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7年-2001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1997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yè)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1994年,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yè)工學學士學位
工作履歷
·2011年-今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1年-今南京理工大學納米結構材料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2007年-201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AssistantProjectScientist
·2002年-2007年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Director’sPostdoctoralFellow
·2001年-2002年德國馬普金屬所,PostdoctoralResearcher
·1999年-2000年德國馬普金屬所,VisitingScholar
研究領域
包括(但不限于)塊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力學行為、變形機理、穩(wěn)定性、相變反應等。同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相比,金屬材料具有最高的斷裂韌性而被用于對安全系數(shù)要求最高的部件上,如飛機的發(fā)動機;但金屬材料通常密度大,導致其比強度較低。納米金屬材料(晶粒尺寸在納米量級如<100納米)因具有和陶瓷相當?shù)谋葟姸榷鵀榻饘俨牧祥_創(chuàng)了廣闊的未來應用前景;但是,在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之前,納米金屬材料還有很多關鍵的科學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如降低制備成本,提高韌性和熱穩(wěn)定性,揭示變形機理和結構特征等等。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在正確理解納米材料的變形機理和性能特征的基礎上,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引入對提高性能有幫助的有利結構因素,避免影響性能的不利結構因素)來提高納米金屬的綜合性能(如高強韌和高穩(wěn)定性),并建立新結構-新性能的理論關系;同時研究和優(yōu)化引入有利結構的制備技術,以期實現(xiàn)在工業(yè)上的大規(guī)模應用。
科研項目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理工大學自主科研重大研究項目培育:復相納米鑲嵌結構的強韌化和變形及熱穩(wěn)定機理
·2011年9月-2014年8月,江蘇省“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進人才”計劃:發(fā)展高強韌,高熱穩(wěn)定性和低生產(chǎn)成本的輕質鋁合金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參加):多級納米材料的制備、性能探索研究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發(fā)展高強韌,高熱穩(wěn)定性和低生產(chǎn)成本的輕質鎂合金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發(fā)展高強韌,高熱穩(wěn)定性和低生產(chǎn)成本的輕質鈦合金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江蘇省“創(chuàng)新團隊”:納米結構能源材料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納米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
年
獎勵與榮譽
·201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2013-2011年被<<美國名人錄(MarquisWhou2019sWhoinAmerica)>>67-65卷收錄
·2012年入選《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
·2012年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2011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
·2011年獲得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計劃
·2011年江蘇省“創(chuàng)新團隊”核心成員
·2010獲江蘇省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進人才計劃
·2009年獲上海市東方學者客座教授
·2009-2008年榮獲Mater.Sci.Eng.AElsevier的TopReviewer稱號
·2006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杰出博士后榮譽提名獎
·2006年獲UltrafineGrainedMaterials-IVin135thTMSAnnualMeeting銀獎
·2003年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榮譽提名獎
·2002年獲LosAlamos國家實驗室Directoru2019sFundedPostdoctoralFellowship
·2001年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優(yōu)秀獎
·2000年獲中科院劉永齡獎學金一等獎
·2000年獲中科院金屬所師昌緒獎學金一等獎
·1997年獲中科院金屬所所長獎學金一等獎
媒體宣傳
·2012年,《科技日報》整版報道(5月17日)
·2012年《中國科學報》報道(1月1日)
·2012年《科技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02月號)
·2012年《科技與生活》封面人物(第四卷71期)
·2013年,《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跨越發(fā)展》封面人物
學術成果
1994年本科畢業(yè)后,長期從事塊體納米(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變形機理、結構表征、相變規(guī)律和熱穩(wěn)定性以及制備的基礎研究。針對塊體納米金屬材料韌性差的特點,對不同體系的塊體納米金屬和合金提出多種增韌方法案(第二相納米析出增韌、孿生變形增韌、降低位錯密度增韌、改變晶界結構增韌、引入多尺度晶粒分布增韌等等);在變形機理方面,系統(tǒng)揭示了塊體納米金屬在高速沖擊和循環(huán)載荷作用下的塑性變形機理和微觀結構演化規(guī)律-退孿晶現(xiàn)象和晶粒轉動的長大機制。在國際學術刊物發(fā)表SCI文章90余篇,包括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fā)表論文1篇、NatureMaterials1篇、AdvancedMaterials8篇、PhysicalReviewLetters2篇;論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Hindex=33,授權美國發(fā)明專利1項,國際學術會議摘要110余篇,包括4次大會特邀報告和20余次邀請報告。
代表性論文
1.P.V.Liddicoat,X.Z.Liao,Y.H.Zhao,etal.
Nanostructuralhierarchyincreasesthestrengthofaluminiumalloys
NatureCommunications2010,vol.1,p.63
2.ShengCheng,YonghaoZhao(通訊作者),etal.
StructuremodulationdrivenbycyclicdeformationinnanocrystallineNiFealloy
Phys.Rev.Lett.,24June2010,vol.104,no.25,p.255501
3.ShengCheng,YonghaoZhao(通訊作者),etal.
Highplasticityandsubstantialdeformationinnanocrystallinealloysunderdynamicloading
Adv.Mater.2Oct2009;vol.21,no.48,p.5001-5004
4.Y.H.Zhao,etal.
Hightensileductilityandstrengthinbulknanostructurednickel
Adv.Mater.;18Aug2008;vol.20,no.16,p.3028-3033
5.Y.H.Zhao,X.Z.Liao,S.Cheng,E.MaandY.T.Zhu
Simultaneouslyincreasingtheductilityandstrengthofnanostructuredalloys
Adv.Mater.;5Sep2006;vol.18,no.17,p.2280-2283
6.Y.H.Zhao,etal.
Simulteneouslyelevatingtheductilityandstrengthofultra-finegrainedpureCu
Adv.Mater.;17Nov2006;vol.18,no.22,p.2949-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