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歷史
前期
1802——1834
安東金氏勢道政治在前期一度是非常輝煌的,這要歸功于安東金氏的首長永安府院君金祖淳。
金祖淳,1765(乾隆31年,英祖41年)——1832(道光13年,朝鮮純祖32年)。朝鮮后期的文臣。本貫安東。原名洛淳,字士源,號楓皋。純祖的義父。
金祖淳是為安東金氏勢道政治構(gòu)建基礎的中心人物。早年遍游江原道、黃海道、咸鏡道等地,以考察時政之名贏得百姓尊重。1788年朝鮮朝廷內(nèi)部發(fā)生“時派”和“僻派”的黨爭,金祖淳在黨爭期間嚴守中立,并主張兩派合流,深得當時的國王朝鮮正祖賞識。一年后,金祖淳出使中國清朝,回國后逐漸受到提拔。正祖死后,金祖淳出任兵曹判書兼吏曹判書,一手掌握了軍政大權(quán)。1802年,金祖淳把自己的女兒(純元王妃)嫁給了國王純祖,自己身兼國王義父和岳父的雙重身份獨攬朝政,當上了領議政,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就此開始。
金祖淳早年得到的好名聲一息之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為了權(quán)力使朝政越加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金祖淳首先撤換了純祖的親衛(wèi)軍,換上了自己的人馬,接著改革朝廷人事,安插安東金氏的人物。金汶根、金左根、金祖根、金弘根等金祖淳的子侄把持了各項朝廷要職。他們勾結(jié)腐敗的儒林士大夫,建立了一系列的書院,以宣揚儒教的名義壓榨百姓。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達到了顛峰。
1827年,金祖淳頒布了“大同米”的糧食政策,引發(fā)了民變。金祖淳雖然派兵成功鎮(zhèn)壓了農(nóng)民起義,但在朝廷里的影響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豐壤趙氏的勢力迅速抬頭,趙萬永成功地將自己女兒(神貞王妃)嫁給了純祖之子孝明世子。安東金氏的勢力有所下降。
中期
(1834——1849)
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受到打壓后,豐壤趙氏的勢道政治開始。由于金祖淳死后,安東金氏一度群龍無首,難以與豐壤趙氏對抗。
金祖淳之子金左根本想繼承父親的事業(yè),但受到了其他堂兄弟的排擠。他的堂兄金祖根從一連串的斗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一代安東金氏的首長。
金祖根,1793(乾隆59年,正祖17年)——1844(道光25年,朝鮮憲宗10年)。朝鮮后期的武臣。本貫安東。字伯述、號紫塢。金祖淳之弟金芝根之子。
金祖根早年被派往朝鮮廣州出任地方武官。大同米事件后,金祖根被派往平叛,在鎮(zhèn)壓民變的斗爭中深得金祖淳賞識。金祖淳死后,尤其是豐壤趙氏的勢道政治抬頭后,金祖根受到金左根等人的排擠。金祖根為了奪得權(quán)力,調(diào)兵進京,壓制了趙萬永等人的勢力,并取得安東金氏首長的地位。1837年,金祖根把自己的女兒(孝顯王妃)嫁給了憲宗。金祖根取得國丈的地位,名正言順地控制了朝政。
然而,金左根和趙萬永等人不甘失敗。當時的大王大妃純元王妃是金左根的妹妹,王大妃神貞王后是趙萬永的女兒,他們?nèi)匀皇峭馄。金祖根難以取得絕對權(quán)力,這就給豐壤趙氏喘息的機會。再加上安東金氏的內(nèi)部矛盾,不久孝顯王妃又過逝了,此時兩大外戚是處于勢力均衡狀態(tài)。
后期
(1849——1863)
金祖根和趙萬永死后,金左根成為了安東金氏的首長,并開始在朝廷里施加影響。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逐漸迎來第二個顛峰。
1849年,憲宗去世。由于沒有后嗣,王位斗爭在豐壤趙氏和安東金氏之間展開了。金左根趁著豐壤趙氏正處于群龍無首的時期,到江華島找來了王室的旁支,繼承了王位,是為朝鮮哲宗。緊接著,金左根的妹妹純元王后以大王大妃的身份垂簾聽政。金左根因此勢力大增,成為新一代安東金氏的首長。
金左根,1797(嘉慶4年,正祖21年)——1869(同治9年,高宗6年)。朝鮮末期的文臣。本貫安東。字景隱,號荷屋。純元王妃之兄,金祖淳之子。
在成功讓哲宗登基后,金左根一人兼任了吏、工、兵三曹的判書,把持了朝廷大權(quán)。同時,他打擊以趙秉夔為首的豐壤趙氏的勢力,又在政變中逼死了領議政趙寅永,也就是趙秉夔的義父,奪得了領議政的職位,真正做到了獨秉朝政。
內(nèi)部矛盾
金左根獨霸的局面不僅引起了豐壤趙氏和廣大百姓的反感,也又一次引發(fā)了安東金氏的內(nèi)部矛盾。他的堂弟金汶根為了獲得安東金氏首長的地位,成功地把女兒嫁給了哲宗成為哲仁王后。金汶根以國丈的地位開始瓦解金左根的勢力。1851年,純元王后死去。金左根少了大王大妃這顆頂梁柱,神貞王后成為新的大王大妃,豐壤趙氏的勢力再次抬頭。
1862年發(fā)生了三政紊亂,導致各地農(nóng)民起義。金左根因為采取強硬政策,遭至彈劾,勢力大為下降。雖然金汶根和趙秉夔相繼死去,但金左根已經(jīng)很難力挽狂瀾。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逐漸走向末路。
1863年,哲宗死去,又沒有留下后嗣。神貞王后找來了沒落王族李昰應的兒子李熙當新國王,是為朝鮮高宗。高宗登基后,豐壤趙氏的勢道政治加強,李昰應成為大院君,開始了新的一股勢道政治。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在這兩大勢道的排擠下終于徹底瓦解了。
瓦解
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雖然瓦解了,但安東金氏并沒有完全脫離政治場。安東金氏的精英還是在朝鮮近現(xiàn)代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