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現(xiàn)居漢堡的布里吉特·克羅納沃爾(Brigitte Kronauer)1940年出生在埃森市,大學畢業(yè)后先后任教于埃森和哥廷根。1960年代起有作品問世,1974年實現(xiàn)了成為作家的夙愿。
克羅納沃爾的代表作是《麗塔·蒙斯特》(Rita Munster)。主持畢希納獎的德國語言文學院認為,克羅納沃爾的小說表明,她是一位敏感的觀察者,其寫作針對的是世界的平庸。
德國最高文學獎“畢希納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于2005年11月3日至5日在達姆斯達特市舉行秋會,并在11月5日頒發(fā)今年的“畢希納文學獎”。本年度獲獎?wù)呤窃晃膶W評論家授予“文字王國的統(tǒng)治者”稱號的德國當代女作家布里吉特·克羅納沃爾,她將獲得40000歐元的獎金。
上屆“畢希納文學獎”得主格納奇諾對克羅納沃爾獲此殊榮甚感欣慰,長期以來他都希望這一獎項可以頒給克羅納沃爾。格納奇諾認為,克羅納沃爾作品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她對人的生活的毫無忌憚的興趣。眾所周知,人的生活隱藏極深,因此,只有偉大的作家才能將它發(fā)掘出來、表現(xiàn)出來。
布里吉特·克羅納沃爾是當代德語文學界語言最有力、最有抱負的女作家之一,在獲得此項殊榮之前,她已經(jīng)是多個文學獎項的得主,例如柏林市的“馮塔納獎”,“海因里!げ疇柂劇,“費希特獎”,“約瑟夫·布賴特巴赫獎”。去年曾獲得費爾巴赫市的“默里克獎”,今年一月份又被授予“不來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