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信的 聲音有著極強,極深的穿透力,他詮釋的搖滾,嘶吼,無奈,赤裸的偏執(zhí)。他的吶喊中帶有著動真情的深沉與發(fā)自真心的內(nèi)省,沒有狂妄叫囂、也沒有憤慨吶喊,信的唱腔能從深沉的內(nèi)斂出發(fā),而后在真假音圓融的轉(zhuǎn)換之間,將情緒藉由聲音的張力擴散開來。他的真假音自然漂亮地轉(zhuǎn)換,輕易地將情緒藉由 聲音擴散開來,一股強烈的 情緒感染魔力,直入人心,讓所有聽過「信」聲音的人都會對其有深刻的印象。
生平
1971年5月14日出生于臺灣的信
兩歲時聽家里的黑膠唱片,總能找到第一個 音符的開端,正確無誤的播放出來。這就似乎注定了他一生要吃
音樂這行飯 小學時參加學校合唱團, 聲音總時與同學不配,老師說: 蘇見信,你的聲音很好,可是,下次你不用來了。
小學曾就讀于舊莊國小,南港國小,然后轉(zhuǎn)學到最新的胡適國小。
15歲時,父母為培養(yǎng)信的獨立生活能力,讓其出門獨居。信半工半讀讓自己負責生活費跟 房租。
國中畢業(yè)后信考入中正高中的美術(shù)班。由于興趣問題,改上華岡藝校。一開始在華岡念戲劇科,主修燈光跟舞臺設計,后來因為喜歡音樂,所以降轉(zhuǎn)了音樂科,主修聲樂,副修鋼琴。 在校期間,曾犯校規(guī)參加廣告拍攝,被學校記大過。
在華岡藝校上學期間,信由其堂哥帶入pub,開始走唱生涯。并由此累計了豐富的表演經(jīng)驗。
1988年,信18歲時,跟同學組團參加yamaha第二屆熱門音樂大賽,信跟同學組的學生band一路打入了決賽,也是決賽當中唯一業(yè)余的團體。其他的參賽者全時職業(yè)的band(樂隊)。而 張雨生是第一屆的冠軍。在這次的比賽當中,信 認識了后來 信樂團的鼓手michael。michael的band還拿下了那一屆的“最佳團體獎” 。
比賽后,當時娛樂圈當紅的可登唱片公司的陳復明老師給信進行試音。但因接受兵單,信不得不服兵役,由此錯過出唱片的機會。等信當完兵回來,發(fā)現(xiàn)可登唱片竟然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等到真正出版自己的專輯,已經(jīng)是
十四年后的事情。
在當兵時期,信被分配到金門服役。
退伍后,信曾試想從事餐飲業(yè),并因此去 川菜館工作,洗了一個月盤子后 決定回到音樂道路上。
二十二歲開始,以 臺南一家小小的披薩店為起點,信重新當歌手。在同一家披薩店唱歌的樂手還包括后來很紅的 動力火車。
在pub走唱的這段時間,信 認識了后來 信樂團的keyboard手Tomi和貝司手曉華。
這段pub生涯對信以及信的朋友們都是很好的磨練,大家都在其中學會了三千首以上的歌。
在pub走唱的這段期間,信在跑場遍及臺北、 臺中、高雄,逐漸被各地pub老板熟知,了解信的實力并知道他很會吸引客人,但是由于信本身的流浪氣質(zhì)以及不穩(wěn)定的個性,信始終無法得到一份穩(wěn)定的駐唱工作。
在這長達十年的走唱生涯中,信不免對生活產(chǎn)生怨懟。 nirvana的主唱柯特寇班對信就有很大的影響。
唱到 臺中的時候,信曾認真的想安定,也在臺中待了四年。拼命的賺錢,每天從晚上十點開始唱,中間還接兩小時民歌表演,總共一天要表演六小時,唱完了最后一個小時,天也亮了。
這期間信跟幾個朋友合伙,在 臺中開了間占地廣闊、裝潢豪華的shabu shabu火鍋店,總共投資了快兩百萬,店里面還擺名畫,搞得簡直像是個美術(shù)館。
但由于信個人原因,及同行嫉妒相互擠軋,信的火鍋店在半年后很快就關(guān)門了,并因此欠債。
為了賺錢,信在離開 臺中之前還曾經(jīng)在臺中的Friday牛郎店駐唱。
但這段經(jīng)歷在我出道之后,成了雜志挖內(nèi)幕的焦點,他們以為信在牛郎店當牛郎陪酒。用信的話說:“ 那時候的我那么肥,根本沒條件當牛郎”。
后來那牛郎店樹大招風,頻頻被 警察抄店,接著結(jié)束營業(yè),信的收入銳減,日子又過不下去了,信只好再次尋找其他機會。
之后信跑到高雄待了一年,在這一年里,信極度缺乏自信,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再出片,消極應對人生。
在高雄混跡期間,信接到臺灣資格最老的樂團——外交樂合唱團團長崔可銓老師打來的電話,邀請其參加外交合唱團,擔任主唱。
參加外交合唱團一星期后,信被 外交主唱之一keith stuart看重,并與其簽約。
由此,信過上了為期兩年的穩(wěn)定生活。
后來信開始認真籌備專輯,并與keith stuart,詹凌駕, 戴愛玲一起離開外交合唱團。
但是在這段時間內(nèi),信雖與滾石唱片簽約,卻3年沒有出唱片。由于籌備專輯,信無法繼續(xù)在pub走唱,于是開始發(fā)揮燒菜的特長,開始賣咖喱飯。
信曾為夢想糾結(jié)過在路邊擺小攤賣咖喱飯這樣的事情,但是現(xiàn)實是,信必須靠這筆收入生存下去。那時候的他,是真的貧窮,沒有選擇的一種貧窮。信說:“ 這就是人生的谷底。我想告訴所有的年輕朋友,不論遇到多大的打擊,都 不要放棄理想與希望,因為希望是最重要的 ”。
在如此貧窮的境地下,信連吃飯的錢都無法籌集。30歲的他,開始抽煙,只是因為聽說抽煙可以抵餓。
信開始重回pub代班,代的第一個班就是 范逸臣。
在這段時間里面,信也開始學習寫歌,后來 信樂團專輯里面的《天亮》,《沒有你的夜》等就時這段艱苦時期的作品。
此后,信 認識了對他的生命有著重大影響的女友,并開始了長達7年的愛情長跑。
并且,信被 艾回公司相中并簽約,成立了后來紅極一時的樂團—— 信樂團。
信的生活開始出現(xiàn)大的轉(zhuǎn)變, 信樂團也逐漸成為臺灣的一支搖滾天團。
但是,由于經(jīng)濟約的到期,以及唱片公司的安排。信在 信樂團成立5年后,于2007年3月20日選擇單飛。由此開始了一個人,一把高音,在樂壇的華麗旅程。
我們期待,這樣的簡介,因為信的聲音,越來越精彩。
此簡介參照《信搖滾,得永生》一書。
另外信有一女兒名“小丸子”(原名蘇婕),他非常愛小丸子
并且經(jīng)常關(guān)注小丸子學習,尤其是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