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志,男,漢族。出生于陶藝世家的劉志,自幼喜愛紫砂藝術,對紫砂陶藝耳濡目染,2007年進入紫砂工藝廠,隨師父(國家級工藝美術師)應永忠學習制陶技藝,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后又得到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凌錫茍的指點,得到了技藝的提升。作品注重造型和比例的協(xié)調,傳統(tǒng)中追求新意,小品中展現(xiàn)大氣,大品中呈現(xiàn)細膩,深受到海內(nèi)外紫砂愛好者以及收藏家的青睞。
個人作品
竹梅壺,梅為壺把,竹為壺鈕,梅花,翠竹,一把壺,一壺一世界,一品一人生,這是劉志對自己的作品竹梅壺的介紹,一壺一世界,一品一人生,是劉志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因為這種人生態(tài)度,劉志的竹梅壺,在2012年的4月1日,被濟南市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笑櫻壺 雙氣孔結構明顯,空氣對流順暢,簡樸古雅,老味十足,別具明代紫砂原料氣韻。 砂感重而不刮毛,色澤如紫似灰,沉重扎實不妥協(xié),似硬漢風格,十分易于辨識。冷酷的外表,蘊藏著火熱的心,沖茗熱情豪放,醇厚而韻強,香甘溫甜,明快果決,壺中英雄也!被中國國際畫院副院長周新宜刻畫并且收藏
漢鐸壺 “以漢之鐸,為今之壺,土既代金,茶當呼荼 選用原礦紫泥全手工制作,顏色穩(wěn)重大方,容易讓人感受到一種平和的溫和。漢鐸壺造型如鐘,平嵌蓋,柱鈕上部置圈線,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筒古樸。此款作品形制優(yōu)美,顏色古雅,其實用價值是可想而知的。壺身毫無裝飾,更顯其古雅造型,光潔素雅的壺身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欣賞此壺會別有一番韻味 被中國國際畫院副院長周新宜刻畫并且收藏
北瓜提梁壺 此壺用紫紅泥制作,色艷明麗,體態(tài)豐滿。壺器身似瓜非瓜,巧于變化,下部鼓腹,頸部直斜,云肩,平口,虛嵌蓋,底設三釘腳,瓜柄紐,三彎流,質樸而富現(xiàn)代氣息。方柱型提梁緊扣壺間,轉折自如,油然而生,花卉紋為浮雕、琢砂地刻法,美觀大方
混方君玉壺 典雅的造型,圓潤的之感,琢砂地刻法 美觀,古樸 大方,值得收藏的珍品
百福瓢 此壺砂質感豐富,通轉之依然如斯,施藝嚴謹,壺嘴齊整圓潤,整器勻稱,立體感豐富,壺體通體刻繪百個“!弊终顗乜±蚀髿猓瑲忭嵑甏
紫砂工作室
務實,不輕浮,是劉志給自己的標簽, 出生于陶藝世家的劉志,自幼喜愛紫砂藝術,對紫砂陶藝耳濡目染,2007年進入紫砂工藝廠,隨師父(國家級工藝美術師)應永忠學習制陶技藝,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后又得到了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凌錫茍的指點,得到了技藝的提升。作品注重造型和比例的協(xié)調,傳統(tǒng)中追求新意,小品中展現(xiàn)大氣,大品中呈現(xiàn)細膩,深受到海內(nèi)外紫砂愛好者以及收藏家的青睞。
記得人曾說,紫砂壺,從雛形起步的偏重于實用性形態(tài),至目前成為“藝術晚輩”后側重于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容并蓄的形態(tài),這體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化的傳承,體現(xiàn)的是一種藝術化的靈動。而能將生活與藝術之結合進行設計,為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之魂,更是紫砂壺的價值之所在。劉志明白,這些價值對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重要,在學習紫砂之初的懵懂。到現(xiàn)在的游刃有余,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除了汗水,淚水,更多的是一份堅持,對紫砂的堅持,對自己夢想的堅持,在這個年輕的紫砂藝術家身上,我們看到了80。90的年輕人,對自己。對夢想的執(zhí)著,不放棄。
帶著執(zhí)著上路吧,有夢想的劉志,相信一定能在紫砂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帶著夢想上路吧,有執(zhí)著的劉志,必然在紫砂這條路上綻放屬于他自己的獨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