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記錄
《西游記》第一回,菩提老祖首次亮相是這么記載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yán)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原著中這樣描述,“猴王道:u2018據(jù)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yuǎn),不遠(yuǎn)。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yuǎn)近,即是他家了。u2019”
人物經(jīng)歷
奇特經(jīng)歷
菩提祖師精通三教諸子百家,法力無邊,卻只是在深山洞中隱匿授徒。
他給孫悟空起的名字是佛家的稱呼習(xí)慣,和后來的悟能、悟凈剛好對應(yīng)。
他并沒有傳授孫悟空想要的長生不死的方法,卻在明知孫悟空會出去惹禍的情況下,用三年教會了孫悟空十八般武藝和七十二變以及筋斗云,這些都是些打斗逃生的本領(lǐng)。
他不讓孫悟空出師門后再提起他,否則就讓孫悟空萬劫不復(fù)。
自從孫悟空從斜月三星洞出走以后,菩提祖師再沒有出現(xiàn)過。
三教皆通
悟空學(xué)藝時,菩提自述精通百家讓悟空隨便挑一樣學(xué),他讓孫悟空選學(xué)的低級課程,就有道字門的三百六十旁門,包括術(shù)字門的請仙扶鸞、趨吉避兇,流字門三教九流的看經(jīng)念佛、朝真降圣,靜字門的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動字門的采陰補陽、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駁雜;菩提開講大道能夠“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從這些能夠看出:菩提不拘泥于一門一派,兼容并包、百家皆通。后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nèi),又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等?梢哉f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游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是佛、道兩家而已?梢哉f,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法力無邊。
啟示目錄
菩提雖然不能與他所處的時代直接抗衡,但是他很好地詮釋了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這也是吳承恩老爺子的追求。但是呢菩提祖師不失過錯卻也是世外高人不問世俗之事。要論實力菩提祖師無人能敵只是不出手罷了。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對身為弱者的普通民眾,他傳道授徒,布施百姓,正是兼濟(jì)天下的表現(xiàn);對身為強(qiáng)者的諸天仙佛,他不同流合污,而是默默無聞,這是獨善其身的具體體現(xiàn)。
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不是因為他軟弱,而是因為他睿智,人存于世,弱者而生,強(qiáng)大而亡,即凡事皆有度,如果他允許孫悟空拿自己撐腰,以孫悟空的性格,必然會更加天不怕地不怕。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來,既成全了孫悟空,又成全了自己。
成全孫悟空在于不讓孫悟空連累自己以至于背上毀師滅祖的不仁不義之名;成全自己在于讓自己繼續(xù)遠(yuǎn)離俗世,長隱于這靈臺方寸山中。
相關(guān)作品
《西游記前傳》,其中介紹了菩提祖師的來歷和奇特經(jīng)歷以及隱居靈臺方寸山的的緣由。
相關(guān)人物
須菩提尊者在《西游記》第四十四回中孫悟空曾被稱為u2018大力王菩薩u2019,據(jù)《佛說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jīng)》稱,有一尊u2018大力明王菩薩u2019,身穿虎皮衣,手持金剛棒,神通廣大,能降服龍王及一切魔王,并與須菩提尊者大有緣法。其形貌、本領(lǐng)、身份、故事、社會關(guān)系皆與孫悟空一般無二,而且孫悟空最初求道的老師就是須菩提祖師!段饔斡洝纷詈,孫悟空被封為u2018斗戰(zhàn)勝佛u2019。
但成書年代更早的元代《西游記平話》卻這樣說:“玄奘法師往西天取經(jīng),路經(jīng)此山,見此猴精壓在石縫,去其佛押出之,以為徒弟,賜法名悟空,改號為孫行者,與沙和尚及黑豬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師脫難,皆是孫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師到西天,受經(jīng)三藏東還,法師證果“梅檀佛如來”,孫行者證果u2018大力王菩薩u2019。”
從中可以看出,早在明朝《西游記》誕生之前的元朝平話《西游記平話》中,就已經(jīng)闡明孫悟空與須菩提有糾葛,而且這位須菩提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尊者,吳承恩的《西游記》是元朝平話的匯總,從孫悟空師從須菩提祖師可以看出,吳承恩就是吸收《西游記平話》的內(nèi)容,把佛教人物u2018須菩提尊者u2019塑造成了道教人物u2018須菩提祖師u2019。
須菩提,梵名Subhu^ti ,巴利名同。又稱蘇補底、須扶提、須浮帝、藪浮帝修、浮帝、須楓。意譯為善業(yè)、善吉、善現(xiàn)、善實、善見、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為古代印度舍衛(wèi)國婆羅門之子,智慧過人,然性惡劣,嗔恨熾盛,為親友厭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導(dǎo)之詣佛所,佛陀為說嗔恚之過患,師自悔責(zé)懺罪。后得須陀洹果,復(fù)證阿羅漢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譽為u2018解空第一u2019。于佛陀之說法會中,常任佛陀之當(dāng)機(jī)眾,屢見于般若經(jīng)典中。
另外,關(guān)于須菩提祖師的叫法理解上有爭議。原書說: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應(yīng)該是稱呼必須是:菩提祖師,因為之后再沒有現(xiàn)過“須菩提祖師”這種叫法,都只出現(xiàn)菩提祖師,這是明朝時候的語言習(xí)慣,如: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不能理解為他叫須悟空。
相關(guān)情節(jié)
《西游記》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樵夫道:“不遠(yuǎn),不遠(yuǎn)。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
《西游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周旋之節(jié)。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掃地大眾師兄,就于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xué)言語禮貌、講經(jīng)論道,習(xí)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鋤園,養(yǎng)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zhèn)是:
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證明菩提祖師精通道、佛。
菩提的居所之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于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并無往來(這點不同于鎮(zhèn)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xì)算起來,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絕大多數(shù)當(dāng)是俗子凡夫。是以,菩提雖然法力通天,卻并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圣人。這個菩提的形象也許正是吳承恩所要寄托的對“大隱隱于市”的欽佩、神往,菩提是以為高圣。
菩提祖師是世外高人,他法力無邊,徒弟眾多,品德高尚,口碑甚好,完全可自成派系,作者對此作了詳細(xì)的鋪墊,然而即使高如菩提,也對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力量無能為力,只能隱居授徒傳道。
這就是作者暗寓的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時代的無奈。
菩提祖師知道孫悟空代表什么,也知道孫悟空追求什么,甚至知道孫悟空將來會闖下怎樣的彌天大禍,但他還是傳授給孫悟空通天的本領(lǐng),這說明菩提祖師對絕對的自由也是向往的,但這也正是他的痛苦之處。
雖然向往,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在一個巨大的時代背景之下,一個本領(lǐng)再高的人只能是一個悲劇,只能表示服從。
所以,菩提祖師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他在教授孫悟空本領(lǐng)之后,他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他知道孫悟空的道路行不通,遲早要被扼殺,因此在《西游記》第二回中,他趕走孫悟空的時候,有這么一段場景。
悟空領(lǐng)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
祖師道:“那里什么恩義?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
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
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 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西游記》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fēng)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行者笑道:“我兒子,你站穩(wěn)著,仔細(xì)聽了!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fēng)變化逞英豪。養(yǎng)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回把命逃。一點誠心曾訪道,靈臺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
TVB版成為涇河龍王
輩分排名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焙锿醯溃骸澳氖䝼字?”祖師道:“乃u2018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u2019十二字。排到你,正當(dāng)u2018悟u2019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u2018孫悟空u2019,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西游記》第一回)
門徒弟子
孫悟空(原著)
豬八戒《天上掉下個豬八戒》、牛魔王(TVB版)、鐵扇公主(TVB版)、灶君(TVB版)、日游神(TVB版)、夜游神(TVB版)、土地神(TVB版,管理所有土地公公)、小鵬女(TVB版)、六耳獼猴(TVB版)
影視形象
央視版《西游記》關(guān)云階飾演菩提祖師
浙江版《西游記》許還山飾演菩提祖師
張紀(jì)中版《西游記》馬精武飾演菩提祖師
TVB版《西游記》王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話西游》劉鎮(zhèn)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鬧天宮》海一天飾演菩提祖師
電視劇《大話西游之愛你一萬年》吳大維飾演菩提祖師
電視劇《大潑猴》劉惠飾演菩提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