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背景
安史之亂后, 藩鎮(zhèn)割據(jù), 宦官專權(quán),好不容易 唐憲宗即位后光復(fù)大唐,卻在43歲時突然駕崩。
大唐又一次變得混亂: 宦官殺死敬宗, 藩鎮(zhèn)再次割據(jù),朋黨之爭愈演愈烈。公元846年, 唐宣宗即位,一個 中興即將到來......
中興起始
公元820年, 元和中興于唐憲宗的遇害而結(jié)束。大唐又一次變得混亂。公元846年,唐武宗駕崩。
唐憲宗之子唐宣宗即位,年號 大中。他體恤民心,發(fā)揚(yáng)保守政策,大唐終于再一次中興了!
中興發(fā)展
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jǐn)節(jié)儉,惠愛民物,故 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 太宗。
中興末路
公元853年( 大中七年)起,宣宗沉迷于道教。
公元858年秋, 唐宣宗因丹藥中毒臥床不起。
公元859年, 唐宣宗駕崩,享年51歲(809—859)。
大唐悲哀
公元859年, 唐宣宗駕崩后,唐懿宗即位,他在位期間朝政荒廢,沉迷玩樂。大唐走向衰亡。從此,大唐再也沒有中興的皇帝了。
公元907年,就在 唐宣宗駕崩后47年,大唐帝國滅亡,立國289年。
關(guān)于唐宣宗
唐宣宗 李忱(810年-859年),漢族, 唐朝第十八位 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 武周政權(quán)),初名 李怡,初封光王。 唐武宗死后,以 皇太叔為 宦官 馬元贄等所立。在位13年。綜觀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經(jīng)為祖宗基業(yè)做過不懈的努力,這無疑延緩了唐帝國走向衰敗的大勢,但是他又無法徹底扭轉(zhuǎn)這一趨勢。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jǐn)節(jié)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于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 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