表示周圍的世界。②互動是個人、他人和群體之間意義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續(xù)過程。③符號互動創(chuàng)造維持和改變社會結構。④社會學方法必須著重于研究人們作出情景定義和選擇行動路線的過程。⑤理論應能解釋互動過程,并指出一般行動和互動發(fā)生的條件。只有持續(xù)的參與觀察-檢驗方法才適合于互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