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楊玉昌,生于1966年9月,河北故城人,1998年7月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得西方哲學專業(yè)博士學位。同年9月到中山大學哲學系任教,2001年6月起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和中西方哲學比較,曾先后主持多項校級科題,如:《人本主義與宗教有神論的比較研究》(2002,9——2004,9);《〈哲學導論〉課的教改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2004,9——2005,9);《哲學公選課的教學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2007,9——2008,9)等;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叔本華與維特根斯坦的比較研究》(2004,6——2005,6);還參與了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曾在核心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近年主要論文有:《從基督教到東方宗教——論叔本華的宗教轉(zhuǎn)向》(《學術月刊》2004,2);《哲學問題與生活方式——析叔本華的意志與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現(xiàn)代哲學》2004,4);《個體的覺醒及其命運——惠能的“自性”與克爾凱郭爾的“主體性”之比較》(《學術研究》2005,10);《個體美學與世界歷史的張力——叔本華與黑格爾的實踐觀比較》(《學習與探索》2006,4);《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現(xiàn)代性”——論墨家與儒家道家的對立》(《天津社會科學》2007,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