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自幼好學,尤工詩對。清光緒年間,在家鄉(xiāng)設館授徒,曾在井灣里設私塾,教過毛澤東10個月的書。后入湘潭師范講習所學習,結(jié)業(yè)后仍回鄉(xiāng)執(zhí)教。
民國10年(1921)到云南,在何海靖部任少校文書,不久棄武經(jīng)商,在川東南經(jīng)營茶葉等。民國14年,棄商回鄉(xiāng)教私塾。次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榜R日事變”后叛變,但未作損害黨組織的事?谷諔(zhàn)爭時期,協(xié)助中共組織照顧毛楚雄,曾任《韶山毛氏四修族譜》總纂,在譜中贊揚毛澤東“閎中肆外,國爾忘家”。
1950年,兩度被邀出席湘潭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次年,受聘為湖南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后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幾次進京,請毛澤東為家鄉(xiāng)的湘潭大學、韶山學校、東山學校題寫校名。
與毛澤東的軼事
1906年秋,毛澤東到井灣里私塾毛宇居門下讀書。他仍然是那樣聰穎好學,深得老師喜愛。但他仍是那樣頑皮淘氣,使老師深感頭痛。一次毛宇居外出,臨行前規(guī)定學生要在屋里背書。先生剛走,毛澤東就背著書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一面背書,一面摘毛栗子,書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書包;氐剿桔,他給每個同學送上幾顆,也孝敬先生一份,先生卻責問他:“誰叫你到處亂跑?”毛澤東答:“悶在屋里頭昏腦漲,死背硬讀也是空的。”“放肆!”先生氣得漲紅了臉,指著天井說,“我要你做一首贊井的詩!泵珴蓶|圍著天井轉(zhuǎn)了兩圈,便開口吟道:“天井四方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yǎng)不長。”這首詩借題發(fā)揮,頗有寓意,最后兩句更是令人回味。毛宇居驚喜難抑,終生不忘。
后來毛宇居對毛澤東因材施教。針對毛澤東基礎好、領(lǐng)悟力高,他就布置高深一些的教材讓他學;鑒于毛澤東求知欲強,他就將自己的一些藏書借給他看,擴大他的視野。
1907年夏,毛澤東離開了井灣里私塾,停學在家務農(nóng),但是在以后,他們的關(guān)系一直沒斷。1919年10月,毛澤東母親文七妹病逝,毛宇居協(xié)助料理后事,毛澤東寫下了情真意切的《祭母文》長詩和兩副靈聯(lián)。毛宇居將祭文收藏起來,保存了30年,新中國成立后交給政府,刻于毛澤東父母合葬墓右側(cè)的漢白玉上。這是現(xiàn)知毛澤東所寫古典詩詞中最長的一首詩。
1921年春和1925年上半年,毛澤東兩次回鄉(xiāng),均去拜訪毛宇居,并將家里的私事托付給他料理。1927年1月,毛澤東在湖南各地考察農(nóng)民運動時再次回到家鄉(xiāng),毛宇居率毛氏父老在毛震公祠召開歡迎大會,并致歡迎詞。
大革命失敗后,毛宇居冒險保存了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讀書時的聽課筆記《講堂錄》和《倫理學原理》的批語,共一萬多字。1932年,毛宇居曾冒死保護毛澤東的祖墳;他還盡力保護和照顧毛澤東的親屬,如毛澤覃的妻子周文楠、兒子毛楚雄、岳母周陳軒等。
1940年,毛宇居等人一起在家鄉(xiāng)第四次修訂韶山毛氏族譜,其中詩賦多出于毛宇居之手。在反動統(tǒng)治下,他以極大的勇氣稱贊毛澤東“閎中肆外,國爾忘家”。
毛澤東也一直沒有忘記他。當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國共第二次合作后,他們立即書信取得聯(lián)系、互通情況、互相問候。湖南解放不久,毛澤東便給毛宇居捎信,邀他來京相聚。
毛宇居曾三次進京看望毛澤東。1951年9月,毛澤東熱情地接待了毛宇居,安排他出席國慶觀禮和國慶宴會,游覽北京名勝古跡。當天氣漸冷時,毛澤東給他買了皮大衣和皮鞋。毛宇居牙不好,毛澤東又派人送他到醫(yī)院鑲了牙。
1952年冬,毛宇居受韶山鄉(xiāng)政府委托第二次進京,請毛澤東為家鄉(xiāng)新辦的學校起名、題名,毛澤東聽說家鄉(xiāng)辦學校,非常高興,就題寫了“韶山學!,他解釋說:“辦小學,以后學校發(fā)展還可以辦中學、大學!1959年,毛澤東回韶山,曾到這所學校視察,與全校師生合影留念。1958年,湘潭縣委想創(chuàng)辦湘潭大學,又一次委托毛宇居進京,請毛澤東題寫校名,毛澤東再次熱情接待了他,并題寫了校名。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xiāng),他交代工作人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大哥接來”。毛宇居夫婦和孩子們來到韶山招待所,毛澤東與他們作了長談。
驕陽似火,毛澤東邀毛宇居在韶山水庫游泳。游泳過后他們一起來到了毛震公祠,看到這里的陳設依舊,毛澤東心潮難平,他對毛宇居說:“1927年我回來考察農(nóng)民運動,你們就在這里敲鑼打鼓歡迎我!泵罹芋@異地說:“主席,你還記得?”“怎么不記得呢,你還在歡迎會上致詞:u2018毛君澤東,年少英雄,到處奔走,為國為民,今日到此,大家歡迎。u2019”毛澤東順口背出了當年的歡迎詞,更讓鄉(xiāng)親們欽佩不已。
當晚毛澤東宴請當年的老黨員、赤衛(wèi)隊員、軍烈屬和鄉(xiāng)親。他將毛宇居安排在上座,并第一個向他敬酒。毛宇居激動不已,連忙起身謙讓:“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回答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毛澤東的尊師佳話很快在韶山一帶廣為流傳。
格外賞識毛澤東
天資聰明的毛澤東,在私塾里得到堂兄毛宇居的格外賞識。他勤奮好求,博聞強記,除了嚴格按規(guī)定誦讀經(jīng)書外,還大量閱讀時人認為旁門歪道的雜書——中國古代小說,如《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對于小說中的人物及故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平日給人講故事或?qū)懳恼拢偸切攀帜閬,活靈活現(xiàn)。
在毛宇居的學生中,毛澤東是最“淘氣”和難教的一個,因為他常常跟老師“作對”,有時毛宇居在上面講課,毛澤東卻在下面看小說。毛宇居拿他沒辦法,就故意多點《左傳》之類的經(jīng)書課文讓他背誦,但這也難不倒“博聞強記”的毛澤東,每次,他均能應付裕如。
對于私塾里的生活,毛澤東后來曾有一段回憶,他說:“我熟讀經(jīng)書,但我并不喜歡它們,我愛看的是中國古代小說,特別是關(guān)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時候,盡管老師嚴加防范,還是讀了《精忠傳》、《水滸傳》、《三國》和《西游》許多故事,我?guī)缀醣车贸,而且反復討論了許多次。”
毛澤東雖然不滿意毛宇居的教學方式,但他在堂兄的門下卻學到了許多難得的知識。特別是毛宇居專門為他點讀的《左傳》,大大地拓寬了他的歷史知識和視野。《左傳》是一部反映春秋戰(zhàn)國時期政治、軍事、外各方面活動、總結(jié)各國興亡更迭的經(jīng)驗教訓的編年史,在毛宇居的督促下,毛澤東對《左傳》不僅背誦如流,而且可融會貫通,這使他對中國歷史開始有了一定的興趣。后來隨著年齡增長和實際斗爭的需要,這種興趣促使他對中國歷史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用來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與此同時,通過對中國史書的廣泛涉獵,毛澤東也熟悉了不少歷史典故和戰(zhàn)例,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毛澤東在毛宇居門下讀了十個月的書,雖然讓這位老師淘了不少“氣”,但也使這位慧眼識珠的老師發(fā)現(xiàn)了毛澤東是一位奇才。當后來毛澤東不滿足于在家務農(nóng)而要去湘鄉(xiāng)東山小學堂求學時,毛宇居還專門來到上屋場,向堂叔毛順生極力贊賞堂弟天資過人、不同凡響,將來定成大器。正是在毛宇居的力薦下,毛順生終于同意了兒子去湘鄉(xiāng)求學的要求,毛澤東才得以走出閉塞的韶山?jīng)_,在革命的大風大浪中,成為震撼中國和世界的偉人。
家族里忠厚正派的長者
毛澤東從1910年離開韶山?jīng)_后,長期在外參加革命工作,家鄉(xiāng)的許多事情全托付給堂兄兼塾師毛宇居去辦理,因為毛宇居不僅有文化,而且人品正派,可靠可信。他們兄弟之間一直保持著書信聯(lián)系。
1919年10月,毛澤東之母文七妹不幸病逝,毛澤東回鄉(xiāng)料理喪事,悲痛中寫了兩副靈聯(lián)和一篇《祭母文》,交給毛宇居保存。毛宇居深知堂弟毛澤東將來必成偉人,其墨跡定然名垂青史,遂小心謹慎地將這些墨跡保存了三十多年,直到全國解放后才鄭重地上交給人民政府珍藏。1921年春和1925年夏,毛澤東兩次回韶山,均親自到東茅塘去拜訪啟蒙老師毛宇居,并同他商量過國民革命和農(nóng)民協(xié)會等問題。
1927年7月,毛澤東因考察湖南農(nóng)民運動的情況再次回到韶山。毛宇居率家鄉(xiāng)父老在毛氏宗祠召開了熱烈的歡迎會,會上,毛宇居熱情洋溢地祝詞:“毛澤東,年少英雄,到處奔走,為國為民,今日到此,大家歡迎!”毛澤東在會上發(fā)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熱情頌贊“農(nóng)民運動好得很!”
大革命失敗后,湖南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毛宇居與毛澤東失去了聯(lián)系,他繼續(xù)以教書為生,但內(nèi)心依然惦記著毛澤東這位堂弟兼學生的安危。
毛澤東在神州大地叱咤風云,韶山實際上是中國革命的一個晴雨表。圍繞毛澤東家發(fā)生過許多事情。1930年,何鍵、許克祥派人來韶山掘挖毛澤東的祖墳,毛宇居和掘墓者斗智斗勇,巧妙地保護了祖墳。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共兩黨重新合作,毛宇居才與毛澤東聯(lián)系上了。1938年5月,他給堂弟寫信,告之家鄉(xiāng)現(xiàn)況,特別是毛澤東的親朋故舊的生活詳情。半個月后,便得到了毛澤東的親筆回信,并再次懇請恩師多為家鄉(xiāng)的事情操勞。
1941年,毛宇居與毛國翹等人一起在家鄉(xiāng)編寫《民國辛巳四修韶山毛氏族譜》。該譜從韶山毛氏始祖毛太華編起,一直到當時的澤、遠、世諸輩子弟,記錄了上下數(shù)百年毛氏家族上千人的生養(yǎng)死葬情況。族譜除序言外,還有傳記、詩賦,多出于毛宇居之手,他在這些詩詞中,伐惡揚善,文采斐然,尤其是對于毛澤東本人及毛澤東一家子都予以極高的評價,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他這樣做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其精神確實難能可貴。
新中國成立之初,韶山的親朋好友紛紛投書毛澤東,請他幫助解決各種問題。對此,毛澤東既嚴格要求,又合情合理地進行了處理,其中,大部分則是通過他的啟蒙老師來協(xié)助辦理的。由于毛宇居的誠摯懇切,非常妥善地解除了毛澤東的親朋好友們的后顧之憂。
1951年9月,毛澤東捎信到韶山,邀請恩師毛宇居和表兄文枚清一起到北京敘舊。他們在京期間游覽了京華名勝,大開眼界,毛澤東主席還在中南海含和堂前與他們合影留念。
有一件事令毛宇居老人終身難忘,那就是毛澤東請他看了一場有趣的電影。
一次晚宴后,毛澤東笑著說:“今晚,我跟您回韶山去!”
毛宇居不免一愣,前幾天毛澤東還對他說,什么時候得空了,要回韶山去看看!半y道今晚就動身么?”毛澤東詭譎地笑笑:“是呀,我們今晚一起回到韶山,去看看你自己!”毛宇居更是不知底里了。
一會兒,銀幕上出現(xiàn)了幾個大字:解放了的中國。這是一部與蘇聯(lián)合拍的彩色紀錄片,其中有不少韶山的鏡頭。
毛宇居年青的時候就留須,是一位美髯公,當年白發(fā)銀須,笑容可掬,自然是攝影師捕捉的對象,既有他的中景鏡頭,又有他的大特寫。毛澤東笑道:“宇居大哥,我們不是回了韶山么?還看見了您自己嘛!”
這一夜,毛宇居老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回到招待所,他立即揮就了一首《七絕》:
銀幕一開畫來傳,
老夫笑貌及蘇聯(lián)。
從今四海為家日,
幾度觀光及壯然。
“敬老尊師,應該應該!”
毛宇居一腔熱忱,從韶山到北京,千里迢迢,頻傳信箋,為毛澤東處理了許多家鄉(xiāng)親戚故舊的瑣碎事務,讓毛澤東少分散精力,更多地為國事操勞。對這樣一位堂兄和老師,毛澤東是感激不盡的。
1952年冬,原韶山鄉(xiāng)第三學校要改名韶山小學,毛宇居受鄉(xiāng)政府委托,第二次到北京,請毛澤東為學校題名。毛澤東詳細詢問了家鄉(xiāng)的教育情況后,問:“學校的名字怎么改的?”“還未最后定好。”毛宇居想起來北京前鄉(xiāng)政府的囑托,“大家想請主席題上u2018韶山小學u2019幾個字!泵珴蓶|想了想,說:“不,還是題u2018韶山學校u2019吧,辦小學,以后學校還要發(fā)展,還可以辦中學、大學,反正都是學校,這一次不就全寫好了嗎?”毛宇居喜出望外,連連叫“好!好!主席想得真周到!
1958年,湘潭縣委決定創(chuàng)辦湘潭大學,也是委托毛宇居老人再次進京請毛澤東主席題寫校牌的。
1959年6月25日,得知毛澤東回到闊別三十二年的韶山時,毛宇居不顧80高齡立即從所住的蔡家塘趕到了韶山招待所——松山一號寓所。毛澤東聽說毛宇居老人來了,趕忙起身相迎。兄弟相逢,倍感親切,師生相聚,倍覺情深。毛澤東即留啟蒙老師在韶山招待所安歇。
第二天上午,毛宇居陪同毛澤東到韶山?jīng)_視察生產(chǎn)情況,一路上談笑風生;回到寓所,毛澤東同毛宇居共進晚餐。席間,毛澤東起身敬酒,毛宇居連忙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接著應道:“敬老尊師,應該應該!”這段師生之誼,一時傳為佳話。
家庭成員
父親:毛福生,毛澤東的堂伯父,清國子監(jiān)生。
弟弟:毛智珠,鄉(xiāng)村教師。
侄子:毛遠耀,字卓夫,號振國,毛智珠之子。原武漢測量制圖學院(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前身)黨委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