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托馬斯·埃斯特拉達·帕爾馬(Tomás Estrada Palma) (1832年7月9日-1908年11月4日) 古巴政治人物. 首任古巴總統(tǒng)。
為爭取獨立而奮斗
埃斯特拉達·帕爾馬是在十年戰(zhàn)爭中一個重要的古巴將軍。曾被西班牙軍隊俘虜并流放,在被放逐期間,他前往紐約,在那里他與何塞·馬蒂一起工作。馬蒂死后,埃斯特拉達·帕爾馬成為古巴革命黨新的領導人。他在華盛頓尋求援助,成功地使美國國會通過聯(lián)合決議,這項法案是導致美國宣戰(zhàn)西班牙的其中一個因素,美國介入了戰(zhàn)爭,史稱美西戰(zhàn)爭,要求古巴擺脫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
首屆
在倫納德·伍德將軍管理古巴幾年后,舉行了選舉。以何塞·米格爾·戈麥斯為首的共和黨保守派和阿爾弗雷·扎亞斯為首的國家自由派,雙方支持埃斯特拉達·帕爾瑪。他雖然停留的全部時間都在美國,在那兒他是一個公民。1901年12月31日埃斯特拉達·帕爾馬當選總統(tǒng),他的政治如同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
美軍離開后,古巴政府簽署了一項法案,降低對美國產(chǎn)品關稅,并將普拉特修正案納入自己的憲法。1903年2月16日埃斯特拉達·帕爾瑪簽訂了美國-古巴互惠條約,同意租借關塔那摩灣地區(qū)給美國,用作海軍基地和煤站。
第二任期
1906年埃斯特拉達·帕爾馬連任,但這次自由派反對,聲稱選舉舞弊。美國軍事介入,不久埃斯特拉達·帕爾馬辭職,抗議羅斯福的意愿,查爾斯·馬貢在古巴建立了另一個美國政府,對古實行3年的軍事占領。
個人生活
埃斯特拉達·帕爾馬出生在古巴的巴亞莫(Bayamo),是安德列斯·埃斯特拉達·帕爾馬(Andres Estrada Palma)和瑪麗亞·坎德拉里亞·塔馬約(Maria Candelaria de Palma Tamayo)之子。在洪都拉斯與吉諾維瓦·瓜迪奧拉·阿維蘇(Genoveva Guardiola Arbizu)結(jié)為夫婦,吉諾維瓦是洪都拉斯總統(tǒng)何塞·桑托斯·瓜迪奧拉的 女兒。他是一名律師,逝世于古巴圣地亞哥。
塑像
在哈瓦那德洛斯總統(tǒng)大道("Avenida de los Presidentes")豎立有埃斯特拉達·帕爾馬的塑像。它被卡斯特羅的革命者推倒,據(jù)說是因為他們指責埃斯特拉達·帕爾瑪開始倒向美國,美國才對古巴進行干涉。如今家腳趾和一雙鞋還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