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許 玨,字君瑤,一字國璽,許玨出身于顯宦家族,是韓山山前鄉(xiāng)(今潮州市山前鄉(xiāng))人,許玨的曾祖父是潮州前八賢許申,許申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初舉賢良,時真宗南巡東封,召試第一,賜進(jìn)士及第。許申未及第時以文才見知于陳堯佐。許申初任韶州知州,累官刑部郎中,贈銀青光祿大夫;祖父許因,官太子中舍(英宗皇帝為太子時的老師);其父許聞?wù)d,官衛(wèi)尉寺丞通議大夫。
許玨少時天資厚質(zhì),嫻韜略而精易理。許玨初以祖蔭得為宋仁宗皇帝近衛(wèi)武官,授左班殿直(宋朝武職官名),尚宋太宗皇帝的曾孫英宗皇帝趙曙的長女,即宋仁宗皇帝的孫女德安公主(其父趙曙太子時封郡主,登帝后而稱公主),出為賓州觀察使、廣南西路大總統(tǒng)兵馬都監(jiān)(統(tǒng)廣東、廣西、云南三省),繼叔父許聞義任賓州知州,封武功大夫。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交趾入寇犯境。越年,朝廷以郭逵為安南招討使,許玨駙馬為都監(jiān),監(jiān)郭逵軍南下征剿。先克邕、廉等州,十二月?lián)魯〗恢罕诟涣冀,聲威大振,安南主李乾德懼,奉表諧軍門降,逵凱旋,玨屯廣南防邊。
哲宗元年間,駙馬的長子許仲禮以武節(jié)郎出為節(jié)度使,稱為東南第十一將,次子仲進(jìn)皆授官。至此,大宋南方東西兩翼防務(wù),委諸駙馬許玨一家,恩寵甚重。哲宗元六年(1092),駙馬監(jiān)兵罷任而謫戍儋州(今海南省),事因今難追覓。
駙馬在京時,公主曾問駙馬:“潮州祖居如何?”駙馬回答:“前有千里龍?zhí)叮笥邪倮锘▓@!狈Q龍?zhí)墩,屋前有韓江、浮橋,稱花園者,后山花木四時開花。數(shù)年之后駙馬與公主回歸潮州時,公主倚韓山而面韓江時對駙馬道:“駙馬好眼力,千里龍?zhí)队嘲倮镯n山。”
德安公主在仁宗朝時是太子之長女,遂稱郡主,并下嫁潮州許玨 。太子趙曙登基為英宗皇帝,長女德安郡主遂稱公主,神宗朝時改稱皇姑。至徽宗朝時重封前朝諸皇姬而改封舒國,時德安公主已逝潮州,駙馬許玨謫戍儋州未返,因而宋史載“舒國公主早薨”,而后誤為幼年早薨。
潮州許駙馬及皇姬郡主趙氏合葬墓今完整,在潮州海陽東廂(今城東)洗馬橋埔,為大型宋碑墓。該墓倚蓮花山,案筆架山,稱“倚蓮花而案筆架”之局。該墓有近千年之歷史,自宋經(jīng)元、明、清、民國至現(xiàn)代,為潮州郡地著名墓葬之冠,其寶貴之處,碑文為宋碑原字,原碑文如下:“宋敕封賓州觀察使附馬國璽許公皇姬郡主趙氏墓”,其中值得一提的字有“附馬”,其實,“附馬”既不同于“駙馬”又同于駙馬,同者在于皆是公主的丈夫與皇帝女婿,異者在于附馬封爵官階高于駙馬。潮州許附馬墓,也即潮州許駙馬墓,有典型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