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海軍將領(lǐng)
畢業(yè)于福州英華書院,福州船政后學堂第十二期駕駛班。1911年11月任滬軍都督府顧問。1912年9月5日任北京政府海軍部軍法司總執(zhí)法官,9月8日任海軍部副官處副官。1913年5月16日任海軍部視察,同年7月16日授海軍中校,21日兼任海軍臨時捕獲審檢局局長。1914年5月25日晉升海軍上校,并給予四等文虎章,同年7月20日,調(diào)任海軍部軍法司司長,9月28日給予七等嘉禾章,12月27日辭職。1916年10月1日,出任海軍部軍需司司長,次年1月18日被免職,1917年6月奉孫中山命在滬與饒鳴鑾等在軍艦開展工作,協(xié)助程璧光、林葆懌策劃,率領(lǐng)艦隊南下護法。9月14日任陸海軍大元帥府海軍參議,9月17日兼任海軍部參事,11月20日任軍政府海軍參謀。后任北京政府海軍部咨議,1919年兼任海軍部航律委員會主任委員。1922年5月調(diào)任全國海道測量局局長,7月29日晉給三等文虎章,10月兼任揚子江引港傳習所所長,1924年6月17日兼署全國海岸巡防處處長。1923年3月27日晉授為海軍少將。1927年3月26日去職。1928年3月5日任國民革命軍海軍總司令部顧問,同年12月26日任軍政部海軍署海政司司長。1930年2月24日任海軍部海政司司長。1937年1月1日獲頒四等云麾勛章。1938年1月任海軍總司令部少將候補員。1940年3月31日任汪精衛(wèi)偽政府海軍部常務次長。1941年10月調(diào)任汪偽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42年4月8日病故。
工交基建積極分子
許繼祥(1934—1971)莒南縣許家黃莊人。1955年參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58年退役后不久即到路鎮(zhèn)機械廠任車間主任。帶領(lǐng)工友改制成功新式步犁和三腿
木耬。1959年被評為山東省工交基建積極分子。
評劇演員
許繼祥(1899—1943)
評話演員,江蘇蘇州人。其父許春祥擅說《英烈》,英年早逝。繼祥13歲隨師兄朱振揚及葉聲揚學藝,前者擅起腳色,后者以噱見長,繼祥兼而得之。他早期說法火爆,邊說邊演。腳色起足,如常遇春、王玉、蔣忠、胡大海等,演來形神俱佳。20年代初,進上海后即獲聲譽,成為一代響檔。后因病致使嗓音低啞、中氣減退,便改變風格,以平講為主,少起腳色,語調(diào)雅馴,稱為“大書小說”。每日晨起必瀏覽各報,醞釀時事與書情之結(jié)合,故其噱頭極少重復。擅長“小賣”,尤多新名詞,往往出人不意,妙語一出,令聽眾笑倒,有“陰噱奇才”之譽。其書敘事與寫人也極夸張,使人興味盎然,回味無窮。其后,不少評話演員之演出風格受其影響!柏湠趺贰、“八卦樓”等段子,更為精彩,傳人有丁冠漁、夏冠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