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荔平,男,生于1968年11月5日,陜西省合陽縣楊家莊鄉(xiāng)上洼村人,中共黨員。1987年7月畢業(yè)于合陽縣中學;1991年7月畢業(yè)于石家莊鐵道學院鐵道建筑系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專業(yè),獲學士學位;1991年7月至2003年12月在中鐵第十六工程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工作,先后擔任技術員、工程師、技術室主任、總工程師;2001年通過鐵道部評審,評為高級工程師;2004年1月至今在天津市地下鐵道建設公司工作,擔任地鐵二號線項目公司總工程師。
人物事跡
王荔平自參加工作以來,長年在外奔波,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戈壁荒漠,先后參加了寶中鐵路六盤山隧道、北京首鋼皮帶運輸系統(tǒng)改造工程、全國婦聯地下過街通道工程、北京地鐵復八線工程建國門站及建國門至東單區(qū)間隧道、天津昆緯路和白堤路通信管道工程、天津開發(fā)區(qū)臨港高速公路拓寬工程、北京地鐵八通線下穿京包鐵路工程、北京東三環(huán)改造工程、廣州地鐵二號線曉江區(qū)間工程、新疆引額濟烏頂山隧道等工程,擔任了多個工程的副經理、項目總工,積累了豐富的地下工程施工和管理經驗。
1991年7月畢業(yè)分配到中鐵第十六局二處三段十隊,參加寶中鐵路六盤山隧道施工,擔任技術員。在工作中積極把所學的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大膽采用預裂爆破技術,通過不斷摸索試驗,總結出一套適合工程實際的爆破方案,加快了施工進度,自己也被評為“年度先進個人”,六盤山隧道榮獲國家“魯班獎”。
1992年初調入剛剛成立的地鐵工程段,參加了北京地鐵西單車站的施工。西單車站是國內首座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鐵車站,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受到國家和北京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先后有李鵬等多位領導到工地視察。
北京地鐵復巴線王府井-建國門段被團中央命名為“青年文明號工程”,并獲得北京市“長城杯”優(yōu)質工程和國家最高質量獎——“魯班獎”,本人也被北京市城建工委、市建委、市總工會、團市委授予“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工程指揮”。
曉江區(qū)間隧道工程地處廣州繁華地帶,施工干擾大,工程結構復雜,要穿越數座高層住宅樓,而且要采用爆破開挖,技術難度大,施工中采用了許多新技術,使工程按期保質保量的完成;頂山隧道工程地處荒無人煙的戈壁灘,自然環(huán)境惡劣,施工、生活條件極差,工程技術難度大,經過與同事的努力,隧道提前一年貫通,受到業(yè)主的好評。
在參加施工的同時,自己還要主持分公司的技術質量管理工作,組建了分公司的質量保證體系,從事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培訓、科研項目的實施等工作,2001年被公司評為“技術管理先進單位”。此外也參加了許多工程的投標工作和多個重點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其中北京地鐵東直門換乘大廳是目前國內采用暗挖法施工的斷面最大的平頂結構,自己結合以往的工程實踐,反復的論證,制定了嚴密的施工方案,經過一個月的辛勤工作,安全、質量、工期均達到了的業(yè)主的要求。
2003年底通過應聘調入天津地鐵建設公司,參與了地鐵二號線項目公司的組建和招標工作,組織工程的開工,負責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監(jiān)理管理、設計協(xié)調、科研管理等工作。
王荔平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技術質量管理工作,比較喜歡鉆研技術,先后主持多項科研項目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引進,其中,北京地鐵“地下平頂結構淺埋暗挖施工技術”、廣州地鐵“城市地鐵地下隧道威震控制爆破技術”和“城市地鐵復雜洞室開挖技術”、新疆引額濟烏隧洞“膨脹泥巖洞室病害處理技術”、西格線“高寒隧道滲漏水整治技術”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獲得集團公司的獎勵,并有多篇有關地下工程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王荔平的個人業(yè)余愛好比較廣泛,讀書、集郵、錢幣、篆刻、繪畫均有涉獵,雖造詣不深,然能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