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德威特·華萊士,美國現(xiàn)代出版商,《讀者文摘》雜志的創(chuàng)刊人。
1889年11月12日,華萊士生于圣保羅。青年時代在巴西作圖書推銷員時即醞釀創(chuàng)辦一種可博覽報刊、文章精華的文摘式期刊。華萊士編輯有一種愛好,將他最喜歡的雜志文章編成一系列索引。正是這個愛好使他萌發(fā)了創(chuàng)辦這本雜志的想法。華萊士在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yè)之后,參了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曾在歐洲服役。他在醫(yī)院養(yǎng)傷時,其他的士兵請求他為他們寫信和讀信。他發(fā)現(xiàn)人們需要這樣一本雜志,它既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深奧的觀點。退役后,他曾把設想的樣本寄給幾家出版公司,均遭拒絕。20世紀20年代,他前往紐約,決心自己創(chuàng)辦這種期刊。
1922年2月5日,華萊士彎腰走進一家非法酒店下面的地下室,用一個小型印刷機印刷一種刊登文章摘要的雜志。他把這個雜志叫做《讀者文摘》。這種便于攜帶的袖珍型期刊選摘或縮編各種報刊發(fā)表的優(yōu)秀文章,并保持原文風格和文采,這是一個創(chuàng)舉。由于它內容廣泛、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贏得讀者的歡迎。發(fā)行量由創(chuàng)刊號的1500份迅速增至1929年的20萬份。1938年起增出外文版。
60年以后,華萊士的手中掌握著一個出版王國,他的雜志已經遍及全球,用15種文字出版39種版本,發(fā)行世界163個國家和地區(qū),總發(fā)行量3000萬份,成為世界上發(fā)行量最大的期刊。
《讀者文摘》的不斷發(fā)展,有華萊士的功勞,也有他妻子萊拉·貝爾·艾奇遜的功勞。她同華萊土結婚前在社會服務工作中非;钴S,并幫助在東海岸建立了基督教女青年會。她的態(tài)度成了《文摘》的態(tài)度,即一種積極思維的態(tài)度。
從創(chuàng)刊時起,華萊士夫婦親自任期刊發(fā)行人直至1973年。華萊士先生和夫人因為他們的慈善工作獲1972年自由獎章。
1981年3月30日,威特·華萊士在紐約的芒特基斯科去世,享年91歲。
家庭背景
對華萊士一生影響最大的人是其父詹姆斯·華萊士(JamesT.Wallace)博士。一八七六年,華萊士博士二十七歲,在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WoosterCollege)擔任希臘及現(xiàn)代語言教授,和小他十歲的一年級學生詹妮特·戴繼斯(JanetDavis)墜入愛河,詹妮特和他一樣,也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后裔虔誠的教徒。
詹妮特的父親托瑪斯·戴維斯(ThomasK.Davis)是獲任命的牧師,曾就讀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神學院,之后在伍斯特一個長老教會附屬機構擔任圖書館員。他也是華萊士博士的密友之一,兩人在學術生涯和長老會教派的信仰上看法一致。不幸的是,詹妮特的宗教理想超過她老師的想法,而且似乎有情緒失調的征候。她無法完成學業(yè),同年夏天,在妹妹米麗婭姆(Miriam)的陪同下,她被送往紐約丹斯維爾(Dansville)的一家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祻椭,詹妮特在日記上吐露決心成為一名傳教士和素食者。
她在秋天復學,重回大一,同時又選修最喜歡的教授所上的希臘文。他們在華子士博士離校前往希臘和以色列研習一年之前,偷偷訂了婚。詹妮特暗自渴望此行能改成蜜月假期,但是華萊士博士希望能以學術研究為主,不要因年輕可愛的妻子而分心。華萊士博士一年后返國,他和詹妮特在一八七八年九月二日于校園的戴維斯宅中結婚,詹妮特再度休學。這樁婚姻一開始就不幸福。華萊土博士是個精力充沛、滿懷雄心的人,他撥給家人的時間并不多,除了教書,還忙著撰寫希臘文法,同時小幅投資房地產。
雖然小有投資,但小倆口大半和女方的家庭住在一起。他們的長女米麗婭姆(Miriam)于一八八○年誕生在戴維斯家,接著詹妮特又產下次女海倫(Helen)。一八八二年,兒子本杰明(Benjamin)出世,一家人終于搬到自己的房子。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出現(xiàn)產后憂郁癥的是華萊士博士。在妻子的催促下,華萊士博士前往紐約克利夫頓(Clifton)的一家療養(yǎng)院待了幾周。在他回家后不久,次子羅伯特(Robert)誕生。一八八七年,華萊士博士受聘擔任明尼蘇達州圣保羅一家小型長老教會學院馬卡拉斯特(Macalester)的希臘及古英文教授。馬卡拉斯特學院創(chuàng)校不到兩年,只有玉米田邊緣的一棟磚造樓房。華萊士一家安頓在高峰大道(SummitAvenue)一五九六號,是在校園一隅的大木屋。不過華萊士博士第一年赴任時,詹妮特仍留在位于伍斯特的娘家。
在分離期間,華萊士家的長女十麗婭姆死于痢疾,華萊士博士持續(xù)受憂郁癥發(fā)作之苦,而詹妮特也擔心,分離和他們的婚姻誓約并不“符合”。離家的華萊士博士在信中描述了他的寂寞:“如果你現(xiàn)在在此撫弄我的頭發(fā)、吻我,對我履行你的同居義務,我的心境可能極為滿足!比欢硪环矫妫樌暾埖揭运准疑矸衷陂L老教會傳教的執(zhí)照,同時又完成希臘哲學歷史家色諾芬Xenophon)所著《遠征》(Anabasis)的評注工作。
一八八八年夏天,詹妮特搬到圣保羅,他們的第五個孩子在一八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是個男孩。詹妮特想替新生兒取名為詹姆斯,華萊士博士則想取名約翰,理由是:“沒有十九世紀的粉飾味道。”但是兩人無法取得協(xié)議。華萊士博士寫信給友人說:“我們可能會暫時稱他為無名氏!焙髞硭麄兓ハ嘧尣,孩子取名為羅伊·威廉·德威特·華萊士(RoyWiIiamDewittWallace),德威特是為紀念他們最鐘愛的侄子。
詹妮特后來又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其中米麗婭姆存活,但是詹妮特·馬卡拉斯特(JanetMacalester)出生當天即死于痢疾。生了七個孩子所導致的緊張,加上先生經常不在家,已經影響到這位少婦的心情。她曾在三十歲時抱怨自己已成為“累壞的老嶇”。逐漸地,她表現(xiàn)出精神失常和宗教狂熱的跡象。
一八九四年的不景氣期間,華萊士博士接任馬卡拉斯特學院校長,該校的財務困難使他煩惱不堪。他經常向全國的富有教徒進行勸募,詹妮特和她的孩子則造訪她在俄亥俄州的父母,因此幼子德威特--他母親有時稱他為“戴”,則往來兩個家之間,最后一次的“造訪”,他們在詹妮特娘家一住就是兩年。華萊士博士長期離家的情況,嚴重到他自己的家人也不得不出面干涉。
詹妮特感到屈辱,鎮(zhèn)日哭泣祈禱。他的姐姐寫信給他:“你何須為了其他人的孩子而拋棄你自己的五個小孩?他們都是乖巧的小孩。”華萊土博士受到責備后,立即攜眷回到高峰大道上的舊屋。
小華萊士在圣保羅上了拉姆西(Ramsey)私立小學,他的表現(xiàn)相當優(yōu)異,所以順利跳級。一九○○年,華萊士博士利用他從富有的務農父親繼承得來的部分遺產,在靠近威斯康墾州亞莫利(Amery)的瓦波加塞特湖(WapogassetLake)購買一百畝地,從圣保羅搭火車到當?shù)睾芊奖。同年夏天,兒子們幫忙搭起家人暫住的帳棚,直到房子蓋好為止,這樣的生活維持了兩個夏天。第三年,他們用來自廢棄木材廠順流而下的圓木蓋了一間房子,這座夏日之屋被昵稱為“瓦皮”(Wappy)。有許多年,華萊士的假期都是在那兒和家人一起度過。詹妮特的健康日益惡化,華萊士博士的事業(yè)卻蒸蒸日上。他放棄做學者和老師的抱負,努力將這所經營困難的小型學院打好財務基礎。在長老教會高等教育的祭壇面前,他也犧牲了婚姻及家人的幸福,因為他的工作需要他離家、傳教和募款。在華萊士家族的嚴格氣氛中,詹妮特的任何抗議似乎都是有罪的,而且不值得讓她丈夫放棄崇高的理想。她唯一的依靠是從信仰中尋求慰藉,結果卻適得其反,因為她發(fā)現(xiàn)那像是個迷宮,她從未真正進入宗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