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德文1943年出生于浙江紹興,自幼習畫,有深厚的家學淵源。20世紀50年代初,他畫的“魚蝦圖”獲全國少兒美術獎,破格入學浙江美術學院。后經(jīng)潘天壽校長引薦給齊白石先生,成為其學生。齊白石先生逝世后,繼而跟隨其四子齊良遲身邊學習十余年。在大師的傳授下,刻苦勤學幾十年如一日,專心研習齊白石繪畫藝術。2009年畫出了長16米的“百蝦圖”手卷,被譽稱為“中華第一蝦”而蜚聲中外。國家書畫鑒定權威、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先生看了張德文先生的“百蝦圖”后,大為稱贊,并在“百蝦圖”上親筆題寫了“張德文百蝦圖甚得齊白石先生遺意”的評語,對其藝術造詣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張德文的作品吸收了齊白石畫蝦的筆墨風格,同時汲自然之妙趣和自身對藝術之悟性于筆端,畫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領會了齊白石先生教誨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藝術精髓。法國圣誕尼市舉辦的“世界繪畫展”展出了他畫的“齊白石蝦”,受到國際美術界贊譽。
張德文先生還擅長山水畫創(chuàng)作,“富春山居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南京顏真卿紀念館展出時,張德文先生的山水寫生“富春山居圖”得到國內(nèi)書畫同仁的一致好評。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大為先生都給予高度評價。啟功先生還欣然為張德文山水畫親筆題字。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國際名家書畫作品邀請展”中,張德文先生作為國內(nèi)特邀書畫名家在展覽期間進行現(xiàn)場表演。在現(xiàn)場作畫的過程中,張德文用筆簡練、活潑靈動、豪放流暢,既無一石一木為襯托,也無一青一朱為點染,畫作以墨成之,形神、氣韻生動,深得在場各級領導、國際友人、書畫名家的敬佩與贊譽。[1]
2社會評價
法國圣誕尼市《世界繪畫展》展出他畫的“齊白石蝦”獲得很高聲譽。國際美術界評論:張德文畫的“齊白石蝦”好就好在他運用了齊白石畫蝦的筆意,汲自然之精華,集自身對藝術之悟性于筆端,畫出了齊白石先生教誨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齊白石蝦”。張德文的作品經(jīng)常被要邀參與國內(nèi)外各種形式之展出。他畫的魚、蝦如在水中活生生的游動自如,其筆墨簡練而清爽,形神十分生動,有鮮明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風格,深受國內(nèi)外美術界人士青睞珍藏。近幾年他的畫或為國家收藏、或作
國禮而贈送。海外僑胞、臺灣同胞更是十分喜歡他的作品,炎黃書畫因異地同宗而意義非凡。他是一位低調的實力派畫家,榮辱升沉不系于心,成就心得為施于眾的高尚品德讓人敬佩;不為名利張揚,于無涯藝海默默奮發(fā)努力亦為后學者示范。
3個人作品
張德文畫蝦
?
?
張德文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