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清](1848年-1913年)字季端,號愉谷,一號愉廬,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工詩文,尤善書。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民國二年(1913)。清光緒十五年(1889)狀元。 張建勛自幼受到詩書影響。他的祖父、曾祖父都是清朝廣西有著述、有影響的詩人。光緒五年鄉(xiāng)試得中,成為舉人。光緒十五年,會試通過,參加殿試。閱卷大臣翁同龢與李鴻藻各執(zhí)己見,將自己賞識的列第一呈進。相持不下,協(xié)商再選,張建勛入選,以第一呈皇帝。光緒帝遂點張建勛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光緒二十年,張建勛出任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光緒二十三年,出任云南學政。張建勛致力于邊遠之地的教育。他實施教化,提倡文風。百姓把他當作在偏僻云南興學的功臣。光緒三十二年,以侍講授道員,督學黑龍江。他“草創(chuàng)學校,撫學生如子弟”重教興文,深為士子稱道。
張建勛贊同辛亥革命。民國二年,卒于北京。
張建勛工詩文、善書法。光緒末年赴日本考察學務,與書法界有交往。著有《愉谷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