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魏頡
性別:男
字號:不詳
生卒年:?-前570年
時代:春秋時期
籍貫:山西
身份:政治人物
簡介
魏頡,魏顆之子,魏犨之孫。但魏氏這一支沒有繼承魏氏家族,而是別出為令狐氏 (令狐在今山西省臨猗縣)。
前573年初,晉悼公任命魏頡為新軍將,悼公的理由是:“當年攻滅潞國的戰(zhàn)役,秦國人從背后偷襲,妄圖敗壞晉軍滅潞的計劃。魏顆憑藉自身之力在輔氏擊敗秦軍,親手俘獲了杜回,他的功勛銘刻在景公的鐘上。魏顆的功勛讓秦國人至今不敢妄動,因此不可不起用他的兒子!
前570年,魏頡去世,魏絳進入八正行列。
魏姓起源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于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功滅后,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后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畢萬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后,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戰(zhàn)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元進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進士,后改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