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名片
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是蘇聯(lián)威特比斯克省人。1903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屬布爾什維克),1906年當選為黨的四大代表。此后幾年,在美、英等地的俄國流亡者中間活動。十月革命后回到蘇俄,在外交人民委員會工作。出席了共產(chǎn)國際一大和二大,并于1921年1月出任共產(chǎn)國際駐柏林特使。
于中國國民黨工作時期
1923年5月,蘇聯(lián)政府派遣他任中國國民黨的首席政治顧問。10月初,到達廣州,不久被孫中山聘任為國民黨組織訓練員,參與國民黨改組和國民黨組織法、黨章、黨綱等草案的起草工作。10月25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集國民黨改組會議,鮑羅廷就國民黨改組問題和新制定的新章程草案作了報告。會議聘任他為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顧問。12月底,在國民黨上海執(zhí)委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國民黨改組的綱領草案。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他參加了大會的領導工作,為促成國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10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革命委員會,自任會長,任命鮑羅廷為顧問,規(guī)定遇本會長缺席時顧問得有表決權。同年11月,孫中山應馮玉祥邀請北上,他隨同北上,在北京曾兩度訪問馮玉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孫要求鮑羅廷向莫斯科轉達他的遺言和致蘇聯(lián)的信。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任政府高等顧問。1926年2月,離廣州。3月20日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4月底返廣州,與蔣介石多次商談國共合作問題,對蔣介石提出限制共產(chǎn)黨在國民黨內(nèi)活動的種種要求采取了讓步政策,致使爾后的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了蔣所提出限制共產(chǎn)黨的《整理黨務案》九條。北伐軍攻占武漢后,11月12日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遷武漢,鮑羅廷于12月抵武漢。在他建議下,到漢的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組成了臨時聯(lián)席會議代行最高職權。同月,出席了在漢口召開的中共中央特別會議,陳獨秀在會上作的政治報告和會議通過的決議,得到鮑羅廷的認可。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鮑羅廷在國民黨政治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提出"戰(zhàn)略退卻"的口號。隨后在中共"五大"會議上,和陳獨秀又提出了向西北發(fā)展的錯誤主張。5月,共產(chǎn)國際給中共發(fā)出緊急指示。6月初政治局會議討論這個指示,鮑羅廷等國際代表表示該指示一時無法執(zhí)行,從而失去了挽救中國革命的最后時機。6月17日,陳友仁正式通知鮑羅廷,武漢國民黨中央已解除他的職務。武漢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共產(chǎn)國際派來接替鮑羅廷的代表羅明納茲到達武漢。7月底,鮑羅廷等返回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