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鴻飛,男,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汕頭市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1968年12月生于廣東澄海,1989年畢業(yè)于廣東省汕頭戲曲學校,工丑行,亦反串老旦。
參演作品
先后在《鬧釵》中飾胡璉、《活捉孫富》中飾孫富、《柴房會》中飾李老三、《楊令婆辯本》中飾楊令婆、《扛石》中飾丘孝、《下山》中飾本無、《蘇后復國》中飾周宣王、《德政碑》中飾狄景暉等角色。唱聲通透明亮,音韻淳樸圓潤,富有人物的感情色彩;表演詼諧滑稽,生動傳神,所刻劃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個性鮮明。2007年錄制發(fā)行《陳鴻飛潮劇唱腔藝術專輯》和《陳鴻飛潮劇藝術專輯》。
人物生平
陳鴻飛,1968年12月出生,廣東澄海人,漢族,畢業(yè)于廣東省汕頭市戲曲學校。
2001年隨廣東潮劇院演出團晉京演出,主演《柴房會》,并由中央電視臺錄像;2002年參加“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暨戲曲青年演員演藝大獎賽”和“中國戲曲名段演唱大賽”;2003年參加中國民系(閩南)文化節(jié)暨第二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jié),主演《柴房會》;2008年參加汕頭市奧運火炬?zhèn)鬟f慶;顒游乃囇莩觥秺W運圣火耀汕頭》,演唱《梨園春暉》;2008年參加汕頭市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走向輝煌》,主演《老少戲迷》;2009年參加國家第四個文化遺產(chǎn)日匯報演出,主演《鬧釵》等。曾多次出訪法國,意大利、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
成就及榮譽
1987年月10月,被廣東省高教系統(tǒng)評為三好學生;1988年8月參加廣東省藝術中專戲曲大賽獲學生優(yōu)秀表演獎;1994至1995年多次參加汕頭市潮劇卡拉OK大賽分獲紀念獎、二等獎、優(yōu)秀表演獎;1999年至2003年獲汕頭市文藝獎表演獎;2000年1月,參加廣東潮劇院中青年唱腔、演奏比賽獲唱腔金獎及潮劇新秀獎;2001年4月,參加廣東潮劇院2000年度中青年演員基本功比賽獲一等獎;2002年7月,參加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獲三等獎。2002年8月參加汕頭市青年潮劇演藝大賽獲一等獎;2002年9月參加2002年“中國戲曲名段演唱大賽”獲地方戲曲專業(yè)組二等獎;2002年11參加第三屆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獲銀獎;2003年參加廣東潮劇院青年演員繼承傳統(tǒng)劇目展演獲優(yōu)秀表演獎。
2005年參加第二屆巴黎中國戲曲節(jié)獲“特別表演獎”;2008年11月參加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jié)獲“表演獎”。
活動年表
2006年5月1日,農(nóng)歷丙戌年四月初四日:廣東潮劇院一團首演《西施歸越》
由廣東潮劇院一團創(chuàng)作的《西施歸越》于5月1日至5月2日連續(xù)兩晚在汕頭市謝慧如潮劇中心大劇場上演!段魇w越》主要講述的是在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遣西施赴吳,用美色使吳王夫差喪志忘危,并在若干年后帶兵殲滅吳國的歷史背景下,西施犧牲自己的色相換來越國的光復,而這個光復了的國家是否讓這個原本潔白無瑕的女人“光復”的故事。該劇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全新的手法,將西施歸越后的種種遭遇進行細致刻劃,娓娓陳說。著名導演吳殿祥將這部上海越劇移植后進行重新排演,以“三分話劇、三分歌劇、四分戲劇”為定位,在保留原有劇目中自由詩歌風格的念白、唱詞基礎上,融入了傳統(tǒng)潮劇的經(jīng)典特色。吳奕敏、林燕云、林武燕、陳楚卿、陳鴻飛等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演員在劇中擔綱主演。
2006年12月8日,農(nóng)歷丙戌年十月十八日:廣東潮劇院一團2006年赴泰義演
廣東潮劇院一團于12月8日至12月26日赴泰國進行為期18天的義演活動。為泰國的潮劇票友獻演《東吳郡主》、《辭郎洲》、《春草闖堂》、《告親夫》、《西施歸越》、《金花女》、《漢文皇后》等13臺好戲。本次赴泰演出是時隔十三年后,廣東潮劇院一團首次出訪泰國,也是首次以泰國潮州會館的名義邀請潮劇團的演出。
此次演出團由汕頭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廣新局局長姚英杰擔任顧問,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為藝術顧問,廣東潮劇院黨委書記朱宏林為團長,副院長馬烈泳為副團長。本次演出團名角薈萃,陣容強大,人數(shù)達79人,為出訪演出歷史之最。主要演員有姚璇秋、張長城、方展榮、鄭健英、陳秦夢、孫小華、蔡明暉、楊應森、劉小麗、張怡凰、李義鵬、陳幸希、吳奕敏、林初發(fā)、陳鴻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