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建立出身于行伍軍佐,驍勇善于騎射。原為后唐代州刺史李嗣源部下的都虞候,因同契丹和后梁作戰(zhàn),屢建奇功,升任鎮(zhèn)州節(jié)度副使(今河北正定縣)、青州節(jié)度使(今山東益都縣),還朝后,官至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相當于宰相),充任集賢大學士,封開國公,已儼然為后唐王朝的宿將勛臣。后晉石敬瑭即位稱帝后,又先后策封他為臨淄王、東平王、韓王,更是優(yōu)禮有加。
生平
王建立充任李嗣源部下虞侯將時,駐扎在代州(今山西代縣)。一次,后唐莊宗李存勖遣女使前來代州祭祀祖宗陵墓(晉王李克用的陵墓在代州),其隨從人員驕縱不法,明火執(zhí)仕搶掠百姓財物。王建立不畏皇家權勢,秉公執(zhí)法,對作惡多端的女使隨從,予以嚴懲。此事果然觸怒了莊宗,下令要拘捕王建立治罪。后經李嗣源的極力保護,終于了結此案。王建立不畏皇權的舉動,深得百姓擁護,同時也深為李嗣源所賞識。從此對他更加倚重。
王建立一生歷仕后唐、后晉兩朝,期間雖經改朝換代,但并未經受浮沉坎坷,足見其識見才能有過人之處。然而,由于史料缺略不錄,其生平的武功和政績,已經難以考證。史稱王建立“及位居方伯,為政嚴烈,閭里有惡跡者,必族而誅之!边@是指他任節(jié)度使職務時,對所轄州縣有惡劣行徑的人,必定要處以極刑。甚至滿門抄斬。執(zhí)法雖然嚴格,卻也相當殘酷。因此,當時人民稱他為“王垛毳”。指責他殺戮過多,尸首堆集枕藉。這反映了他為鞏固當時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其手段的殘酷的一面,也是當時封建軍閥殘忍本性的真實寫照。但同五代時期那些屠伯們相比,王建立的嚴酷殘忍,并不顯得過分和越軌,其所作所為總還有一點法制的軌跡可循。從客觀方面看,王建立的嚴苛殘酷,也是當時極端混亂的社會環(huán)境所使然。
王建立晚年,信奉佛教,皈依禪宗,日常以齋僧念佛、參禪打坐為事,并舍施財物,修建寺廟,也不再濫施刑罰,殘害無辜。這反映了他厭惡藩鎮(zhèn)割據的擾攘紛爭、尋求精神解脫的消極心態(tài),其中也不能排除他對自己平生戰(zhàn)伐殺戮的懺悔自贖的因素。老病殘年之時,他非常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頓萌落葉歸根的念頭,于是留下遺書說:“榆社之地,桑梓存焉。桑以養(yǎng)生,梓以送死。余生為壽宮刻銘石室;死當速葬,葬必從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