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徐友珍,女,生于1964年9月7日,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曾在英國進行訪問研究。專業(yè)方向為現(xiàn)代國際關系與中國外交。
教育背景:
1982-1986,武漢大學歷史系世界歷史專業(yè)本科生,1986年獲學士學位;
1986-1989,武漢大學歷史系世界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碩士學位。
1997-2004,武漢大學歷史系(學院)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業(yè)方向為現(xiàn)代國際關系與中國外交,2004年6月獲博士學位。
教學方面
從1989年研究生畢業(yè)留校至今,一直從事本科生的基礎教學工作。主要從事20世紀世界歷史和英國歷史方面的教學工作。給本科生主講的主要課程有:《世界現(xiàn)當代史》〔面向歷史系本科生,人文(試驗)班學生的必修課程〕;《英國史專題》(世界史試驗班必修課,使用英文教材)等。給研究生開設的課程為《戰(zhàn)后主要西方國家對華外交》。
曾參與國家教委高等學校文科面向21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歷史學專業(yè)世界史教學內(nèi)容研究”。本人承擔20世紀部分。項目成果為:(1)“世界進入整體發(fā)展的新階段——20世紀世界史教學改革淺議”(《世界史》(人大復印資料)(專稿)2001.6);(2)“20世紀世界歷史的若干重大問題”(《江漢論壇》2000.11)。
研究方面
先前主要研究二戰(zhàn)期間的英國對歐洲抵抗運動的政策問題。早期代表性成果為:
1.“英國對歐洲抵抗運動政策初探”,《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2.“英國對歐洲抵抗運動的作用和影響” 《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2000.2)全文轉(zhuǎn)載,《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2)部分摘錄)
近五年來研究興趣轉(zhuǎn)向美英對華(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系研究。博士論文研究題目為:英美在承認新中國問題上的分歧與協(xié)調(diào)(1949-1951)。近期代表性成果為:
1.“英國承認新中國之決策背景分析”,《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9期進行論點摘編)。
2.“美英在新中國對日媾和問題上的爭議”,《世界歷史》2004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4.7)全文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