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叢帝名鱉靈,善治水,逐杜宇王蜀,建立開明王朝。開明王朝初定都郫邑(今成都市郫縣),后遷徙到成都(今成都市區(qū))。歷十二世,亡于秦。叢帝陵墓位于四川省郫縣望叢祠內(nèi),與望帝陵墓相鄰。
人物傳說
楚國有個叫鱉靈的人,有一天不小心失足落水被淹死,尸首不是順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一直沖到郫。更奇怪的是,剛打撈起來,他便復(fù)活了。望帝聽說有這樣的怪事,便叫人把鱉靈叫來相見,兩人談得很投機。望帝覺得鱉靈不但聰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個人才,便叫他做了蜀國的丞相。
鱉靈任丞相不久,一場大洪水暴發(fā)了,原因是玉壘山擋住了水流通路。這場洪水之大,和堯時暴發(fā)的洪水差不多,人民沉浸在水潦里,痛苦不堪。鱉靈帶領(lǐng)人民治水,把玉壘山鑿開一條通路,讓洪水順岷江暢流而下,由是解除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樂業(yè)。鱉靈治水歸來,望帝因他治水有功,自愿把帝位禪讓給他。
鱉靈接位后,號稱叢帝,又稱開明帝;以后他的兒子繼承帝位,也都稱開明帝。
史籍記載
揚雄《蜀王本紀(jì)》中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字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井中出,為杜宇妻。乃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復(fù)出。望帝積百余歲,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尸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隨江水上至郫,遂活,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鱉靈治水去后,望帝與其妻通。慚愧,自以德薄不如鱉靈,乃委國授之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帝生盧保,亦號開明。望帝去時子圭鳴,故蜀人悲子圭鳴而思望帝!
《華陽國志·序志》:“荊人鱉靈死,尸化西上,后為蜀帝。”
《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中張衡《思玄賦》有云:“鱉令殪而尸亡兮,取蜀禪而引世!碧啤だ钯t注:“鱉令,蜀王名也。令音靈。殪,死也。禪,傳位也。引,長也!